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亞麗:永遠精神明亮,行走在心靈之間

孫亞麗:永遠精神明亮,行走在心靈之間

在書法家馬駿老師的工作室,見到她。之所以詳提場景,是她接受媒體採訪實屬罕見。推薦人馬駿老師說,像這種採訪的,於她只發生過少有幾次。

她既然出來了,何為殊緣?靈魂的相知。

她是先認同了這次採訪。她穿著棉麻的衣裙,氣質實為小眾,缺又美的極為大方。她是一名小學美術老師,自幼師承書法,父親學的工藝美術。小時候,農村過年寫春聯,很多鄰居都讓父親幫忙寫,覺得父親的字寫的好。於是,小小的她,幫父親展紙、折格子、磨墨。她看著父親寫,化身書生邊跟隨的稚嫩可愛小書童,悄悄於一旁正襟危坐。

「書法本身浸潤心靈,我喜歡書法、篆刻,大概是一種心境顯到眼前,我更看重的是生命質地。我深信與自己作品之間是一種穩定而深入的心靈關係。」

她的表述輕俏俏的,像是要被工作室噪音圍住。她選擇坐我正對面的位置,並幫忙給我倒茶。也就是說,她是感應了各方因素才找到了這個讓她舒服的空間。她說,我是一個很隨波逐流的人。但她任何一個舉手投足間都能感受到對每個人的噓寒問暖,非常真實,非常親切。這就是為什麼她身上有獨特的感染力、攝受力的原因了。

她就是今天的採訪主人公——孫亞麗。

採訪:趙帆 李晶

文章:李小兔

01

◇◆◇

讀大學時,得知鄭州要舉辦篆刻培訓班,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結果跑了整整兩年半。每個周末都得往返於西安和鄭州,全程近1000公里。

人生成長就那麼幾年,那兩年半的周末,她總是劇烈顛沛於路程,竟也不知疲倦,一直到大學畢業。

「想起當年剛來西安讀大學,每次去書院門,都會奢想,什麼時候自己也有一方屬於自己的篆刻作品。當時,鄭州書法班剛好有篆刻課程,授課的是許雄志老師——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成員,他在篆刻行業內出類拔萃非常優秀。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打開了篆刻世界的大門。剛開始刀法不穩,總是刻壞了石頭,特別難受。後來隨著跟著名師學習,自己不斷進修,成長也就快了。身邊很多朋友說,女性拿筆多雅氣,你怎麼還拿刀?感覺反差太大。古人言,通過刀法看筆法,通過筆法看刀法。其實篆刻的過程,我很享受。當你聽到刀刃在石頭上的聲音,當你通過巧勁成功完成一個篆刻作品時,那種陶醉只有我知道。」

篆刻藝術擁有古老而年輕的生命力,她篆刻作品裡精神質的光彩妙趣從中透顯若遮,究竟其風姿從何而來?她說,起先她在學校工作,沒想到要當書法家,熱愛篆刻和書法,發自原始初心。她也沒受過書法、篆刻科班訓練。她更進一步地說起她的童年生活:在彬縣她的老家,那時大概七八歲,第一次喜歡上書法。初中班主任也喜歡寫字,有意引導,後來書法一直有練習,就變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她的天性里會有一種結實和單純。相比一直在大城市裡長大的人,活在造作的世界,所有的生活模式都是固化的,人們更為注重消費與娛樂。這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心靈運作模式。

她講起一個尋石頭的故事。那是距今大概7年前的一天,她獨自一人帶上水和乾糧在周末進山去尋找可以篆刻的石料。沿著溪流一路而上,山逐漸的將自己融化其中,不斷拿起、放下、端詳許久的小石頭,就跟前世的愛人一般,親近,溫暖。雖有收穫,但都不甚滿意。直到,下午時分猛然抬頭間,發現岸上一家農戶院落。

如電視劇情節一般,她想著進去打聽下山人,看附近哪裡有更幽靜的溪流。進到院落,恰好主人在,隨即招呼攀談。山人淳樸熱情,請進房間就是倒水,其間她開始環顧山間小屋內飾。突然間發現正廳東邊的一張木桌子上放了一塊石頭。心房一觸,走上前去,看到第一眼,就不禁失禮拿起了石頭。好料!絕好之料!心砰砰然。

當主人端水過來時,竟然下意識的就問了一句:「大姐,您這石頭賣不,可否賣給我」。主人笑了笑:「這個不賣的,是我孩子撿來的,娃很喜歡的。」不巧,因周末,孩子已經前去學校了。幾經商議,最後主人說等回頭孩子回來問下。於是戀戀不捨,又端詳許久,問了孩子歸期,她方離開。第二周,周六她早早就趕到了山人家,看到了周末放假的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本次溝通,孩子還是有些不忍割愛,她想著美好的東西自己都如此,那人人亦如此,更何況與一孩子爭喜愛之物呢!但心誠所致,必有回願。孩子願意帶著她去撿石頭的地方,碰碰運氣。

兩人一路沿著山間溪流,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來到了孩子說的地方。這地方也就是山裡人可以找見,一個遊客是決然不會走到這種幽僻無路,植被茂密的小間隙中隱藏的一隅世外桃源般之地。當天並沒有尋找到心中所想的石頭,返回時仔細記下了往返的道路。隨後幾個月間,連續去了多次,直到有一些收穫。而今講起來,聽著都是感慨,一個女子何其膽量,敢一人無任何野外求生經驗,穿梭於原始森林之中。

