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源頭定製,還原鐵觀音古早的味道

從源頭定製,還原鐵觀音古早的味道

茶因為被文化越變越複雜。

直麵茶,打破信息不對稱,去除中間化,讓愛茶人與產地零距離。還原茶本真,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茶。

——直麵茶

深居產地,深入了解,每年都能發現不同。

最近呆在安溪,天天和鐵觀音打交道。偶爾看下安溪電視台,每天正劇以外的時間,公共廣告一般都是與鐵觀音相關。

今年最集中的主題則是去除壓茶機,提高品質,深度下鄉引導茶園管理,宣傳提高品質。這些與咱們一直在做的都不謀而合(後面有介紹)。

相關部門、社會團體以前是說的多做的少,今年開始了行動。這是正確的,也是好的開始,為你們打CALL~點贊

鐵觀音本是工藝非常精湛的好茶,後來由於「扭曲」的需求(要綠、要鮮),需求高壓製作,外地茶「迫害」正宗產區等原因,導致了粗造濫制的現象及其嚴重,後來價格逐漸下滑,茶農為了生計,只能拼量,最後導致了整體品質的下滑。

工藝不對了,品質下降了,自然就會流失「鐵份」。這麼簡單的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懂,只是為了當下的利益,都在隨波逐流。

錢誰都喜歡,茶農也是。他們其實也想做好茶,只是不做主流的茶,他們的茶葉就不好賣。他們也想做正炒,也想做傳統,但是正炒並不是那麼好做同時干茶也不好看、不利於銷售;傳統那麼難看如果沒人下定根本沒人要。

未炭焙的傳統工藝

長期多年的積累,形成了今天的後果。

也正是不好的場面的出現,為了一口好喝的茶,所以才「逼」著咱們做傳統老鐵的定製。

這是「定製」而不是「訂製」,如果說不能提前確定下來,茶農是不敢製作傳統的,即使品質再好由於外觀不好看也不好銷售,且過程太複雜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所以只能「定製」而不是「訂製」。

未炭焙的傳統工藝葉底

定製傳統工藝,不只是重搖青、重發酵就可以……

首先,從茶園管理方面說起,嚴格要求每年人工鋤草三次,春茶前一次,夏天一次,秋茶前一次,這比起別人除草劑的要多花不少人力。當然,冬天的一次茶園深翻處理,更能為耗費人力。

該長草也得留著,每年分三次去除

除草劑對土壤有影響,對茶樹新發的根也會有影響,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成本面前,在銷售價格上不去之前,很多人選擇除草劑,想做傳統工藝鐵觀音,必須要讓茶樹生長強勁有力才能葉片肥厚,才能保證後面的做青環節(才經得起重搖青重發酵)。

其次,農藥管理:目前來說安溪的農藥控制是很嚴格的,農用藥一般都是統一農基站提供,為了保證更高的安全性,咱們定製的茶園都指定購買「抑制性」藥品,這方面會在後面的檢驗報告為大家呈現(今年的檢測報告正在進行中)。

已經恢復生物鏈的「無為」茶園

茶樹的抵抗力也越來強

曾經顆粒無收,今年很不錯

當然,還有「無為」茶園,這些茶園在前幾年就開野放,開始的時候慘不忍睹,生命力很糟糕,顆粒無收,去年逐漸採摘一點。今年生物鏈明顯恢復了不少,茶樹的抵抗力也增加了很多,去年有喝過的人歡迎說說品飲感受,如果是存起來的,再過幾年,肯定能給大家帶來驚喜。

第三,採摘方面:太嫩的不能采,太老的不能采,這就直接PASS掉了採茶機的實用,必須人工採摘。每天10個工人比不了一台採茶機,成本自然也會提高很多,在當前的行情下,咱們只能又哄又騙讓茶農參與定製,實施人工採摘,也只有這樣,原料才能把控好,才能實施「傳統工藝的制茶過程」。

兩天的包揉,詹師傅的手就起泡了

雙手沾滿了茶汁,碰到鐵物品馬上就氧化變黑

第四,包揉的環節:如果為了求數量且降低人工成本,很多人會選擇壓茶機製作,這無疑至少降低50%的口感。傳統工藝則要求必須平板機操作(人工+平板機的茶沖泡的時候不容易散開,出味慢,壓茶機的則一衝就散架,且不耐泡,很澀口),每個包揉師傅一天的工費在300到800之間(看量),相比較而言,這也是一塊大工費。

提前備好的龍眼炭

第五,烘焙環節:一般的程序,烘焙環節在70攝氏度,3個小時上下就能完成乾燥環節。而傳統工藝的茶,除了快速烘乾這個環節外,還需要大約20個小時的炭焙,20個小時分兩次完成,每次間隔7天上下(依照火攻而定),烘焙的時候,30分鐘左右就得翻動一次,以保證受熱均勻。如此一來,需要多太多的功夫與耐心。

已經開始炭焙

大區別在上面這幾點,其實整個傳統工藝製作下來,可不是這麼簡單就能說完,比如重搖青、重曬青、包揉次數增加、不能用空調控制室溫等,一款傳統工藝鐵觀音的製成,需要很多的精力,這在所有茶系裡面,應該是最費力費時間的了。

今年春茶氣候不好,一旦有好天氣就得全力搶收,人工採摘拼的是人數和速度,真的連吃中午飯都的快速解決,這無形中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勞動量(最後還很多鮮葉沒搶收回來),林林總總,不難看出想做一款傳統工藝鐵觀音並不簡單,也難怪很多人不願意做。

(平時也很少為大家「報告」這些工作,為了讓大家增加對從「傳統老鐵」的了解,今天大概做下上面的介紹。)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喝不到傳統工藝,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咱們才需要「定製」。

老搭檔,70時代開始做茶

多年的熟識與交道,獲得了彼此的認可,加上共同看好唯有製作好茶才能獲得更多的回報(可以保證適當的勞作利潤和為茶園、茶樹打基礎),這比起別的茶農來說,會更有保證,更有未來,事實證明也給他們帶來更穩定的收入,讓他們能更安心的按照要求管理、製作。

而敢於確定「定製」,主要還是因為各位老鐵們的支持,共同為了一口好吃的茶,在很多人認可的前提下,推動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訂製,每一次的人數都在增加、數量也在增加,在此真誠的對大家說聲「感謝」。

如果是單純的生意,簡單的買進賣出即可,根本沒必要花費這麼多時間與口舌在這上面,我只想說鐵觀音是好茶,傳統工藝的鐵觀音還是可以多年存放的好茶,只想認真完成在等待訂製的茶友們的託付。

今年新入伙的茶農在看走水情況

(平時也很少為大家「報告」這些工作,為了讓大家增加對從「傳統老鐵」的了解,今天大概做下上面的介紹,如此大家才能對製作傳統有更多的了解)

鐵觀音是難得的好茶系,只要做好了,很多人都能喝懂她的魅力。

感受溫度

最近很多人諮詢什麼時候能上架:

2018春茶「傳統老鐵系列」正在炭焙中,炭焙需要不少時間,但是慢慢的來,才能做出「好吃」的茶,請大家耐心等待,炭焙款離上架需要10-15天。

若有其他問題,微信聯繫。

老鐵訂製

掃碼添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麵茶事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析,收藏壽眉該怎麼選擇!

TAG:直麵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