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命的二舅奶奶

苦命的二舅奶奶

文:古岸雲沙

圖:來自網路

中午大爺打來電話,說是二舅奶奶去世了,我心裡不知為何鬆了一口氣。

二舅奶奶是奶奶的弟媳,已經八十歲整。我的姨大爺前幾天回家去看她,說是已經十幾天不吃東西了。

二舅奶奶無兒無女,孤身一人,二舅爺爺去世也有幾年了,我母親與大娘日間說起話來,說到她,常常唏噓不已:也是苦人一個了。

奶奶兄妹三人,大舅爺爺一家在瀋陽,早先的時候曾經打算把最家裡最小的女兒送給二舅奶奶養,指望著老來也算是一個依靠了。

三表姑來時六七歲,剛剛夠到鍋沿,二舅奶奶愛乾淨,每天讓她刷好幾遍鍋,該上學時也不讓上學,這樣呆到十歲,三表姑只好回了瀋陽,去上學,後來考了研究生,分到一個什麼科技部門去上班,我姥姥家與二舅奶奶家一個衚衕,隔著兩家,三表姑是我母親兒時最好的夥伴,當然她不會想到長大之後,我的母親會嫁給她的表哥,成為至親了。三表姑走後,給我母親寄過花種,還有一個香囊,估計那時是她們最好的寶貝了。

三表姑走後,他們沒有再要孩子。二舅爺爺在大隊里管帳務,兩個人生活沒有養育孩子的負擔,吃得比一般人家要好,非常讓人羨慕。

然而考慮到老了終需要人,二舅奶奶把她的一個侄女說到了當莊上,幫她帶孩子,做棉衣服,到底是自己的親外甥兒,然而她那個外甥兒找的對象是軍官,不久孩子一個個的大了,她也就帶著孩子們隨了軍,去了別的城市裡了。

後來因為四姑離他們近,又想指望著四姑來養老了,然而四姑孩子小時,她也沒有主動去幫著看孩子,照顧家。慢慢地這一顆心也放下了。

過繼了一個遠門的侄子,把地給了他們,也幫著看孩子,也許了老了之後,宅基地給他們,然而畢竟不同往年,也沒有人看重那泥土的房子了。而且中間隔著太遠的血親,無法達成諒解,生了很多的氣。

我父親於是找人幫他們開了一個小代銷點,據說這樣的五保戶,可以減免一切稅務,二舅爺爺去進貨的時候,常常拐到我家裡,給我奶奶送一些吃的東西,老姐弟兩個,拉半天呱,有時吃了飯走,有時不吃飯也就走了。隔幾天再來。那時我常常想,一個人老了,可能姐弟的情份又回歸到了小時候,沒有了隔膜,只是親。

沒有了我父親之後,我大爺每年給他們一些零用錢。時間長了,不去,二舅奶奶就在門口念叨,門口的人,學給我姥爺或者舅舅聽,我舅舅就會在打電話時說給我母親聽,我母親再傳給我大娘,我大娘就催著我大爺:回家去看一看吧,又想你的錢了。

後來,二舅爺爺七十多歲時患了腦溢血,好久不能動,那樣死沉的身體,青年人抱著都費勁,翻身,解手,一切的體力活都落在了二舅奶奶身上。代銷點也不能開了,因為沒有人進貨了,兩個人靠著那個遠門的過繼的侄子給一點糧食過活。不久,二舅爺爺也就去世了。

去世的時候,二舅奶奶的弟弟當家,讓我的姑姑們扎紙人馬頭,一應費用,全由我們這邊出,等到二舅奶奶老時他們再出面管事,各邊管各邊的親人。沒有了我父親,我大爺是老大,所有費用皆從我大爺所出。

上午四姑打來電話:二舅奶奶的弟弟說也不要火化了,兌一點錢,買一個棺材,偷偷地埋了吧。

我心裡聽了只是覺得無限悲涼。

二舅爺爺去世之後,剩下她一個人,渴了,餓了,病了,都要自己一個人掙扎著爬起來,非常不容易,生的溫飽是一個問題,更大的問題還有生的孤獨,無人能解。一顆沒有指望的心是孤苦的。

走了就走了吧,對她來說,更是一種生的苦難的脫離,未嘗不是好事。

老公說,誰都有生的願望,只是這個社會不健全。

遂想起前一段時間,電視上關於居家養老還是送養老院養老的辨論,居家養老不用說要有兒有女,可以安享晚年幸福;而對於農村裡那些孤寡老人來說,送養老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然而這個費用誰出呢?

農村養老,還是一個長久的有待解決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豐縣宋樓鎮於堤口村:被工廠包圍卻不想突圍,至今依然天藍水清!
回娘家的感覺,真好!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