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作家喬葉文學之路的啟示

女作家喬葉文學之路的啟示

夜空中最亮的星

 世界

逃跑計劃 

00:00/04:12

女作家喬葉的文學之路

2004年12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河南省作家協會、南陽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河南省五位青年女作家作品研討會」在南陽市召開。何向陽、邵麗、戴來、藍藍、喬葉五位青年女作家憑藉各自在不同領域取得的成績,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麗風景,從那以後,河南文壇的「五朵金牡丹」就成為了中國文學界很多人矚目的靚麗花朵。

近年來,這五位女性作家,在小說、文藝評論、散文、詩歌等各種文體的寫作中均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她們的作品不僅獲得了中國文學上除了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之外的一切獎項,而且以與現實生活的貼近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們的作品在體現個性化語言和風格的基礎之上,保存各自鮮明的寫作特點,她們注重展示現實生活的原生態,對命運無常的悲天憫人,而不是媚俗地迎合潮流,同樣在文學市場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五朵金牡丹」的出現,的確是河南文壇也是中國文壇的驕傲。

與其他幾位相比,我個人認為,就我們洛陽的作者隊伍尤其是近年來發展態勢異常迅猛的女作者隊伍來看,喬葉的文學之路是最有參考意義和啟示意義的。她的經歷告訴我們:平凡的成功者,就生長在我們身邊。每一位追夢的文學青年,每一位心中有渴望有激情的熱血青年,都會有成功的機會。正如喬葉所說:「只要去努力,只要能堅持,你就已經埋下了成功的伏筆。」

喬葉原名李巧艷。1972年生於豫北修武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上有兄姊,下有弟弟,她是鄉間通常說的小三,三攪子。在童年的記憶里,從來就沒有獲得過格外的青睞。穿不了光鮮的衣裳,吃不上香甜的零食,得不到喜悅的誇獎……只是默默地幹活、吃飯、睡覺、上學。生活中唯一帶有亮色的寄託就是讀書。而一次次的好成績讓她獲得了老師們的喜歡,她的作文每次都被老師當作範文朗讀。1987年考上焦作師範,1990年秋,師範畢業分到了家鄉的學校,教初二語文。不知道為什麼和學生的關係最終搞得像石頭一樣僵硬,所帶班級的考試成績常常倒數。第一個學期結束,落聘,到了小學!

心裡堅信:機會總在一百米外的地方等著我。一邊踏踏實實地教書,一邊認認真真地寫東西。告訴自己:想要將來把路走絕,必須現在把根腳扎穩。

通宵讀書,通宵伏案,無論盛夏嚴冬,是喬葉一段時期的生活常態。她回顧那一段時間,仍然不覺得苦。真的,苦什麼呢?衣食無憂,茶米俱備。需要付出的只是飢餓的心房和青春的體力,得到的卻是精神的豐盈和靈魂的富有。在這一筆交易中,我是註定的贏家。「機會總是在一百米的地方等你,所以你千萬不要停留在第九十九米。」 為了自己的一百米,喬葉在成名之前已經積累了上百本的生活日記和讀書筆記,在發表作品之前作廢了兩百多篇的文稿,而且落下腰椎、頸椎、指關節變形和高度近視的職業病。也許這正是她成功的訣竅:無微不至地去體味生活,全身心地去汲取營養,將這些營養轉化成自己的東西之後,再像春蠶吐絲一樣,用生命去織錦。

她實現了第一個一百米衝刺。現為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省作協副主席。199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坐在我的左邊》、《自己的觀音》、《迎著灰塵跳舞》等9部,長篇小說《我是真的熱愛你》,另有多篇中短篇小說發表。曾獲首屆河南省文學獎及第三屆河南省文學藝術成果獎。

