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唯一一位自放「狀元」

歷史唯一一位自放「狀元」

唐朝閬州人尹樞,天資聰穎、年少成名,早年參加鄉試,奪頭名解元。後以解元身份入京參加會試,歷時40多年的科考,均告落第。但從不氣餒,儘管年已七旬,仍報名參加考試。尹樞多年應試,與當時的一些著名文人多有交集,也有一定聲望。

唐德宗貞元七年,禮部侍郎杜黃裳(後官至宰相)擔任主考官,決心公平取士。辛未科的考生500餘人,要從中選出30人進士及第。試題為《珠還合浦賦》和《青雲干呂詩》。尹樞作《珠還合浦賦》時,一氣呵成,以四、六句式為主,全文僅70句,約450字,短小精悍,文采飛揚,遣詞用韻均屬上乘,真是神來之筆。此文被收進《全唐文》。

詩、賦、策論三場考試結束,考生們要在貢院參拜主考官(庭參),接受主考官的訓話。杜黃裳想藉機考查舉子們的應變能力,於是對眾舉子說道,「皇上命我主持禮部考試,為國選拔棟樑之才,各位均是飽學之人,一時俊傑,怎麼就沒有人幫我一把?「

500多名應試者面面相覷,不知主考官何意。這時70多歲的尹樞挺身而出,問道,「不知杜大人有什麼吩咐?」杜黃裳說道:「想找人幫忙寫榜。」尹樞道:「我願從命。」杜黃裳欣然授其紙筆,尹樞邊看邊寫評語,而每評論完一人,即當場大聲讀出來,聲音洪亮、評語恰當,自始至終,全場肅然,均服其公道。尹樞將29名進士名單遞給杜黃裳,杜黃裳一看榜眼、探花都有了,獨缺狀元,問道,「狀元寫誰較好?」尹樞信心百倍地答道:「狀元非老夫不可!」杜黃裳大吃一驚,環視其他舉子,有人點頭,有人不動聲色,沒有人明確表示反對。他沉思良久,點頭應允。歷史上第一位「自放狀元」就這樣誕生了。

尹樞中狀元後,因年事已高,不再為官,回到故里安度晚年。與他同榜進士令狐楚、蕭俛、皇甫鎛等都曾經官至宰相。二十二年之後,尹樞的弟弟尹極也高中狀元,時人稱"梧桐雙鳳",他們的狀元府第在閬中保寧鎮,故以此街名"狀元街"。尹樞有膽有識、胸襟坦蕩,自選狀元轟動一時,傳為佳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