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火防盜防心梗,年輕人也不例外!

防火防盜防心梗,年輕人也不例外!

小周是個高大帥氣的小夥子,今年30歲,平時愛打籃球,有一天在打球時突感胸部劇痛,朋友們趕忙叫來了120急救車,送到了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急診搶救室,心電圖顯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趕忙告知家屬需收住院行急診介入手術,可醫生的話音剛落,小周就突發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心電顯示室性顫動發作,立即給予電除顫,小周神志恢復,趕緊將其送至心內科導管室,緊急行冠脈造影術,術中發現小周的一支供應心臟的血管被一塊血栓堵住,沒有血流通過,手術醫生給予吸栓治療,並在其狹窄處置入了1枚支架,術後給予積極抗栓、抗凝等治療,1周後小周康復出院,恢復了往日的帥氣。

28歲的小王在南方打工,工作壓力大,染上了吸煙,且煙癮較大。有一天收到家裡來電,得知老父親遭遇車禍急需用錢,在外打工的小王收入並不高,手頭上沒多少錢,於是到處借錢,卻到處碰壁,心灰意冷的他,走到河邊,一根一根抽起煙來,凌晨被環衛個人發現時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經法醫解剖,小王死於大面面積心梗,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嘎然而止。

春雨醫生「70後」創始人張銳,1年前在接受《創業幫》雜誌採訪時表示他很焦慮,吃不好,睡不好,睡前總擔心資金鏈斷。精神上的壓力使得他兩鬢全白了,被其從醫多年的父親認定為「植物神經紊亂」。今年的10月6日凌晨張銳卻因心梗不幸去世,享年42歲。

人們或許會問,年紀輕輕怎麼會患上心肌梗死(簡稱心梗),還奪人性命呢?其實,像上述3位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在少數。過去大家習慣稱冠心病為」老年病」,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年齡逐漸降低。屍檢資料也表明,相同程度的冠脈病變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末較50年代初提早了5~10年,提示冠心病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心梗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發生猝死的風險極高。如今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心梗已然盯上了年輕人,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危險因素

年輕人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特點與老年人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本人早些年觀察了36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男34例,女2例,年齡35~40(38.4±1.5)歲。其中心肌梗死12例,各型心絞痛24例。統計其體重指數、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例數,以及有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的例數,並計算其所佔百分比。結果顯示:36例中,有吸煙史者25例,佔69.4%,平均吸煙18.8(10~31)年;高膽固醇血症者22例,佔61.1%;體重超重者21例,佔58.3%;有高血壓史者17例,佔44.4%;有冠心病家族史者14例,佔38.9%;高甘油三酯血症者7例,佔19.4%;糖尿病者3例,佔8.3%。這個研究發現,吸煙、高脂血症、體重超重、高血壓和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理改變開始於兒童,甚至胎兒期,20多歲即可出現典型冠心病臨床癥狀(心絞痛、心肌梗死)。現已證明,冠心病諸多危險因素始於兒童及青少年,從生命的早期一直延續至成年期、老年期。我們觀察的患者平均年齡(38.4±1.5)歲,而吸煙史平均18.8年,最長者為31年,表明青少年甚至兒童即開始吸煙,大大增加了成年後罹患冠心病的危險。另外,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肥胖)者和血脂異常者也越來越多,兒童超重(肥胖)者已不少,增加了高血壓、高脂血症發生的危險,使冠心病發病年齡提前。因此,預防冠心病應從兒童、青少年開始。

在早期的研究中,已注意到遺傳因素的作用,但未得到肯定。有關雙生子的研究發現,遺傳因素是冠心病最危險的易患因素。有兄弟早期患冠心病的男性,其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50%,死於冠心病的危險性較對照人群增加5.2倍。流行病學研究發現,30~59歲者冠心病的發生與父母60歲以前是否發生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呈顯著相關,有冠心病家族史患者發病年齡顯著低於無家族史者,表明冠心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臨床工作中,重視詢問家族史頗為必要。

青年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斷升高,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年輕人平時生活無規律,夜生活過度,飲食無節,導致血脂異常,加上吸煙、酗酒,不愛運動,工作壓力過重等,無形中加快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而引發冠心病。

