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生完孩子復出的謝娜,怎麼哭了?

生完孩子復出的謝娜,怎麼哭了?

作者 :李娜

來源:與爾同消萬古愁(ID:shovidnana)

謝娜很少在節目里袒露脆弱。她自稱「太陽女神」,一以貫之的瘋瘋癲癲主持風格,一度讓我覺得不適和淺薄。

人在很年輕時,容易小覷了這世界,因為現實人生的稀薄,也容易刻意去追求枝繁葉茂的深刻。一個人若沒有對痛苦的感受力,無論如何是深刻不起來的吧。

所以我過去一直不喜歡嘻嘻哈哈耍寶的謝娜,直到看了《客從何處來》。

這是一檔「尋根」節目。

謝娜在這檔節目里,一直克制隱忍著,無聲地流著眼淚。我看到了那個褪掉最紅綜藝主持人的光環和人設,直面自己祖輩顛沛的人生遭遇,最真實的那個謝娜。

把一個人放在他的成長背景里去看,才能真正理解他。

就像謝娜。在她沒心沒肺的嬉笑背後,原來是祖輩的背井離鄉,爺爺三度坐牢,差點被槍斃。爸爸上訪十年,終於洗脫冤屈。

長滿荒草的故居,一座座埋葬著親人的墳地,爺爺坐過牢的監獄,當過校長的學校遺址。在那樣的時空和境遇里,謝娜慨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重新潛入腦際。

謝娜的父親,在節目里一直垂著眼皮低頭不語。這些事情,他一直沒有跟謝娜說過,在謝娜成長的過程中,哪怕家裡欠債,也努力給女兒營造輕鬆快樂的家庭氣氛。

所以才有了如今的謝娜:「我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可以說膚淺吧,我只看快樂的東西。」

那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哭」,讓我隱約理解了這個18歲開始北漂,如今擁有寫進吉尼斯記錄的過億粉絲,「快樂」和「笑」成為她最顯著標籤的最紅綜藝主持人。

而離開《快樂大本營》10個月,生完孩子首次復出的謝娜,又飆淚了。

她胖了,臉上有初為人母的慈祥了,眼神變得溫柔了很多。依然愛耍寶,沒有偶像包袱,不介意用扮丑和瘋癲的方式,帶給大家快樂。

作家三毛說,寫喜劇的人往往深嘗悲劇。

在喊出「我們是快樂家族」忍不住淚盈於睫的謝娜,在何炅念張傑的來信時眼淚止不住的謝娜,讓我觸動的,依然是她的哭。

職場有多殘酷?更無需說三兩個月天地立換的娛樂圈。

普通職業女性,休4個月產假都要戰戰兢兢,我身邊很多30歲左右的女友,遲遲猶豫著不敢懷孕,還不是怕辛苦打下來的江山,一朝回到解放前。

離開10個月的謝娜,卻好像一直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

沒有她在場的《快本》據說收視率一度下滑,不管是請新主持還是邀請明星好友代班主持,失去了謝娜的《快本》就好像失去了靈魂和味道,直到謝娜回歸,節目播出十分鐘,收視率就破2。

這一切是觀眾給的,也是謝娜一城一池掙來的。

怎能不讓人哭。

那個18歲開始跑劇組演丫鬟,身無分文,居無定所的女孩,偶然抓住機會進入《快本》舞台,經歷了「三去三留」,拚命克服自己的弱點,默默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才擁有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謝娜的好,在於她從不販賣悲情,臉上也沒有那種志在必得的狠勁。我只是在那一哭里,忽然懂了:生而為人,其實我們都不容易。特別是那些生完小孩重返職場的新手媽媽,江山在,心就定了。

張傑的那封信,也讓包括謝娜在內的現場很多人哭個不停。

那封信寫了什麼呢?大概就是一個新手爸爸,絮叨自己老婆孕期的改變和捨棄,比如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不能吃火鍋喝可樂,不能出門見朋友,還有一些甜蜜而瑣碎的日常。

孕期可能是女人最甜蜜也最痛苦的階段了。

甜蜜的是,孕育生命的喜悅,被家人呵護的溫馨;痛苦的是身體的變化和不適,還有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肚子里的寶寶。

「懷孕會讓女人改變很多」,謝娜哽咽著說,「可是一個愛女人的男人,也會讓女人改變很多。」

生孩子,確實是對婚姻的巨大考驗。

孕育一個生命,生孩子的危險和身體的十級疼痛就不說了,多少女人直到懷孕生子,才徹底看清了枕畔共著呼吸的那個人,多麼自私和讓人心寒。

而一個母親,和孩子天然的無法割捨的聯繫,會讓她默默咽下這苦水,直到心灰意冷,再也無法被溫暖。

只有愛會讓人變得柔軟。看到總忍不住眼淚的謝娜,那種從心底里生長出來的,滿滿的幸福和安全感,那是演不出的。

有愛情打底,彼此攜手走過當初漫天的流言蜚語,一直走到花好月圓的境地里去,謝娜和張傑好像真的都改變了很多。

他不再是那個抑鬱少年,陽光真誠地寫在臉上,化解在他的行動里。

她不再顧影自憐,所有的挫折都變成化了妝的祝福,如今心裡只有感恩。

真好。

願過往所有風雨,都變成陽光彩虹。暢快地哭,盡情地笑,真心永不被辜負。

作者簡介:李娜,暢銷書作家,理性水瓶女。愛美愛文藝,也非常獨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這屆男人不行,太純潔了
舒淇都發愁的過敏多發季又到了!這個護膚妙招值得一試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