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和部下果真烹殺了明朝的福王朱常洵嗎?

李自成和部下果真烹殺了明朝的福王朱常洵嗎?

近日有網友提問:李自成和部下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攻下洛陽後,真得烹殺了福王朱常洵嗎?為什麼有人說是清朝修訂明史時故意抹黑李自成之舉?

在野史的傳說中,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和部下抓住後,李自成說,天下百姓吃不飽,你如此肥胖,可見吃了太多民脂民膏,「今天就把你煮了吃。」就命人把朱常洵洗剝乾淨,拋進鍋里。

最初朱常洵拚命遊動想爬出來,被士卒用刀不斷敲擊、毆打,最終連同鹿肉等被煮成一鍋「福鹿宴」。李自成和部下爭想從鍋里盛出肉和湯來,大吃特吃……情節血腥,至今讀來令人難以置信。那麼,朱常洵果真是這麼個下場?李自成和部下果真如此兇殘?

1、傳說和史料中是怎麼說的?

《明史》列傳中是這樣記載的:及世子由崧縋城去,王以體肥,不能遠走,賊得而殺之,稱其肉重三百六十餘斤,臠分股割,與鹿肉同烹,群賊臚食,名曰:「福鹿宴」。

《明季北略》和記述是這樣的:攻河南,有營卒勾賊,城遂陷,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雜鹿醢嘗之,名「福祿酒。」王世子由崧裸而逃。

《明史》說「臠分股割,與鹿肉同烹」。「臠」、「股」的意思是切成很多小塊、小條,但是不是身體的全部?書中並沒有明說。

《明季北略》則說:「汋王血,雜鹿醢嘗之」。「汋」同「酌」,挹取的意思,也就是說是汲取、挹取朱常洵的血,同鹿肉拌合在一起吃。

這兩處記述的大體情節相同,都提到了朱常洵是被吃了,前者說是吃的肉,後者說只是喝了血,而吃的是鹿肉。兩相比較,不同之處非常明顯。

2、清朝故意抹黑李自成了嗎?

後人多認為清朝在故意抹黑李自成,是因為《明史》中的記述前後矛盾。在《明史》本紀中是這樣記述的:

崇禎即位後朱常洵地位更尊貴。他飲酒歡宴,最喜歡美女和音樂。等到李自成兵起,河南發生蝗災,人相食,民間認為是損耗天下之財肥了朱常洵,洛陽富裕程度堪比皇宮。來洛陽支援朱常洵的軍隊說,福王府錢財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子去打仗送死。

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回家省親,聽到軍隊這樣說很擔心,就向朱常洵陳說利害,朱常洵不以為意。等到李自成連克永寧、宜陽後,次年的正月,王胤昌率領王紹禹、劉見義、羅泰帶兵來援。朱常洵召見他們,賜宴加禮。

過了不幾日,李自成大軍來到,攻城。朱常洵「出千金募勇士」,這些人從城牆下攀繩而下,持矛闖入李自成大營,李自成軍敗退。但是半夜時,王紹禹和親軍從城上與李自成軍相呼應,殺死了守城士兵,燒毀了城樓,打開北門。

朱常洵攀繩出內城,藏進迎恩寺里。第二天,李自成軍得到消息趕來把他殺了。兩名親兵侍從伏屍痛哭,李自成士卒想趕走他們。侍從大喊:「王死某不願生,乞一棺收王骨。」福王死了我們也不活了,請求用棺木收殮福王屍骨……

李自成的部下同意他們收屍。用一寸厚的桐棺裝殮,放在破架子車上,兩人在車旁自縊。王妃鄒氏、世子朱由崧逃往懷慶。

3、李自成真那麼兇殘嗎?

《明史》中前後記述完全不同,自相矛盾。而自清朝起,福王朱常洵被煮食的說法開始流傳於諸多野史。那麼,李自成真那麼兇殘嗎?

來看看《明季北略》李自成對崇禎死後是處理的:在發現崇禎屍體後,經明朝遺老請求,李自成允許以皇帝之禮安葬崇禎,入棺後戴上了頭冠,穿上了袞玉金靴,袍帶上也有袞玉。同時,安葬現場還設立了祭壇,李自成祭拜併流下眼淚……

能如此禮葬崇禎的李自成,會煮食朱常洵嗎?顯然李自成和部下並沒有兇殘到毫無人性。再來看看,李自成是如何對待崇禎的太子朱慈烺的。

朱慈烺在北京城破後,跑去找母親周皇后的父親周奎,結果周奎家門緊閉,在家裡裝睡,朱慈烺只好跑出內城,結果被抓獲。朱慈烺送到李自成面前,李自成封他為「宋王」,但被拒絕,讓他下跪,出被拒絕。朱慈烺甚至說,我不會跪你個流寇的。

李自成並沒有大怒,更沒有殺他。只是問你爹哪裡去了?你們老朱家為啥失掉了天下?朱慈烺答,先回答崇禎已死,並說亡國是用了賊臣周延儒等人。李自成笑了:「你真是個明白人。」朱慈烺問,你為何不殺我?李自成回答:「你沒有罪,不會亂殺無辜。」

事實上,朱慈烺不僅沒被殺,而且在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後,李自成「御駕親征」時還帶上了朱慈烺。直到清軍偷襲大順軍,李自成敗逃時朱慈烺仍然是安全的,至於後來的結果如何,《明史》載「不知所終」。

4、真相到底是什麼?

民間野史願意相信朱常洵是被煮食的,緣自一種道聽途說的故事感,只有這樣的情節才能在正史之外更有流傳性。而真正導致這種說法的,還是《明史》中「臠分股割,與鹿肉同烹」的記述,雖然記述不詳,甚至故意不明說,這就給野史們留下無限想像空間。

《明史》中稱,李自成的顴骨突出,眼窩深凹,眼睛像鷹,鼻子如蠍,聲音如豺。性情非常殘忍,每天以殺人、斷足、剖心為樂。同時又說,李自成不好酒色,吃的是粗米,與部下同甘共苦。羅汝才有妻妾數十人,帳下還有數對女樂,出錢出物供養她們,李自成為此常恥笑他。

這樣的記述,也為煮食朱常洵埋上了伏筆,似乎是順理成章的結果。但是,成王敗寇一直是千年來的鐵律,作為滅掉明朝的李自成最終歸於失敗。而自詡為承襲明朝正統清朝,如果不把李自成記載的兇殘些,如何能坐穩江山並且顯示自己的正統呢?

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清朝在修訂《明史》史根據民間野史的說法,故意語焉不詳,留下想像的空間,從而導致朱常洵被煮食的說法流傳至今。

圖據網路,文為指動濟南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一古廟暴雨後衝出銀錠,專家稱不是古墓,究竟有何玄機?
他曾逼死皇帝,手握重兵,殺人不見血,最後卻被農民的鋤頭打死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