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誠敬忠恕在懷

誠敬忠恕在懷

2018年已過132天 慎勿放逸

原文節選

若約予所見,但當主敬存誠於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倘或宿習所使,偶爾忽生。而誠敬忠恕在懷,自能念起即覺,覺之即失。決不至發生滋長,舉三業而隨之矣。小人之所以偽為善而實為惡者,意謂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但止世間凡夫耳。若得道聖人,固了了悉知。而天人鬼神,雖未得道。以報得他心通,亦了了悉知。況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他心道眼,圓見三世,如視諸掌者乎。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一

?復高邵麟居士書二

參考今譯

如果就我所見,應當恪守誠敬,在一整天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惰玩忽的情況。以及與世間人來往應酬,唯以「忠恕」二字為懷。那麼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然無從生起。倘若過去世的習氣所使,偶爾又生起。而真誠恭敬、忠恕在心,自然能夠念頭起來立即警覺,覺察到了即刻消失。決不至讓惡習發生滋長,發動身口意三業隨惡習轉了。小人之所以假裝行善,而實際是作惡的原因,是他的心中認為,沒人知道我做壞事。他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只是世間的凡夫罷了。如果是得道的聖人,固然了了全知。就是天人鬼神,雖然沒有得道。因為業報有他心通,也能了了全知。何況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有他心通,道眼徹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如同看手掌一樣清楚呢?

【主敬存誠】語本《易·乾》:「閑邪存其誠。」《禮記·少儀》:「賓客主敬,祭祀主敬。」謂恪守誠敬。

【怠忽】怠惰玩忽。

【酬酢】來往應酬。

【忠恕】儒家的一種道德規範。忠,謂盡心為人;恕,謂推己及人。《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永明延壽大師圓寂日
法句經故事集——瞎眼的阿羅漢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