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開頭兩句起得很平穩,只不過是說站在碣石山上俯視大海,然而這番交代非常重要。

因為同樣是觀海,站在不同的地方(如山頂、船頭、岸邊),從不同的角度(如俯視、平眺),所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先把立足點交代清楚,後邊的描寫才有著落,這是第一。

第二,碣石並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史記》和《漢書》上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登過此山,而且秦始皇還曾刻石於此(1982年4月,遼寧省文物部門在渤海之濱、距山海關十五公里的綏中縣黑山頭髮現了漢代「望海台」遺址,據考證很可能就是秦皇、漢武和曹操觀海的遺址)。

試想,登上這樣一座山去俯視大海,怎不格外激動呢?下面就接著寫觀海所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從大處落筆,著力表現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水何澹澹」形容海水搖蕩波動的樣子,其中有驚訝、有讚美,正是剛剛登上山頂的第一個印象。

這兩句是寫大海的全景:極目遠眺,一片汪洋,唯有山島竦峙在海中。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

巍然的山島奪去了詩人的注意,他便索性撇開大海去寫山島的景色: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時間已是初秋,山上卻依然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似乎其中有無限的生趣等待詩人去發現。

這尋常的八個字把人帶進一個不尋常的境地,可是詩人不肯讓我們在這兒多流連一會兒,他突然掉轉筆鋒出人意外地寫出這樣兩句: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隨著一陣蕭瑟的風聲,突然湧起萬丈狂瀾,真叫人驚嘆不已!

但是等我們轉眼去看那洪波的時候,詩人卻又撇開眼前的實景,把我們帶進一個更加宏偉的想像的境界中去了: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太陽和月亮出自東方,落向西方,日復一日地運行著,好像始終沒有離開過大海的懷抱。銀河燦爛斜貫蒼穹,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猶如發源於海底一樣。

日、月、銀河,這三者可算是自然界最偉大、最輝煌的形象了吧?然而在曹操的想像里,日、月、銀河的運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像孕育它們的母親一樣。

這種想像很雄偉,但是又很親切,使人覺得那吞吐日月的大海匯入了詩人的感情。這樣的境界在別人的詩里是很少見的。

最後兩句是配樂時加上去的,每章的末尾都要重複一遍,它們和全詩的內容無關。

曹操這首《觀滄海》寄託了很深的感慨,雖然句句寫景,實則句句抒情。

曹操不是到碣石來遊山玩水的,當時他正走在北征烏桓的路上。烏桓是漢代東北部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三郡烏桓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

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勾結遼西烏桓蹋頓屢次騷擾邊境。所以這年冬天曹操不得不鑿渠通運準備出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不顧劉表、劉備可能乘虛進襲而毅然北上。

五月,到無終(今河北薊縣),沿渤海往東北行,七月遇到大水海道不通,於是改從陸路出盧龍塞(今河北遷安市西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帶)。

八月,大破烏桓於白狼山,斬蹋頓,降者二十餘萬。這次巨大的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

所以第二年曹操才能南下長江攻打東吳,把前後的事件聯繫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場多麼重要的戰爭了。

《觀滄海》正是這年秋天勝利歸來經過碣石所寫的。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正是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

他將自己昂揚的鬥志、統一天下的理想,以及憂世的感慨,一併寫進這首詩里。這就構成了《觀滄海》豐富的思想內容和蒼勁古直的風格。

《觀滄海》是我國現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由於我國古代人民和海洋的關係不像和山河那樣密切,所以過去以海洋為題材的詩不多。

又由於海洋的形象比山河顯得單純,比較難以表現,所以寫海的詩成功的也不太多。

姑以名家而論,像謝靈運、謝跳、李白等雖有這一類詩,但多半是著力描繪驚濤駭浪,或者堆垛些黿鼉龍魚的神話,很少有幾首能夠反映出大海的氣魄。

曹操這首《觀滄海》只是淡淡幾筆,就準確、生動地勾勒出大海的形象,單純而不單調,豐富而不瑣細。

它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呢?因為曹操不是簡單地再現眼見耳聞的素材,不是自然主義地模擬海洋外在的特點,而是力求透過表層去捕捉它內在的精神,力求表現它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

海洋在曹操筆下具備了人的豪爽和堅強。這樣寫不但沒有歪曲它,反而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它的面貌。

藝術創作最忌見物不見人,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都懂得因物見人的道理,這是一種似紆實直、似易實難的寫法。

因為既不能脫離景物,又不能拘泥於景物,而要在全面地把握了景物的特點之後,取其主,舍其次,再把從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的理想融會進去,用飽蘸感情的筆墨表現出來。

這樣,作品裡的景物就高於自然景物,就有了靈魂、有了生命,而作家也就得以抒發自己的感情。

否則頂多是徒有其表地把景物的輪廓、色彩、明暗照原樣搬進作品而已。

把《觀滄海》和曹操的另一首詩《龜雖壽》的表現方法比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實景、自己的想像以及個人的雄心壯志這三者很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寫得十分雄壯。

《龜雖壽》卻是一首非常樸素的詩,從這裡你幾乎找不到一個悅人耳目的詞句,它盡用了些「龜」「蛇」「土灰」「老驥」「櫪」「暮年」一類缺乏詩意的辭藻,但是憑著那股要求突破天命限制的氣魄,有力地打動了我們的心弦。

《龜雖壽》和《觀滄海》同樣是抒發感情,但它釆用了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好像是一句句喊出來的一樣。

節奏十分急促,頓挫非常分明,從反正兩面一句緊似一句地逼出那個中心思想,達到了全詩的高潮,這就是那有名的四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其次,《觀滄海》的高潮在詩的末尾,《龜雖壽》的高潮卻在詩的中間,高潮之後詩人用四句議論來煞尾。

這樣就把滿腔的熱情凝聚在一個哲理之中,顯得非常穩重有力。這當然不是說《觀滄海》那種寫法不好,它自有它的好處。

《觀滄海》的感情很奔放,思想卻很含蓄。惟其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

過去人說曹操「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我想,從這兩首詩里是可以得到印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雅思聽 的精彩文章:

「在100年內不可思議的事情,1億年之後可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羅斯福、白銀與中國

TAG:靜雅思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