喬葉是以寫青春散文走上文壇,然後向小說創作領域開拓的。

喬葉的文學之路大致也是由散文創作和小說創作這兩個階段構成。

散文創作階段,以青春美文為主。

1993年2月,喬葉在《中國青年報》副刊上發表散文處女作《別同情我》,之後又在此發表了《愁嫁》《不做情人》《一個女孩的自知之明》等十幾篇系列散文,引起了較為強烈的讀者反響。當年被《中國青年報》評為優秀撰稿人。同年開始在《青年文學》《散文百家》《散文》《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作品,1994年至1995年,在《青年月刊》雜誌開闢為期兩年的「喬葉綠蔭下」散文專欄,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喬葉的第一部散文集《孤獨的紙燈籠》,發行兩萬餘冊。1998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坐在我的左邊》,此作品後來多次再版,並榮獲首屆河南省文學獎。2000年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喬葉的散文專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迎著灰塵跳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愛情底片》,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薄冰之舞》,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在喜歡和愛之間》,形成了一個出版高潮。2001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觀音》,此作品於2003年榮獲第三屆河南省文學藝術成果獎青年鼓勵獎。2004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八部散文集《我們的翅膀店》。

世紀之交那幾年,喬葉的散文作品頻頻被《散文選刊》《讀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轉載,僅轉載量就達二百餘篇,喬葉也被多家媒體評為「十佳青春美文作家」。2003年,喬葉被國內最具影響的第一文摘期刊《讀者》聘為簽約作家。她的散文,評論界稱道為「文筆細膩獨特,清新雋永,富有哲理和智慧,對生命和人生的意義有著深沉的思辨和探索,多樣化的題材統攝在機敏的基調中,蘊藏著準確動人的知識內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喬葉散文的選材和選題。大家看這些題目:

《別同情我》、《愁嫁》、《不做情人》、《一個女孩的自知之明》、「喬葉綠蔭下」散文專欄、《孤獨的紙燈籠》、《坐在我的左邊》、《迎著灰塵跳舞》、《愛情底片》、《薄冰之舞》、《在喜歡和愛之間》、《自己的觀音》、《我們的翅膀店》、《母親的純凈水》。

從自我出發,寫出大家心中漸行漸遠的溫馨記憶,這是她最讓人心動的地方。

散文創作的巔峰之時,喬葉開始了小說創作。她的中篇小說《我承認我最怕天黑》被《小說選刊》《小說精選》《中華文學選刊》《百花洲》等十幾家刊物發表、轉載和連載,並在當月的《小說精選》「讀者最喜歡的小說評比」活動中獲得第一名。被評價為「寫出了意識的潛流,讓這種意識的潛流沖刷著觀念的頑石,使讀者看到了一個現代女性複雜微妙的心靈空間。」另一中篇小說《紫薔薇影樓》於2004年11期的《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並被《小說精選》《中華文學選刊》等刊物轉載,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女主人公完全是一個新式從良妓女的形象。她不傷感於過去的賣身歷史,從容地面對生活,有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精明和勇氣。雖然用不光彩的手段獲得了經濟自立,卻並不因此自卑人下,反而更自信見過世面。她懂得男人的心理,懂得用善意的欺騙來贏得他們的感情,為了自己的幸福可謂四處逢迎、八面玲瓏。這個形象在過去恐怕難得一見,但在二十一世紀初傳統與現代斷裂的中國社會中,還是有相當的典型性的。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在大城市物慾文明裡「撈世界」又回到小城保守文化中「過日子」的人群經歷,表現出兩種城市文明的衝突和波瀾,頗見功力。」《十月》雜誌2005年第2期「小說新幹線」欄目以引人注目的容量和篇幅集中重點推出了喬葉的一個短篇和兩個中篇,並有相關的文學自傳和評論家鏈接,出刊後在讀者中反響強烈。

長篇處女作《守口如瓶》,這部作品共26萬字,以頭條的位置發表在2003年《中國作家》雜誌第10期上,受到多方關注,被評論界認為「以城市黑暗地帶的沉重浮生為著力點,大膽地深入到了公眾輿論的另一面,對傳統道德的虛偽和質疑表達了強烈的質疑和真誠的批判。」2004年4月,這部長篇以《我是真的熱愛你》為名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單行本。《人民日報》《文學報》《新京報》《北京日報》《小說評論》等媒體跟出了相關評論和報道。新浪網,163書吧網,新E時空網等網站也都推出了連載。社會反響良好。著名評論家雷達在《2004年能讓我們記住的文學作品》的綜述中如此評價:「河南女作家喬葉的《我是真的熱愛你》,表現城市化進程中,一些鄉村女性被吸入城市的『黑洞』後那種慘烈的經歷。這是一種可懼的生存。可貴的是作者並不展覽人慾橫流,而是充滿了悲憫情懷和詩化的理想精神。」此長篇榮登中國小說學會2004年長篇小說排行榜,得到諸多業內人士的肯定。

