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更多的善念,能讓我們少些痛苦,多些歡喜、輕安

有更多的善念,能讓我們少些痛苦,多些歡喜、輕安

《普賢行願品》的念誦,是以真實的心觀察真實的對境,這種很古老的念誦方法,有助於我們的心沉靜下來。

大家在念誦之前先調身、調心、調呼吸,在念誦的時候要注意念誦的頻率,以放鬆的心跟著念,不要讓自己的感受發射的信號干擾自己的心。如實地安住、放鬆,不斷地放鬆,不斷地將自己心裏面那些雜亂無章的命令都放下,聚焦於普賢行願。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所付出就必然有所收穫。修行就像抓沙子一樣,手抓得太緊不合適,放得太松也不合適。在這個過程當中保持著適度的聚焦、適度的放鬆、適度的歡喜,讓自己的身體慢慢去適應這裡的生活作息的節奏。

在這種集體生活當中,善念非常重要。因為人多的原因,我們可能會有照顧不到、互相衝撞的地方,希望大家以善意去關注、互動。雖然我們保持著止語,但是我們的心是有磁場的,所以盡量地去關懷、尊重、理解、或者包容你的同修、同寢室的道友。大家聚在一起,不要為了一些生活的小節而動念頭。修行的因緣是人生難得的善緣,特別是為了共同追求生命意義的相聚,應當從內心互相地祝福,這也是我們的一種資糧。

如果你的善念多了,那麼你上座的時候歡喜也就會多,身體也會輕安,沒有那麼多的痛苦。當我們身心不適的時候,可以通過調整呼吸,出一口氣,然後放鬆,你會知道這一切只是一個假象。如果你跟著這種感受走,認為它不舒服的時候,就生起了嗔恨的心,這種嗔恨的心會讓我們更加不舒服。這是心的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慢慢地走進自己的心,看看從心當中出現的念頭是如何讓自己的心變得煩躁的。

不斷地以念誦的功德、以善意的功德、以方便的功德、以思維生滅的功德,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成熟、柔軟、聚焦,這就是修行的方法。由因到果不斷地認知自己,我們就會理解生命的普遍法則:因緣和因果的存在。我們就會以智慧慢慢打開心結,消除過去的業力,開闢未來的方向;學會用智慧運作生命,放棄自我的對抗或者逃避。

——2018.5.1如孝法師於白馬寺五一禪七對大眾開示

點一點,禪修吧

禪修方法:

1.調節身體姿勢、呼吸、心

點擊閱讀

禪修的方法與意義 | 做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2.誦《普賢行願品》誦偈部分

點擊閱讀

念誦《普賢行願品》,原來這麼不可思議!

3.禪坐5分鐘以上

4.迴向

長按蓮花,可讚賞本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不要輕易評價人事物,要學會等待和尊重,這就是識與智的差別
人類的生命本體是什麼?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