是為熱愛,即是無畏。因為堅持,所以成就。

可是,她的生活,講求「情調」。「這是一種發現美的能力。對美的感應與敏感,也許是先天能力,或者說美也是天賦,但後期仍可以學習和訓練。對在大自然中度過時日較多的人來說,這不是那麼困難。

因為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鳥驚動而起的一聲鳴叫也是美的,可被感受的。不管天氣怎麼樣,在桌子邊靜靜喝一杯茶,哪怕茶無清香,但心裡有清歡,這也是美的。審美能力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受到更多細節的樂趣。並且進入越深,樂趣越多,享受當下的美好感覺。

我希望更多女性跟我一樣幸福,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在生命深處,尋找到自己的靈魂寬度。

02

◇◆◇

我拿個杯子準備喝茶,「啪」的一聲似乎震動了她,她說:「譬如說,面前的杯子,我們如果很小心地拿它,輕一些,在乎它的感受,彷彿有一種尊敬地去對待它,自己的心就會很不一樣,對方也受到更好的對待。」

生活中她擅於將生活智慧和日常細節相融,一個杯子一杯茶,都是心的認知和改變,關乎如何體察外界,都是意在表達生活處處有禪意,處處有智慧,拿得起放得下。

如今她每天早起,做瑜伽,澆花,清掃,鐵壺燒水,給自己泡一杯茶。她有閑情就放上一段戲,一邊聽戲一邊做飯。悠閑的黃昏可以慢慢走,路過菜市場買些新鮮蔬菜,看到好看的花也買幾枝回去插。晚來天欲雪時,約幾個閨中好友喝些熱茶,周日洗衣拖地澆花,生活無非是這些。偶爾月色清疏時會惆悵一陣,但很快就會過去。

其實,從她喜歡白落梅、雪小禪的書,已見她通透心性,「我喜歡的書,一直重視對個體的心靈的形而上探索。這些書中和生活里的智慧,彷彿種子,一點點萌芽、抽葉、生根、展枝,到現在差不多開花。結果時還沒到。」

「現在,我對教育的觀點是,學會愛和自我和解。任何關係,其最終目的不是佔有,而是彼此取得解脫。世俗的價值觀增加人的痛苦和煩惱,無法帶來真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提升對方,得到內心的自由。最好先有愛的能力,讓自己完整。然後把這個完整分享給別人。把我們的愛作為送給別人的禮物。」

「自己的心清凈,別人也是清凈的。」這是《維摩詰經》里的觀點,一樣可以用在她身上。

她沒有太多社會圈子,儘管對於書畫界她像是消失於外星球似的,她住在彬縣,遠離城市。她有個讀初中的兒子,彼此是飽滿而仍有自律清醒的親子關係。06年,兒子上幼兒園,有天周末問她能不能去看天安門。她當機立斷買了票就直接帶兒子去了北京,在天安門看到主席當年親筆書寫的《沁園春》。出來回到賓館,兒子拿著賓館的鉛筆寫了滿滿一張的字,看似天書一般,但她卻知道這是一種映照,一種內蘊的傳達。這種美好的質感,使她欣喜,也充滿感動。

她深深感受到,文化對孩子能產生一生的精神滋養。

現在兒子受她影響也喜歡寫寫字,享受當下的生活狀態。

03

◇◆◇

如今時代,社會受眾變化嘈雜不一,她穏坐於生命顛沛於內心,仍然維持精神力向上。

大家都渴望成為一個靈魂有趣的人,而她說:成為一個真正靈魂有趣的人,第一不俗,第二要有自己的思想。曾經和一個幾乎寡言的同事,後來成為了交心的朋友,其實正是因為她們都渴求有趣。

聊起對書法的熱愛,她認為書法改變了她觀察事物的角度。第一從性格上改變了她,讓她做事不急不躁,內心變的沉穩且豐盈。小時候練書法吃太多苦,常常一站就2、3個小時,但通過練習書法,讓自己做事的堅持力有所提高。一得一失,焉知非福。

師父給她起名叫湛夷,希望她成為一個真實通透的人。在明亮中保持本心,善美而生。

她說:「一些人熱衷不斷有社交應酬,希望得到更多的人喜歡自己,我不是這樣的人,我就喜歡隨波逐流。有人一定要有事業或者伴侶,有人想要有社會地位,有人想要很好的物質。最終都是自己的選擇,並沒有統一標準。30歲之前,我會在乎別人說什麼,現在無所謂了。」

孫亞麗說,她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讓閨蜜用3、4年時間,從對書法、篆刻一無所知到可以完成作品參展,甚至還影響了閨蜜的孩子和姐姐。

現在書法,篆刻和瑜伽、戲曲是孫亞麗生活的四個部分,她將它們細心地捧起來,悉心照顧,傾力培養,只待陌上花開,香溢萬頃。

她永遠精神明亮,行走在心靈之間。

孫亞麗簡介

陝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咸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咸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性記錄者 的精彩文章:

TAG:女性記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