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喬葉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那就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深入揭示女性對待性、婚姻、家庭、社會的心理,力圖揭示在平靜的生活外表下人類精神世界的複雜性。她的努力很快有了回報,並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幾年,她的中短篇小說越寫越好,《取暖》登上了2005年的年度全國短篇小說排行榜的榜首,2006年《打火機》、《銹鋤頭》、《遍地棉花》、《山楂樹》、《不可抗力》、《愛一定很痛》等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打火機》講述的是一個女性成長和回歸的故事。一個率真、任性、敢做敢為因而在人看來是問題少女的女孩子余真,在16歲的一個夜裡,被人強姦了。多數平庸的作家會把這處理成一個人悲慘命運的開始,但喬葉並沒有如此簡單而草率地處理這件事。在這裡,被強姦的事件使余真認識到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或者說使她認識到了社會規定的女性應是怎樣的女性,於是,她「學好」了,成長為一個被社會認可甚至讚賞的女性。如果不是被強姦,這個問題少女可能始終不能「成長」,始終是個「問題」。但「問題」其實始終藏在余真的心底,像一隻冬眠的野獸,終於有一天開始蘇醒。於是,一個老而彌堅的男人使余真身上的那種野性開始復活,在另一次「不正當」的性行為中,她本真的自我回來了。這時,我才知道,喬葉為什麼讓她的主人公叫「余真」。這篇作品正如它的標題「打火機」一樣,以一束突然噴出的不那麼明亮的火光照進人物幽深的內心,讓我們看到人的內心世界的複雜性,看到了人們馴順的外表下本真自我的那種野性,並註定會點燃什麼。正因為有這種野性,人生才充滿了變數,才更有故事。順便要說的是,喬葉也許有比肩王安憶、鐵凝的大志向,但這個開頭對這部作品也許不是個好的選擇。《銹鋤頭》的故事是圍繞一個中年男人放在「外室」里的生鏽了的鋤頭展開的,一把銹鋤頭放在一個成功男士的外宅,成為其人生經歷複雜性和精神世界複雜性的標誌。正是這把銹鋤頭及它背後的故事,俘獲了一個女人的芳心,同時也麻痹了一個竊賊的戒心,並寫下了它作為兇器的新故事,讓大家看到人在內心和現實行動上的巨大反差。應該說,喬葉的這些小說為中國2006年的中短篇小說創作增添了一抹亮色,她也因而被第五屆中國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評為中國2006年度青年作家。

同樣看選題選材:

《一個下午的延伸》、《我承認我最怕天黑》、《紫薔薇影樓》、《從窗而降》、《深呼吸》、《棉花盛開》、《一些瑣碎的人和瑣碎的時光》、《裸體聚會》、《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不要擔心完美》、《盤點願望》、《做個愚不可及的人》、《柴禾妞兒》、《曾經這樣愛過你》、《一個字和另一個字的婚戀》、《剪子,石頭,布》、《天使路過》------等等。

喬葉的文字,清新、雋永,如同她的人,讓愛和溫暖靜靜地流淌。喬葉本人,安靜,溫和,內心卻蘊藏著博大的雄心和追求。是的,任何一個不甘於平凡的人,總會走出一條不平凡的路。

是的,在艱苦而無情的生活里,能夠讓堅硬的心靈屈服於美好而輕柔的事物,這是一個真正的作家必須具備的要素。

致敬喬葉!

喬葉,女,河南省修武縣人,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作品曾獲河南省文學獎及第三屆河南省文學藝術成果獎青年鼓勵獎;中篇小說《打火機》獲得第十二屆「小說月報」百花獎;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獲2010年第五屆魯迅文學獎、首屆郁達夫文學獎提名獎。

作 者 簡 介

李少詠,逍遙鎮人,洛陽師範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葦春秋 的精彩文章:

龍潭大峽谷一日游
裘約克 回去吧

TAG:行葦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