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買房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買房

鄭州高新區某企業,前同事小王和小屈,小王是公司的技術員,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年,攢了10多萬,在2016年房子大漲之前,訂了一套房子,等到辦理貸款的時候,老家的愛人不同意,放棄了這次機會,把房子訂金退了。到了2017年的時候後悔莫及。

前同事小屈,也是辛辛苦苦攢了10萬塊錢,2016年房子大漲之前,在老家登封買了一套房,說是鄭州壓力大,不想在鄭州買,還款壓力大,自己沒必要活的那麼累。

同一個公司的王經理,自己在鄭州摸爬滾打10來年了,從剛開始的買不起房子,到後來用別人教會他的知識,眾籌買房,低首付買房,10來年時間名下房子8套,全在鄭州市的內環好位置。每月被動的房租收益都3萬多。2016年房子大漲之前,又入手了3套房子。

而現在,小王和小屈還是重複再每天的工作,而王經理現在提前退休了,每天全國各地的旅遊,享受生活。

相比較而言,鄭州的小王和小屈屬於那種大眾思維,就是我有多少錢就干多少事情,錢夠了就買房,錢不夠就買一個老家的,自己湊活著住,以後孩子們有能力的時候就自己買。每天重複再一樣的生活,看到房子漲價這個機遇,想抓也抓不住。我稱之為「窮人思維」,而王經理就是一個有著不一樣思維的人,會按照富人的思維方式處理一些事情。

蘇州相城區某跨國企業,林工,倪工,徐工和孫工,時間是2008年。當時公司是跨國公司,總公司在新加坡,中國蘇州,中國上海,中國山東,中國台灣,寮國,印度等都有分公司。2008年到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公司為了度過這個危難的時期,把中國所有的分公司除了山東分公司外的所有分公司全部撤掉,所有的資產全部處理。經濟危機之後,市場逐漸好轉,原來的林工和倪工,把名下的房子在銀行做了貸款,每人出資30萬,一起把原來公司的客戶全部都拉了回來。原來的客戶,代工企業,供貨商,員工,都是現成的,唯獨沒了辦公場所和設備,所以這很輕鬆就可以運營起來,免除了很多麻煩的工作。

而當時的徐工和孫工,名下沒房子,沒資產,錢又借不來,而自己還想做著原來的工作,於是就只能給林工和倪工打工,而林工和倪工搖身一變,變成了老闆,借著原來的新加坡公司打下來的基礎,很快的積累了很多的財富。

蘇州的林工和倪工,知道房子不僅僅是只有居住的權益,還有很多附加的權益,而自己用房子撬動銀行貸款,抓住機遇翻身,就是一個用房子的其他權益——金融權益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而徐工和孫工,就享受不到房子帶來的其他權益了。

窮人思維,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所有炒房的人都改拉出去槍斃。

富人思維,房子不僅僅是用來住的,還可以保值,升值,附加其他權益,房子只是一件商品,一件具有很多屬性的商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信息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金融信息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