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汶川地震十年後 再孕媽媽「經常想起兒子,就像前幾天發生的」

汶川地震十年後 再孕媽媽「經常想起兒子,就像前幾天發生的」

汶川地震中,有很多學生和兒童遇難,為了忘卻這錐心的痛,很多家庭選擇了再孕。十年過去了,很多再孕家庭或多或少都一直沒走出陰影,而羅文華一家和趙小青一家在相互扶持下努力把悲痛放在心底,堅強向前走。圖為2018年4月22日早上,都江堰,趙小青(左一)在吃著羅文華(右一)帶來的早餐。羅文華和妻子聶思英如今以做盒飯為生,周末會找趙小青過來幫忙打零工。

4月22日,46歲的羅文華和44歲的妻子聶思英在開始忙碌著做盒飯。羅文華地震前在都江堰開計程車。地震後為了可以經常看望葬在都江堰寶山公墓的女兒羅芊榆,也為了期待有朝一日能等一個公正的回答,他們決定不回老家,並貸款在都江堰買了房。現在他們主要給工地做盒飯為生。兒子羅宇軒如今也已經9歲了。

9歲的陳欣媛在廚房裡幫忙切菜。45歲的媽媽趙小青平時專職帶她,周末到羅文華這邊幫忙打零工補貼家用。趙小青身體不好,家中主要靠低保和周末的零工。因此她經常告訴女兒「不要和人比,我們家永遠都脫不了貧,沒錢,沒車」,但趙小青是個很樂觀外向的媽媽,雖然窮,「但我不自卑,能過就行,也不在乎別人看法」。這樣的性格也影響了女兒陳欣媛。這個懂事的女孩性格開朗,放學回家就喜歡和媽媽「擺龍門陣」,給媽媽帶來無限快樂。

周末,陳欣媛會陪著媽媽一起走三公里去羅文華叔叔家幫忙。趙小青和女兒出門基本靠走。最長的路是去三妹家,要走單程八個小時,陳欣媛沒一點怨言。前些天春遊,媽媽給了陳欣媛20元零花錢,她也是一分錢沒花。陳欣媛曾經對媽媽說:「窮就窮,等我長大掙錢給您花。」小時候喜歡唱歌跳舞的她,現在也沒錢報任何興趣班。在生活和學習上,陳欣媛都沒有讓媽媽怎麼操心,這讓趙小青輕鬆了不少。

周末,趙小青的妹妹會帶孩子來家裡一起玩。由於趙小青基本靠幾百元的低保,十年前收到的慈善基金會每個家庭的6.8萬元捐助也基本用完,妹妹也會經常幫助她。地震後政府幫他們買了最低的養老保險,但沒有醫保,而政府還取消了再孕家庭的特撫救助金(從最早的100元漲到現在600元)(許多再孕家庭反映,他們其實比失獨家庭更需要這筆救助金,現在孩子用錢的地方太多),趙小青坦言日後的經濟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9歲的陳欣媛和羅宇軒在幫父母做事。他們是同班同學,他們的哥哥姐姐也是原新建小學六年級的同班同學。由於特殊的情分,兩家一直相互聯繫、相互關照。

羅文華如今身體也越來越不好,頸椎做過手術,不能長時間低頭。

家裡的牆上,羅文華還貼著很多飲食上的注意事項,時刻提醒自己。

羅宇軒前一天臉上撞傷了,羅文華在給兒子擦藥。每天上午羅文華送孩子上學後就和妻子一起做盒飯,中午送去工地,下午再準備第二天的菜,然後再去接兒子。雖然累點,但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的長大,還是挺開心的。

父母在勞作,孩子們空閑了就會一起玩鬧。

周末,聶思英和趙小青一起做盒飯,一起拉到工地賣。五個菜只賣十元。「工地的人吃的多,但也不能價格高,所以也就賺個辛苦錢」。她們坦言,現在年紀大了,她們這樣的情況也沒什麼正經的工作,很多都是打零工,做點小本生意,現在就「怕遇到城管」。

羅文華把姐姐的遺物給羅宇軒看,告訴他姐姐的事。再孕家庭都會和孩子說以前的事。每年各種紀念日也會帶著現在的孩子一起去祭奠遇難的孩子。趙小青說:「經常想起兒子,就像前幾天發生的一樣。」

羅芊榆寫給爸爸媽媽的信。比很多父母都堅強的羅文華,想起女兒的以往,也會忍不住再次失聲痛哭。

都江堰寶山公墓,為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學生建了一個紀念園。新建小學、聚源中學的許多孩子都埋葬在這裡。各種紀念日,父母都會來這裡看望他們。

十年前的新建小學舊址,如今已變成了一條商業街,再也尋不到一絲曾經的痕迹。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對於生者,痛不會消失,而艱難的生活依然要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蜂眼 的精彩文章:

北京氣溫回暖 公園迎來私挖野菜「大軍」
十年後再看汶川地震現場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TAG:蜂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