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讓他們的腳步如此從容?他回頭對我微笑,我回他微笑

是什麼讓他們的腳步如此從容?他回頭對我微笑,我回他微笑

棠棣之花,偏其反爾,豈不爾思,室是遠爾,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到成都來了兩個多月,我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出過這個學校大門,總是在這個學校的周邊晃啊晃啊晃。老師問我,你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呢?我說沒有人和我一起?沒有車,我走不動!

後來,想到這樣一句論語,我才知道,不是我沒有人陪,也不是沒有車。是我還沒有下定決心真正的去了解這個城市。

於是,我和我的腳步,開始和這個城市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只有用腳步丈量的地方,才能說你來過這裡!

我騎著小黃車,穿過校園,有一個老婆婆,正在那裡靜靜的納著鞋底。往前走吧,路程才開始。

跟著導航走,穿過一條街,那裡的藏民很多,有很多人賣藏族飾品。我停下來,看了看,感覺進入了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世界,很神聖,很虔誠!他從我身邊走過,是什麼讓他們的腳步如此從容?他回頭對我微笑,我也對他微笑,就這麼美好。

一條幽靜的小路,通往我要去的地方。不知名的鮮花,開在路的兩旁。我走在這春天裡,享受這靜謐的時光。

轉眼間就來到武侯祠,這是諸葛亮的地盤。一進門就感覺到那種熱度,假如是在節假日的時候,我恐怕是連容身的地方都沒有?恨就恨我對三國的歷史了解不多,才發現自己的認知邊界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在三義堂里,劉備、張飛和關羽他們排排坐著,劉備氣質雍容華貴。張飛豪邁派,關羽,難道只穿綠色的衣服嗎?為什麼在中國的文化裡面,他表示財神呢?特別是在商家要供關公。因為他是黑白兩道共同的保護神,關羽特點是什麼?忠義兩全!所以民間都把他當做保護神。

很多文人墨客,都在這裡題詞,留下他們的墨寶。這些現在存在,以後依然會存在。不管是千年前的,還是百年前的,他們和時間等長,都屬於過去的。

我繞著惠帝的陵墓走了一圈。出門的時候看到了漢代的殘垣斷壁,看到了有一隻小鳥,停在這個橫樑上,我想那是不是飛燕?

有誰能熬得過時間,我熬不過。我在這下面,站了很久很久!林清玄寫過一篇文章,和時間賽跑,他跑贏了,我跑不贏,我穿著高跟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還有時間,去看看杜甫吧。他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杜甫詩書世家出身,見過大世面。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大多數是選擇那些批評的、現實主義的作品,而事實上,那只是一小部分,杜甫詩中,既有抒情也有寫景的,非常的優美動人,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之二他給人一種力量。

一個人在貧窮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還能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雖然有點憂傷,但是誰的人生不憂傷?但是人的一生啊,總體來說,還是用快樂做底色比較好,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們往往在生活的磨難中變麻木了,不知道怎麼去尋找快樂了。

原本是計劃背兩首杜甫的詩,然後再去拜訪。但是既然出發了,那就繼續吧!我在川大小樹林里,風緩緩的吹過來,樹葉落了一地,我想想了這句詩: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是杜甫的《登高》。隨著講解員的步伐,來到中軸線,在中庭那裡的石板,已經凹凸不平,多少年多少人從這裡走過,我來感受著不平,彷彿在穿越時光。

在這裡有著杜甫的雕像,瘦瘦的,書上記載是說他得了糖尿病。他這麼瘦,應該得的是一型糖尿病。有段時間高中課本上面,給杜甫穿上了各種各樣的衣服和裝備。我想,如果杜甫他有感覺的話,他肯定會說,你們這麼悠閑,是不是我寫的詩還不夠你們背?

接著來到了杜甫草堂。綠樹環繞,前面有一個池塘,凸顯靈氣。所以,這裡又有一首詩: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快樂不是往外求,而是向內找。你若開心,處處皆可開心。有一次,杜甫心情不太好,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寫詩,真是服了他!

絕句.漫興九首三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杜甫的詩。給我們一種力量,哪怕一個人在貧困的時候,也可以去選擇快樂。那個時候,兵荒馬亂,食不果腹,日子都很難過,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是時代所導致,所以我們選擇的是對待這個困境的態度,而不是抱怨遇上了壞的時代。在論語中有一句話叫做「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一個人他在物質上不富有,可是他依然很快樂,這是很難得的,我想杜甫,他把論語中的這一段話用到生活中去了。我們不是要去看,一個人在富有的時候怎麼消磨,就看他如何對待貧窮。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在這裡站了很久。還有一個多月,我在這裡的學習就結束了,多少有點捨不得?畢竟在我的生活中,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這麼集中的去學習,去感受大學生活的美好,和一幫良師益友,暢談人生,交換思想!多年以後,回想成都,讓我難忘的是我奮鬥的模樣。

最後,發一張圖片。這是一個70歲的老人家,從鐵嶺騎車到成都,途徑4000公里,五個月!他告訴我,他的行程還沒有結束,還要繼續的去遊歷。

有夢想,遲早會到達!

楊 紅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

江大國學、對外漢語教師

武漢十佳閱讀推廣人

蒙正《論語》《漢字》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蒙正讀書 的精彩文章:

認清「美」字,才知怎樣才能更美;明白「患」字,才懂患者的心

TAG:蒙正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