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身份」有「身價」?甘肅省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綜述

有「身份」有「身價」?甘肅省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綜述

有「身份」有「身價」

??我省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綜述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沈麗莉 杜雪琴

經濟強省歷來是品牌強省。如果說消費者通過格力、TCL,認識了廣東,通過小肥羊、鄂爾多斯熟悉了內蒙古,大家也正通過敦煌、《讀者》、燎原乳業等一批閃亮的本土品牌,了解了不斷發展的甘肅。

品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升級的方向,是一個企業、一個地方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省堅持把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高全省質量發展總體水平的重要舉措,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完善品牌培育和發展的工作機制,創建形成了一大批質量效益好的品牌產業、產品和企業,讓全省的名優產品不僅有了「身份」,更提高了「身價」。

以品牌帶動促質量興省

品牌凝聚著豐富的內容,包括創新、信譽和文化等要素,而質量要素是基石。

我省先後出台了《甘肅省質量發展綱要(2012?2020年)》《甘肅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甘肅省質量激勵政策措施》《中國製造2025甘肅行動質量品牌提升專項實施方案》《關於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努力依靠質量品牌提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重新修訂了《甘肅省人民政府質量獎實施辦法》,增設了5個「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將評獎範圍擴大到了產品、工程、服務、環境、社會管理等更加廣泛的領域,進一步加大財稅、金融、項目等方面對質量品牌的政策支持和激勵引導力度。

目前,我省14個市州政府和92%以上的縣區級政府都出台了質量獎勵政策和品牌激勵措施,大部分規模以上企業都建立完善了內部質量激勵機制,形成了覆蓋省、市、縣三級以及企業的質量獎勵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400多個單位和產品獲得各類品牌稱號,其中有32項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全省累計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59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累計達到170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70件,甘肅省著名商標967件,馬德里國際商標13件,5A級旅遊景區4家,4A級旅遊景區81家;我省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全省評選表彰了五屆省政府質量獎,共有14家企業和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有5家企業和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有9個產業園區獲批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其中安定區馬鈴薯、七里河區百合、榆中縣高原夏菜、隴西縣中藥材等4個產業園區已被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命名;天水市成功入圍「2015年度全國『質量之光』質量魅力」10強城市;慶陽、蘭州、天水、金昌等4個城市獲批籌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數量居西北地區前列。

全省有效期內的甘肅名牌產品總數達到501個,名牌產品涉及我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醫藥、機械電子、輕工紡織、民族用品等優勢產業以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行業。據相關機構調查,2014-2016年,品牌產品對甘肅稅收貢獻率均超50%,佔據甘肅省半壁江山,名牌產品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了38%以上,品牌對提升全省經濟轉型質量和供給體系質量的帶動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以品牌帶動促自主創新

在品牌帶動戰略中,我省名牌企業以質量求信譽,以品牌求發展,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標準和管理方法,夯實了質量管理基礎。

產品提升,標準先行。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標準提升核心競爭力、掌握行業話語權。

走進金川集團公司一線生產車間,從頂吹爐、沉降電爐到高鎳鋶,再到鎳精礦、80平方米反射爐,最終到鎳電解車間分解雜質,鎳成品生產的全過程都有一套嚴格的生產流程和標準。在嚴格按照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制度規範下,作為全省工業強省「排頭兵」的金川公司,依靠標準化生產和管理,不僅榮獲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也走上了提質增效的「快車道」。

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與標準融合的發展道路,對創新研發的新技術、新工藝及時進行標準轉化,公司全面落實企業標準化體系以來,品牌美譽度有了較大提升,生產經營成本逐年下降,利潤每年遞增。

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圍繞檢驗檢測高新技術服務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檢測服務知名品牌建設、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工作,檢測經營業績逐年攀升,2016年經營收入突破1億元,2017年達到1.2億元,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

中天集團對榮登紅榜誠信企業這一榮譽十分珍視。記者看到,中天對產品的質量把控十分嚴格,車間潔凈衛生,管理流程嚴格。中天葯業副總經理張立海告訴記者,公司立足隴西及周邊經濟發展的地域特點,依託原料道地、全程追溯、綠色有機、匠心炮製的發展優勢,對公司產品的市場開拓、品牌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多數企業和組織更加認識到創品牌是手段,帶動發展是目的。必須善於創建品牌、經營品牌,充分利用和擴大品牌效應,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市場優勢,才能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在蘭州海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張業務分布圖上,記者看到其通信、電力、充電站等業務覆蓋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海紅通信」牌智能通信用配電設備和「海紅」牌智能電力儀錶被評定為「甘肅名牌產品」。「我們牢牢牽住標準這個『牛鼻子』,把標準水平、檢驗檢測水平、認證認可水平搞上去,不斷提高質量競爭力。」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我省通過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全面提升了產品質量,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力。連續4年共有4項企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獲得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全省233家企業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126戶企業的380餘項產品獲得了「採用國際標準」認可。如今,甘肅省95%以上的大中型企業按標準建立健全了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85%以上的企業通過管理體系認證。

隴原地標產品相繼崛起

今年年初,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質量提升行動拉開帷幕。

地理標誌產品作為廣受國際市場認可的貨源標識、質量標識和品牌標識,成為甘肅名牌培育行動的重要載體,邁入了發展的新時代。

2017年可謂是我省地理標誌工作的豐收年,全年共獲批7個地理標誌產品,全省首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示範區獲批籌建,地理標誌產品助推精準扶貧獲得長足進步。河西走廊葡萄酒溯源查詢信息平台建設完成,相關企業已完成溯源信息的錄入和可追溯專用標誌加貼工作,具有甘肅特色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集群正在形成。

屬於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的隴南武都,是中國油橄欖的最佳適生區,2005年,「武都油橄欖」獲得國家頒發的「地理產品保護」專用標誌。目前,全區十多個鄉鎮,已形成家家戶戶種植橄欖樹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地理標誌保護工作,以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產品為重點,積極篩選、培育和申報地理標誌產品。5年來共有甘加藏羊、靖遠羊羔肉、迭部羊肚菌、通渭苦蕎麥等26個貧困地區的特色優勢產品獲得了批准。

特色產品獲得地理標誌保護後,將成為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當家品牌,可提高市場佔有率。地理標誌產品絕大部分是農副產品,過去這些自產自銷的「土特產」,通過實施地理標誌保護,品牌知名度、市場佔有率、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據統計,我省80%以上的產品獲得地理標誌保護後產值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直接帶動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近日,好消息再次傳來,國家質檢總局下發公告,公布了一批獲批實施地理標誌保護的產品名錄,甘肅省定西馬鈴薯、靖遠文冠果油、會寧胡麻油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至此,甘肅省地理標誌產品增至66個,涵蓋了我省絕大部分的傳統優勢產業,以特色農產品和中藥材為主,加上近幾年新進入的釀酒、養羊、剪紙、皮影等傳統產業和手工藝品、養殖等,地標產品的結構日趨多樣化,彰顯了我省農業產業和地方文化特色。

從無形到有形,從有界到無界,品牌的力量正迸發出強大力量,助推全省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心繫天下公益助學活動圓滿舉辦
給房給職稱給配偶工作!甘肅這個城市「搶人」了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