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琰:短道兼項大道這件事很正常

李琰:短道兼項大道這件事很正常

中國短道速滑隊開訓動員會今天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留任主教練的李琰詳解了隊伍分組情況,並著重介紹了奧運冠軍周洋所在的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兼項組情況。李琰稱中國滑冰協會為兼項做好了工作,註冊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隊員可同時參加這兩個項目的比賽。

平昌冬奧會後,合同到期的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一度萌生退意,不過她最終仍選擇續約留任,開始執教中國隊的第四個奧運周期。

在解釋續約決定時,李琰稱更多的是擔當,「嚴謹一點去說的話就是擔當,大家都知道這個任務相當艱巨,都知道意義所在。有時候歷史的責任不會放在你肩上,你想去承擔也擔不了,一旦放在你肩上你也不要去躲避。對我來說就順其自然吧,你讓我擔我就擔,你讓我做我就做,我肯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在被問及體育總局領導是否做了很多工作時,李琰笑笑並沒有回答。

李琰在開訓動員會上要求每個隊員都要有夢想。

今天的開訓動員大會上,每名隊員都向李琰上交了承諾書,力爭在2022年取得好成績。至於自己的夢想,李琰稱則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實現夢想,「夢想對成年人來說是一個很難的東西,但人真的是要有夢想的。現在隊里的情況不太樂觀,但正是因為你有這種願望、這種想法,你才能去堅持,才能把所有的困難戰勝。我的目標就是幫助所有人解決他們的問題,這就是我的夢想。」

除了主教練身份,李琰與前幾個周期相比還多了中國滑冰協會主席一職,「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總工程師,首先是把群眾體育發展好,讓後備人才多起來。另一方面就是在國家隊建設上,努力去幫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開始第四個奧運周期,李琰在教練團隊上做了很多調整。此前公布的集訓名單中已有了5名外籍教練,今天又新增了兩名韓國籍教練,其中一人便是名將沈石溪的教練。

中國隊新周期聘請7名外教,包括兩名韓國教練。

「他們昨天才來,合同還在路上。我覺得他們都是有擔當的,(合同)還沒簽呢就坐到主席台上了。」在解釋為什麼聘請韓國教練時,李琰稱短道速滑界是動態的,教練間的交流很頻繁,「中國隊也在整合自己的資源,缺什麼就要補什麼。這兩個外教都很好,作為職業教練,他們也很珍惜現在的這個平台。」

新周期中,中國短道速滑隊架構進行了大的調整,49名隊員被分為三個組。據李琰介紹,一組以國際比賽為主,人員上與二組進行動態競爭、交流。三組則是兼項組,隊員除短道速滑訓練後,還要兼項速度滑冰。此外,還首次組建了天才少年隊,從全國各省市近200人中選出了20人,作為後備人才培養。三個組別中,備受關注的包括奧運冠軍周洋在內的三組,這是中國短道隊的一個創新之舉。

「全國練習短道的有很多隊員,但參加世界大賽和奧運會最多只能有5男5女,我們希望給更多隊員以機會。」李琰稱如今短道界競爭局面太激烈,如果不主動尋找突破,最後只能是退步,「我們要創新打開局面,這也是三組肩負的任務。」李琰稱速度滑冰在冬奧會中有14個小項,加上新增的團體追逐和集體出發,會給更多隊員以機會。

武大靖、周洋向李琰上交2022冬奧會承諾書。

李琰介紹目前三組仍按照短道速滑的模式進行訓練,但將有機會參加速度滑冰比賽。「中國滑冰協會對於兼項的舉措也是大力支持,今後凡是註冊了速度滑冰或短道速滑項目的運動員,兩個大項的全國比賽均可以參加。」李琰稱希望通過整合資源,把每個人最大的潛質和能量放在最合適的地方。

「在速度滑冰比賽中,有很多短道或輪滑兼項運動員表現是比較成功的,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有天賦的運動員、能夠適應短道訓練和大道比賽的運動員。」李琰稱經過幾年的沉澱和摸索肯定會出現符合要求的運動員,「我們給他們搭建了一個新的平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個最快在2020年冬運會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新一期國家隊進行了分組,目標和任務更為清晰。

在被問及運動員兼項是否有障礙時,李琰笑稱「只要你喜愛,就沒有障礙。」李琰透露平昌冬奧會期間就此事詢問過荷蘭兼項運動員莫爾斯,「我問她這一天來回換冰刀感覺如何?莫爾斯說沒什麼特別的感覺,這很正常啊。其實這件事本身就是很正常的。」

「周洋,你再參加奧運會就第幾屆了?」開訓動員大會上,李琰點名周洋。

周洋站起來稱:「第4屆了。」

如果能堅持到第4屆奧運會,周洋沒準要換個項目了。「一、二組身上的任務很艱巨,三組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在短道隊的最新調整中,即將27歲的周洋被分在三組,這是一個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兼項組。

新一期教練班子擔子很重。

「是我跟老師(李琰)一起商量的,速度滑冰可能壓力小一點吧。」不過周洋表示跨項只是初定的決定,「我滑了18年短道,還從來沒從穿過速滑的刀,還不知道上去之後會怎樣,而且也不是每個短道運動員都能好的適應速滑。如果都好的話,那就是很多張虹在了。」

在跟教練組做出兼項決定後,周洋曾專門找速度滑冰隊員聊過,「我對大道的理解就是圈大,速度比短道快,因為離心力小。最早的印象也是以為大道會比短道輕鬆一些,但跟大道隊員交流了,他們還是很累的。」周洋稱自己也只是暫時決定兼項,不行的話還是會回到短道,「我對自己還沒那麼太有信心。」

對周洋來說,2022年變數很大。

1991年出生的周洋已參加了三屆冬奧會,她也清楚自己的年齡在短道項目中越來越不佔優勢。相比之下,速度滑冰對年齡的要求要比短道寬鬆一些,這也是她考慮兼項的一個原因。

動員會上,周洋在做自我介紹時稱新周期希望幫助隊友也幫助自己。多年的傷病讓周洋很難把目標放到太長遠,「放假時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堅持下去。對我來說,2022年有點遠。希望這一年能調整好心態,迎接更大的挑戰。」

文/新京報記者孫海光

圖/新京報記者王飛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歡迎朋友圈分享

——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雪苑 的精彩文章:

TAG:冰雪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