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需成為巴菲特,但要理解他

不需成為巴菲特,但要理解他

前些天股神巴菲特在自己的家鄉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召開了2018年的股東大會。一時間傳奇的巴菲特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里。

當大家都在關注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說了什麼的時候,樹皮想把你的目光拉回到88年前,巴菲特出生的那一年,讓我們一起通過一部紀錄片,來審視他光彩奪目的一生。

這是一部出版自2017年的紀錄片,名叫《成為沃倫·巴菲特》,導演是W·孔哈特和布瑞恩·奧克斯。這部影片被譽為歷史上講述巴菲特最好的一部紀錄片。

在影片中巴菲特展示了他從未曝光過的很多家庭影像,並以巴菲特本人的生活為主線,講述了他對於生活、婚姻、家庭、投資的態度。同時還加入了很多知名人士和親朋好友對他本人的評價。

全片片長90分鐘,全片看完後樹皮有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以下內容屬於個人觀點,拋磚引玉。

1.活得久一點,你才有機會通過頭腦和財務的複利,見證很多奇蹟。

在影片的開頭,巴菲特在和一群年輕人談汽車,他讓年輕人選擇一輛他們喜歡的汽車,並告訴他們「一會兒課程結束,我會把你們喜歡的車送給你們」。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他反問這群年輕人,並接著解釋說「如果你這一輩子只會有這一輛車呢?你一定會無比小心地保養它。當然,你的一生當中會有很多輛車。但你只會有一個身體,一副頭腦,它們要陪伴你一生。」

以巴菲特的睿智,不會不知道多數人最想和他學習的是什麼。而他卻在開頭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價值取向 ——投資健康。

因為家庭氛圍的緣故,樹皮經常見到很多病人,並不是病入膏肓的那種,而是手裡有大把的錢,卻帶著一個難以完全治癒的慢性病。他們用透支身體的生活方式換取金錢,而最終卻並沒有辦法長久的把握它。

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道路上,是不能以犧牲健康作為代價的。自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前提是一個好的身體。

樹皮猜測這部紀錄片並不是要揭露怎樣的成功學秘籍,而是了解一個頂級富豪的價值觀:當金錢不再有意義的時候,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2.金錢投資隨時隨地,可人生的投資是有時效性的。

什麼叫投資的時效性?講述一個身邊朋友的故事,他的故事詮釋了他的人生選擇。我們姑且稱他為J先生。J先生早年是做技術的,後來開始學習投資理財,因為數學特別棒,成長很快。這個時候他身兼兩份工作,一方面的作為某公司的高管經常各地跑;一方面自己利用片段時間來做投資。

當他的孩子上小學以後(這時候理財投資的收益已經可以支撐他們正常的生活開支),思考再三後,他不顧親友反對辭去了公司的職位,一邊在家裡陪伴孩子,一邊做投資。

之後他就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陪孩子打遊戲、上課、滑雪、讀書……

我問他這樣選擇會不會覺得事業上有缺失?

他很認真地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不希望他的童年是缺失的,同樣也不希望我晚年想起來會覺得缺失」。

J先生在他的孩子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學習之後又重新開始了工作,但正如他想要的,他在最關鍵的時期,陪伴了孩子的成長。

當然,每個人的價值判斷是不一樣的,投資那些你心裡想要的,別錯過就好。因為我們都懂得,金錢不是結果,它是讓我們自由翱翔的翅膀。

3.要思考也要不斷的學習

影片中讓我十分驚嘆的一點是巴菲特到現在依然保持著每天接近5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而在非常年幼的時候,巴菲特就把他父親收藏的所有關於投資書籍都看完了,有的還不止看了一遍。可見巴菲特的閱讀習慣由來已久。他在紀錄片中也講到了一些投資理念,如護城河,專註,複利,能力圈等。而能力圈這個詞也很好的反應了巴菲特的學習力。

很多人會感覺巴菲特的投資範圍很廣,能力圈也很大,這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把你所學到的所有系統的知識看成一個你的知識邊界,這個邊界的大小就決定了你能力圈的上限。如果你在兩個領域都非常了解,你的能力圈自然就更大。而這個可以擴展知識邊界並最終放大能力圈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學習。

而學習並不單單是讀書,社交也同樣是學習。年幼時候巴菲特在家看書自學;上大學後他跟隨著名經濟學家格雷厄姆學習;結婚後向妻子學習;工作後向摯友查理·芒格學習;巴菲還一直保持著每天5個小時右的閱讀時間。他把學習吃的很透,他向各類人學習,汲取他們在技能和習慣上的優點,他就像一塊海綿一樣汲取可以提升自己的東西。

巴菲特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這等待大家去挖掘,畢竟25歲的人和45歲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這部紀錄片,樹皮希望會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讀別人的故事,預見自己的未來,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理之家 的精彩文章:

隱形貧困人口自救攻略
沒錢的人都會說

TAG:有理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