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軍地青年典型走進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軍地青年典型走進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錢曉虎、魏龍

今天,我們都是「追星」人

——軍地青年典型走進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分享交流見聞

魏龍 軍報記者 錢曉虎

站在巨大的遠望船面前,陸軍某特戰旅副參謀長楊建松兒時的航天夢在星辰大海間升騰——

就是一支了不起的英雄船隊!100多次遠征大洋,圓滿完成了160次航天器海上測控任務,海路運輸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累計航程達到260餘萬海里,相當於繞地球120多圈,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功臣!

5月10日,由軍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團中央組織的軍地青年典型走基層分享交流活動來到長江之畔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8名軍地青年典型與遠望號科技人員面對面分享成長體會,共話使命擔當。

在長年海上追「星」的遠望號船員們心中,一個個胸前掛滿軍功章、榮譽章的8名青年典型是真正耀眼的「明星」。而一等功臣楊建松卻由衷地感嘆:「相對於一線作戰部隊而言,遠望人常年從事著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航天事業,在萬里大洋放飛了一顆顆『中國星』,他們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明星。」

互敬互學,滌盪心靈。在該部主題團日活動現場,船員們認真聆聽青年典型那一枚枚軍功章、榮譽章背後的故事,他們過硬的本領、樸素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讓在場船員備受鼓舞。

「今天,我們一起追星!」分享交流中,青年典型和遠望號科技人員發出了共同的感慨。剛走出大學校門的遠望號船員何青洋告訴記者:「走出象牙塔』,走上『遠望號』,我要學習典型紮根一線的實幹精神,努力在航天事業一線摔打錘鍊,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夢想,在本職崗位上作出更大貢獻。」

遠望號火箭運輸船是我國首型專用火箭運輸船,是托舉大國重器的「生命之舟」。登上遠望22號火箭運輸船,青年典型們饒有興緻地參觀了船舶駕駛室和火箭集裝箱存放貨艙,近距離地了解航天事業刷新的中國高度,創造的中國奇蹟。

長期從事載人航天動力力學與任務規劃研究,並為我國載人航天交會對接任務關鍵技術突破作出重要貢獻的全軍青年典型、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羅亞中深情地說:「登上遠望船,就像聽到一次次航天發射的鏗鏘口令,看到一幕幕交會對接的壯美航跡,讓我充分感受到自己從事的事業是多麼光榮與自豪。這次分享交流對自己來說更是一次調研,也讓自己把最直觀的感受融入今後的科研工作中。」

順著陡峭的樓梯下到運輸船的底層,輪機長酉小廣正帶領船員們進行專業訓練。他們負責著船舶的動力、水、電等保障工作,長期在高溫高噪的機艙里巡視設備、保障動力,是航天事業的幕後英雄。

昨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戶籍民警趙靜的事迹深深打動了這群身在船艙最底層的遠望人。趙靜探索實踐捎辦代辦、回復提示、一次性告知、預約服務「四項服務機制」,創建「辦理直通車」綠色通道,創辦戶籍服務微信公眾平台,成為紮根一線、服務群眾的青年楷模。

「沒有平凡的工作,只有平凡的態度。」與趙靜面對面的交流,讓酉小廣更明白了一個道理:崗位雖平凡,卻可以因為堅守而變得精彩。

▋作者:錢曉虎、魏龍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科摩多-2018」多國聯合演習落幕
不忘初心,用責任和擔當去成就美好的明天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