雖然目前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有一定差異,但青年心梗患者中男性大致佔80%。這主要與雌激素對女性心血管的保護作用有關。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壓力大、應酬多,這可能也是誘發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人生活相對規律,退休後大多沒有工作壓力,他們的心梗多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運動不足等有關。而青年人的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尤其是連續熬夜、大量吸煙酗酒更易誘發心梗。上述的小周、小王即是如此。

與老年人不同,年輕人發生心梗的先兆表現常被忽視。老人往往更關注身體變化,出現異常多考慮是疾病引起的,會到醫院就診。有慢性病的老人,定期複查時也有機會發現疾病徵兆,及時處理。而年輕人多認為自己的身體好,有點小毛病扛一扛就過去了,即使出現胸痛、胸悶等表現,也常被忽視。張總生前出現不適就被認為是「植物神經紊亂」。

改變生活方式

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應引起高度重視。研究發現,香煙點燃後含有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可直接損傷動脈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使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荷,誘發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心律失常,斑塊脫落和血栓形成,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有關研究資料記載,吸煙量大者與不吸煙者相比較,患心肌梗死的危險性為2.6倍,患心絞痛的危險性為3.4倍。所以,年輕人必須戒煙。

長期飲酒,特別是過度飲酒可使血壓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性,同時也使局部血流量下降。酗酒者更易引起腦出血。因此,年輕人除了戒煙,還須限酒。

活動量減少、不合理膳食和精神緊張可加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發生和發展,加速冠心病的發生。有氧代謝運動是防治冠心病的良方,如散步、慢跑、打球、登山、爬樓梯、跳健身舞、做操、游泳、騎自行車等,無論參加那一種鍛煉項目,從心血管保健角度來說,必須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能起到健身作用。判斷的標準以心率來計算,青年人在運動中每分鐘心率120~170次,中年人110~140次,老年人100~130次為宜。在實際當中,掌握好每分鐘心率130次,對老中青都是適宜的運動量。只有達到這一標準,並持之以恆地進行運動,才能使心臟功能得到鍛煉,冠狀動脈也會在鍛煉中變得發達,使心血管充滿活力。但在運動中要把握好「度」,學會自測脈搏,達到每分鐘130次,輕微出汗,感到渾身輕鬆,5~10分鐘脈搏恢復正常,食慾好,睡得香,次日體力充沛,精力旺盛,說明能適應這一運動量,可堅持進行。對有高血壓、冠心病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量,達到既安全又能起到健身效果的目的。

要想血脂正常,必須管好自己的嘴。多吃些粗糧、全穀食品、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菌類(如黑木耳、香菇)大蒜、生薑等,肉類以魚、雞肉為宜;少吃動物性脂肪、動物內臟、墨魚、魷魚、蟹黃、魚子等;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每天至少飲水1500毫升,並堅持早、中、晚喝杯白開水。

因此,避免不良生活方式,盡量調整到符合健康的標準,戒煙、限酒、平衡飲食、堅持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保持平和健康心態,對預防青年冠心病極為重要。加強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將會使其中近一半人免於冠心病的危害。

正確選用藥物

年輕人冠心病患者比起老年人冠心病,身體各項機能都旺盛,在一定程度上預後要比老年冠心病患者好,而且康復得要快些。關鍵是針對冠心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藥物,如擴張血管、調節血脂和保護血管的藥物。對於高血壓患者要堅持服用降壓藥物,將血壓控制達標,並防止波動;心絞痛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如冠心病患者頻繁發作心絞痛,影響了生活和工作,可做冠狀動脈造影,必要時可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行冠狀動脈搭橋術,使血流暢通。

幾點建議

青年人應保持好的心態,既不能太敏感,有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得了大病,引起焦慮;也不能輕易放過,錯過最佳診治時機。

正確的做法是:了解和心梗等疾病有關的知識,出現典型心梗癥狀時不要驚慌,及時到醫院就診;心梗高危人群可諮詢醫生後,備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藥;重視定期體檢,一旦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積極控制,必要時遵醫囑服藥治療。

總之,防火防盜防心梗,年輕人也不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水布埡鎮向國耀 沁園春.三里城
哪一片雲彩能撐起你家孩子的未來天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