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吃好還是熟吃好,煮熟後營養價值更高?
蘋果向來被大家視為健康的水果,生活中,也有許多關於吃蘋果的好處,除了可以降膽固醇、解便秘之外,甚至出現蘋果煮熟吃更養生的說法,然而這些都是正確觀念嗎?
謠傳「吃煮熟的蘋果可防治嘴唇生熱瘡、牙齦發炎、舌裂等內熱現象」,其實由於蘋果為外來水果,中醫古籍未明確記載屬性與功效,也無研究證實,所以從中醫來看並沒有此說法。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寒、涼性的植物類食物可通過加姜或酒長時間釀製,使其成為溫熱性,以利偏寒體質者吸收,例如屬性偏寒的何首烏經黑豆汁、黃酒釀製後,性質就變成溫熱性。如果光靠加熱,沒有透過其他物質輔助,並不會改變食物的屬性,也不會改善脾胃虛寒的體質,因此將蘋果煮熟吃的意義不大。
不過,蘋果加水煮熟後,纖維會軟化,並釋放出果膠,可以加強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但同時蘋果的水溶性維生素C也會流失,減少所含的營養成分。一般來說,若是腸胃功能不佳者,才會建議將蘋果煮過,讓纖維軟化方便入口,也比較不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蘋果皮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吃帶皮蘋果並多喝水,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小編建議,喝水量以體重每1公斤喝35~50毫升計算,搭配1顆蘋果為宜。而拉肚子的人可單吃蘋果果肉,讓果膠吸收腸胃內的水分來止瀉,不過,別連果皮一起吃,以免纖維刺激腸胃、加重腹瀉癥狀。
美國某醫學網站曾指出,經咀嚼或碾碎的蘋果籽會釋放少量的氰化物,含有毒性。數據顯示,體重9公斤的兒童,吃下27個咬碎的蘋果籽,就有可能中毒;體重54公斤的成人,吃進162個蘋果籽,也有致命風險。不過,若是直接吞下完整的蘋果籽,則不太可能造成任何不適癥狀,因為蘋果籽的表皮會保護其免受消化酶損害,所以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傷害人體消化系統。基本上,除非咬碎並吃下超過150個蘋果籽,才有可能感到不舒服,因此,如果只是不小心吃了一點蘋果籽,其實並無大礙,不用太擔心。
雖然蘋果不溫也不寒,現代中醫大多將其歸類為平性食物,但水果類其實都偏甜,食用過多容易上火,且纖維質多不易消化,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一個手掌的量。此外,空腹時不適合吃水果,以免過度刺激腸胃。建議水果可於白天正餐後半小時食用,因為此時腸胃有較充足的能量消化;而晚餐過後,人體陽氣偏弱,腸胃功能較不好,就不要再吃水果了。


※走出減肥誤區:吃宵夜一定會變胖?
※怎麼運動瘦的更快?3大技巧讓減肥事半功倍
TAG:肌肉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