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不建議使用滴滴打車

為什麼不建議使用滴滴打車

倘若快樂太難,那就祝你平安

——題記

自從有了滴滴,火車站再也沒有黑車了

——題記*2

滴滴打車可能並不能與民眾對其的信任相稱

你問姑娘,大半夜你會上陌生人的車嗎?我想大部分都是拒絕的。你問姑娘,大半夜你會打滴滴嗎?我想答案又會有不同

你問姑娘,大半夜你會給陌生人開門嗎?我想大部分都是拒絕的。你問姑娘,大半夜你會叫外賣嗎?我想答案又會有不同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共享」的出現更是造就了這兩年數量眾多的「獨角獸」們。但這些年「共享經濟」的宣傳里從沒提到過的一點在於:平台是不擔責的

因為倘若平台真的承擔主體責任,會徹底壓垮共享經濟

湯姆·斯利寫過一本書,《共享經濟沒有告訴你的事》,他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寫了一個共享經濟的商業秘密:將成本大幅甩出

早年Uber拒絕一切道歉要求,因為它堅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台,不是計程車公司

但這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現在的政府和司法大力強調「平台主體責任」,所以滴滴需要出面為糾紛道歉,因為這是輿論對它的要求

但是,這是不夠的,因為在用戶註冊這個軟體時看都不看瘋狂點確定的協議里

(圖是盜的)

它是只提供網路服務的

香煙都起碼知道要在盒子上寫吸煙有害健康,是因為煙草公司不會為健康做出任何保障。

滴滴如果不打算保障順風車的乘客安全,那不如在順風車頁面也給個溫馨提示:

搭車可能喪命,一切後果自負

之前滴滴的投資人被滴滴車主毆打一事以滴滴道歉司機賠償結束,看似皆大歡喜

眾人也都滿意於滴滴未推卸責任,但這種認知本身就是細思極恐的

因為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所有對姑娘的建議都無濟於事

時至今日,我依然會勸告身邊的女生盡量不要用滴滴打車,能叫計程車就叫計程車

我可以很確定地說,我一共只坐過兩次順風車(或者是網約車,whatever),即使其中一次就在昨天

但其實很多人還是會將滴滴打車列作第一選擇

原因有很多:公共交通的不便,計程車的價格和數量

新聞一出,無數人都給出許多看似合理有效的建議

也能看出這些網友是出於善意為旁人著想

是出於真心的希望這類事件少一點再少一點

但一個女孩子再怎麼精通防身術也不會是一個壯漢的對手(更別說對方甚至有可能帶刀),前一陣子聽朋友說技巧是比不過力量的

其實這次,這個女孩子很小心了

這位受害者已經做到了我們常說的「注意事項」

她注意到了司機的不正常,並且通知了朋友

她坐在了后座,這也是相對安全的位置

她假裝打電話,給對方「馬上就會有男人來接我」的震懾

但都無濟於事


這是個意外頻發的年頭

前面說了很多滴滴的問題,我們再來聊聊司機亦或心懷歹意的人

其實正如許多依然選擇滴滴的朋友想的一樣,換一種出行方式的成本與遇到惡徒司機的可能性太不匹配

新聞固然嚇人,但滴滴的方便更在眼前

其實聽過一個「事故金字塔」的說法

事故金字塔意思是1個死亡重傷害事故背後,有29起輕傷害事故,29起輕傷害事故背後,有300起無傷害虛驚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存在

今天這個女生的離開上了頭條

但也許相當數量的輕傷害只是登在了地方報道

而更多的「虛驚一場」只會出現在事主的朋友圈

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持刀的惡徒

也可能很少遇到暴力傾向的司機

但我們卻有很大概率遇到惡語相向

對女生來說還有調戲騷擾

甚至於也許很多人平日里知書達理,彬彬有禮

但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

那麼是對朋友發泄還是與陌生人爭吵

是很容易做出的選擇

大多數人遇到這些問題都會選擇息事寧人

而我一直以來也都是這麼勸別人的,畢竟不值得

這不代表這種問題可以被接受,可以被合理化

而滴滴

正是通過其不負責任的准入門檻

將這一切傳揚開來,直至泛濫成災

我們無力改變這種現象,但至少可以做出選擇

離危險遠一點,離犯罪遠一點

不要等到遇到了,追悔莫及

其實再過不久是友人忌辰,也是因為遇到意外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PS:其實很討厭寫這些東西,因為這會給我一種消費死者的感覺,即使這年頭所謂「新媒體」寫手們都是靠「人血饅頭」混飯吃

但依然想寫一寫

僅藉此文,勸誡生者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

PS:在碼字的時候,看到手機推送,涉事司機的屍體疑被找到

插圖 | 網路

編輯 | skye

深度思考 獨立思維

腔調 睿智 格局 眼界

很高興認識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爨蘇清談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刷抖音時,到底在刷什麼

TAG:爨蘇清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