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黃金迎央行重拳監管

互聯網黃金迎央行重拳監管

近年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很多其實也是傳統資產包的互聯網再改造。互聯網黃金就是其中一種,近些年來,不少互聯網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黃金產品。

在目前市場上的互聯網黃金產品中,名氣較高的包括騰訊金融的微黃金和在此基礎上的「黃金紅包」,但也存在不少濫竽充數、有名無實的互聯網黃金產品。近日央行出台相關政策重拳監管互聯網黃金,小眾理財也終究難逃金融嚴管。

近日,央行金融市場司出台《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從金融機構、互聯網機構資質、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多個角度進行規範。強調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其本質有兩層含義:與P2P要求一致,互聯網平台不得觸碰資金,規避資金挪用風險;同時,平台不得扮演做市商角色,操控金價。

此外,《意見稿》進一步規定:互聯網機構對其代理銷售金融機構的黃金產品,可提供產品展示服務,不得提供黃金清算、結算、交割等服務,不得提供黃金產品的轉讓服務,不得將代理的產品轉給其他機構進行二級或多級代理。金融機構應在各項風險可控的範圍內選擇互聯網機構,並對互聯網機構負責,互聯網機構註冊資本應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從核心要求看,《意見稿》與《互聯網資管新規》一脈相承,可看作是互聯網資管新規在黃金理財領域的延伸。央行此舉是防控金融風險、整治金融亂象一系列措施的具體體現。

目前,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旗下產品均提供對接金融機構的黃金理財產品。其中,騰訊微黃金系騰訊財付通與工商銀行合作,推出的在線黃金交易服務。而支付寶的「螞蟻財富」頁面下也提供了博時黃金的購買入口,並在推廣頁面中宣稱「1元起買」。與此同時,「黃金錢包」這種黃金特色理財平台也應運而生。

面對央行新規,「黃金錢包」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黃金市場越來越火,但實際上規模相比P2P市場還很小。可能會對客戶群體產生影響,因為黃金還不是特別熱的市場,可能會有一部分客戶群體流失。」此外,監管措施出台後可能會對現有黃金互聯網企業形成一定衝擊,比如不能研發類似賬戶黃金的產品,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作為一個渠道來銷售產品。在此過程中,利潤率也會降低。

伴隨著互聯網產品的風靡,非法黃金交易的風險也受到了監管部門關注。據媒體報道,在前不久的第三屆全球黃金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在致辭中曾指出,要加強對非法黃金業務的監管,系統分析和把握互聯網金融科技等在黃金市場中的應用,防範好潛在的風險。

「這是金融強監管的體現。此前一段時間,貴金屬投資領域騙局頻發,尤其是在披上了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外衣之後,迷惑性更強、波及範圍和涉案金額更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孫長華認為,央行此次新規有助於治理互聯網貴金屬理財的亂象,接下來可能會繼續整頓。他還指出,黃金是貴金屬的一種,除此之外,白銀也佔據了貴金屬交易的很大份額。在整頓了黃金之後,白銀等貴金屬勢必也將納入到整頓的範圍內,以防監管套利。

此次央行的規範對銀行及公募黃金基金是一個利好,條例中規定的「金融機構」特指受一行兩會監管的持牌經營機構,這就排除掉了眾多野蠻生長的互金公司。而對做市商資格的要求則進一步限制在了若干家銀行身上。根據2017年金交所公布的正式做市商名單,僅「中農工建交、招商、興業、中信、平安、寧波」10家銀行,嘗試做市商也僅有「光大、民生、廣發、浦發、上行、澳新」6家銀行。

同時,此規範的出台,有利於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家嘴雜誌 的精彩文章:

新版「陸九條」發布,陸家嘴金融城計劃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
中美貿易戰的資本市場三重衝擊波

TAG:陸家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