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背後的那個男人,28歲欠了400萬重頭再來,成為出行教父
地氣導讀
李斌,就是那個摩拜背後的男人。
據說2014年11月一個晚上,在北京國貿附近的咖啡館,胡瑋煒牽線把一個創業者介紹給李斌,李斌覺得那個項目不好玩,建議做一個隨取隨放,手機掃碼開車鎖,騎一次手機上付一塊錢的項目,也就是後來的摩拜。那個創業者不感興趣,反而在中間牽線的胡瑋煒覺得很有意思。
於是李斌說,「胡瑋煒不如你去干吧。」
摩拜的團隊是李斌搭建的,後來摩拜牽手美團也是李斌一手促成。
從市值超35億美元的易車網,估值超30億美元的蔚來,估值近50億美元、已經在香港上市的易鑫集團,到摩拜單車,車和家、考拉FM、嘀嗒拼車、優信二手車、首汽約車等項目,這些他創立、孵化或投資的公司,已經成為互聯網出行各個細分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群體。
但是李斌很低調,他說沒有想過自己未來的出行商業版圖,創業與投資最重要的是讓用戶有更多、更自由的選擇。
文 | 李清風
來源 | 碩士博士圈(ID:phdmaster)
欠債400萬,蟄伏10年卻捲土重來,一舉搞定56位大佬140億的投資額,就此開啟財富之旅。他是李斌,蔚來汽車的掌門人。
1973年,李斌出生於安徽太湖湯泉鄉。小傢伙從小就聰明伶俐,8個月學會說話,2歲會算100以內的加減法,5歲已經能背誦100多首唐詩。
不過,李斌從小學習弔兒郎當,到了高中更是迷上打遊戲,天天泡在遊戲廳。高三上學期一摸底,李斌的成績排在後面倒數,父母那叫一個絕望。
李斌這才幡然醒悟。
正所謂浪子回頭天不換,天才一用功可就不得了,1991年他以太湖文科狀元的身份考進北大社會系,成為太湖當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從此,他一黑到底。
在北大,李斌一周要參加17門考試,除了社會學,他還輔修了法學、計算機,愣是4年拿了3個學位。
此外,學費也是自己賺的,他抄信封、做推銷、寫程序,一人打了十多份工,並成為班上第一個用大哥大手機的。
大學畢業李斌直接創業,他先後辦過南極科技,搞過科文書業,做過拍賣網站,可惜都沒有賺到錢。
直到2000年,一個做汽車諮詢的校友跟李斌聊天,無意中提到私家車消費日益增高。
「看來汽車消費大有可為!」說干就干,當年 6月,李斌直接創辦了易車商務,無意中折騰出了我國第一個汽車電商平台。
既然是第一,故事就有得可講了。果然,僅用了2個星期,李斌就拿到了1000萬的投資。
1個星期後,他招聘了80人,2個星期後,發布網站,1個月後,網站流量已經做到了每天100萬訪問量。
然而,就在他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番的時候,納斯達克崩盤,互聯網泡沫就此破滅。
當時易車的模式是賺取會員的會費,「通過賣會員卡,提供維修、保養、救援等優惠服務。」但是,要一個一個搞定客戶,難度得有多大!
機構客戶呢?大的汽車銷售公司都有自己的服務項目,根本打不進去。
撐到了2001年底,公司賬面只剩下600萬,股東撐不住了,紛紛要求撤資。李斌倒也好說話,「賬面有多少拿走多少,虧掉的400萬,算我欠你們的債,以後一定還清。」
就這樣,李斌一分錢沒賺到,反倒欠下400萬的外債,員工也從80個縮減為8個。
那些日子,他每天依舊要裝模裝樣去上班,每天8點出門,下午6點回家,只是為了讓父母放心,其實他兜里就10元錢。
但是,生活還得繼續。沒有辦法,李斌只好重操舊業,寫代碼,幫人建網站,什麼掙錢幹什麼。
沒有想到,2002年,他一下子撞上了狗屎運,碰到了一個「冤大頭」華展汽車,而且一出手就是300套汽車管理系統,光這一筆李斌就大賺200萬。
正是靠著這200萬,李斌活了過來,2004年,易車重新上線。
業務還是那個業務,此時的形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 年,我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李斌自然大賺特賺。
2009年,他一口氣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辦了77家辦事處,客戶規模從100多戶增長到1萬戶多,利潤更是從300萬搞到1個多億。
2010年11月17日,易車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李斌成了汽車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第一人。
照理講,公司已經上市,身價也達到了10個多億,有資格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但是,李斌不這麼想,因為汽車一多,道路自然擁堵,更可怕的是出現了霧霾。
電動車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火爆的。
2014年4月,馬斯克的特斯拉橫空出世,即使充電困難,依舊受到曹國偉、梁建章等互聯網大佬的歡迎。
這一年,我國電動車賣了6萬輛,是過去5年累計銷量的2倍。
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李斌大喊一聲「造車!」2014年12月24日,蔚來汽車宣布成立,「讓蔚藍的天空能夠回來。」
2年後的2016年11月,蔚來汽車發布第一款蔚來EP9, 光造價就超過了600萬,而且首批僅產6輛。
想買?沒有,那6輛只是概念車,而且早已預訂出去,分別是馬化騰、雷軍、劉強東、李想、張磊以及李斌自己。
你知道的,2017年12月16日,蔚來正式發布了首款量產的電動車ES8,據說還沒公布價格就被預訂了10000多輛。
當然,電動車的競爭者也非常多,既有比亞迪、北汽等一路攻城掠寨,更有寶馬、特斯拉等虎視眈眈。
李斌憑什麼?他當然有自己的絕活。
第一,性能牛。
想想看,百公里加速4.4秒,續航里程達355公里,誰與爭鋒?
想想看,擁有23個感知硬體,搭載全球首個車載人工智慧系統,「根據語音指令,自動導航,自動拍照,自動操控車輛。」誰能匹敵?
想想看,3分鐘內通過換電站完成換電,而且電池不用買,可以租,一個月僅需1280元,誰能搞定?
第二,團隊牛
李斌的研發團隊簡直就是一個小聯合國附體,「研發中心在上海,造型設計中心在慕尼黑,極限性能中心在倫敦。」
鄭顯聰,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前菲亞特中國全球採購中心副總裁、廣汽菲亞特總經理,縱橫汽車領域35年的老江湖。
沈峰,副總裁,福特汽車前高管,沃爾沃中國的元老級技術大咖。
伍絲麗,北美地區首席執行官,曾任思科全球首席技術官,摩托羅拉全球首席技術官。
馬丁 ? 里奇,聯合總裁,曾任瑪莎拉蒂全球 CEO、福特歐洲區總裁、馬自達全球董事總經理。
第三,投資人更牛
不要以為李斌只會造車,事實上,他投資了包括車和家、看車網、大師保養、寬途洗車、ETCP停車、首汽約車等32家公司。
可以說,涵括了汽車領域前裝、後裝整個產業鏈。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摩拜單車。
所以,李斌的投資圈朋友遍天下。自然,李斌造車,大佬買單。算起來,蔚來汽車背後的投資人包括IDG、紅杉、高瓴、今日資本等56家。
他更是10分鐘搞定了劉強東的上千萬美元,「來我們家吃了一頓飯,他講了 15 分鐘,我就決定投了 !」
不過,對於44歲的李斌來說,電動車創業的大戲才剛剛拉開序幕。


TAG: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