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樊銘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樊銘宇

編者按:

「青年有話說」旨在邀請當代優秀青年發聲,他們的成長和經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代青年人的成長和經歷,他們的選擇和觀點或許可以給當代青年人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所以我們邀請他們發聲,邀請他們分享,邀請新時代中國青年共進步!

青年有話說

第九期

樊銘宇

The young

樊銘宇,男,「雙一流」大學金融工程專業學生。自幼常攀泰山,現習陳氏太極、劍法。在校獲各類獎項無數,將赴美讀研。微信公眾號「二又三分之二樓」樓主。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承蒙帥哥關照,欽點我說話。以前我們私下裡總是取笑他,說我們雖然還是個孩子,但也能蹭到青年的邊,憑什麼不讓我們說話,結果剛開學帥哥就欽點了我。唯一的遺憾是總覺得這是帥哥對屏蔽我心懷愧疚才允許我說話的。

不提我沉浸在感動的心情當中,真正當我上手開始寫這篇文的時候才發現,話好說,多說兩句就要多死不少腦細胞,轉變成文字就更難了些,寫的漂亮基本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帥哥讓我「分享一下人生經驗」,此為笑言,一來學識不足,二來德行不夠,三來身無所立,四來年歲不長,所以也談不上經驗,遑論分享。以下所言,是我想跟自己說的,分享出來,大家或聽或不聽,總之與各位共勉。

學之不已,修之於身第一

學之不已,是我取自荀子《勸學》開篇首句「學不可以已」,修之於身取自柱下公《道德經》「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論語》首篇《學而第一》,朱子注「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我從夫子、諸賢之意,也將「學」放置第一。

《學而》開篇即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朱子釋學為「學之為言效也」,效,象也,象當作像。彼行之而此效之。引申之,以效釋學,有自外而內,由粗而精之意。此是當學之有序。其次釋習,朱子曰:「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此句兩層含義,效而從之,一遍遍地做,此為學之不已;第二點,鳥本會飛,不學而習之,也就失去了本能,人之為學亦如此,「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是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器」是也。此是當學之以勤。最後釋說,朱子曰:「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喜是喜歡、高興;意是志,從心察言而知意也。發自內心,所以中心喜說,學而時習,所以其進自不能已。

程子所說「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同樣是說的如此。學固不可已,更勿忘時時勤習之。

而至於我們現代所學專業知識,再補一句《問說》的「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常備批判性思維,勤於發現問題,「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是也。

問心立志,身心不離第二

問心立志者,不取自哪,身心不離者,也不取自哪,都是我自己說的。身心不離不是經驗,而是教訓。身者,在這用作行動講,心者,在這用作志向講。

試問大家可曾經歷過考試周想要臨陣磨磨槍,卻總沉浸於刷劇遊戲不能自已,離不開劇也離不開遊戲,越快考試越緊張,越緊張越看不下去書只能打遊戲,而越打遊戲越痛苦,最後書沒刷完徒留一腔悔恨?又或者是迫於什麼壓力,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干著不喜歡的工作,內心煎熬,度日如年?

身心不一者是也。志向引領著行動,而行動的積累也促成了志向。打遊戲的習慣促使著你打遊戲。問心是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行動,我經常比做挖坑,往一個方向挖,挖出來是溝,是渠,能流水成河,能鋪石成路,能划船能走人,直通成功大門;往這個方向挖一會再往那個方向挖一會,四周都挖完了就成了坑,坑的作用不少,埋人正合適。至於志向是什麼我有我的,大家也自有大家的,我也就不再多言。

而身心不離,自然也不同於執著,以下棋為例,目的在於贏棋,自然就不會在意一子之得失;而爭一子之得失,不顧全局之勝負,就是執著。而拿我們來說,為了趕作業徹夜不睡,消耗過多機能,那就是執著;彭院士今年71歲高齡仍在進行高質量的學術產出,我曾聽聞過他的作息,飲食作息有節,工作時不處理其他事情,那才是專註。

專其志的路上,情緒自然會變淡,快感激勵懲罰也就都不重要了,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出利入義,氣有浩然第三

出利入義取自程子「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氣有浩然,取自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門口大石頭。立志必有義,所以順承而下,此部分言義。

《論語為政》之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可謂是儒家文化之精華,前者言利,後者言義。利義之辨,君子小人之別也。

關於出利入義,還有個故事,當年鵝湖之會,朱陸之辨,激烈之極。象山說朱子是「邪意見,閑議論」,朱指陸為「作禪會」、「為禪學」。但之後沒多久,朱子請象山在自己住持的白鹿書院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為題演講。之後他對陸先生的演講欽佩讚賞,親自為其題跋,並書寫象山講稿立碑,此事千古傳頌,乃儒家真精神,胸中全無私利,是為君子周而不比也。行為超越觀點言辭而成為千古豐碑。

所謂非其鬼而祭之,講開了就是小人是只要覺得對自己好,無論公義,不管什麼都拜。祭祀是為了先人安寧,與燒香求保佑正好相反,這種為了自身宗教傳播,無休止的在百姓心靈上增加負面恐懼繼而擴大自私情緒的教法正是華夏文明自古以來所反對的,而任何嘴上的口花花聖義諦都是神學言辭,事實上這種行為造成的傷害是現實的。聽其言,更要觀其行,還要鑒其果。販賣功德者,惡中極惡。(正值清明節,所以多記這一段,正應天時)

朱子等理學家們對這種事情的批評是中肯的:出義入利。

而做事為了私利,冠以道義之名,實乃假公濟私。「舍之為得,不捨不得」只是下乘勸化手段,各位都是高素質人才,不解釋也領會得到。

敏於踐行,或有真得,若是不得,也無掛心,義所當為。接地氣變成「人話」,就是「只管盡其職,但行誠敬公」。

而見義勇為一直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美德,只不過日趨衰微。「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先生的正氣歌,換個角度看未嘗不是正形容此時之社會。好生又不貪生。氣質純粹,自然見不善不敢不遠。

浩然正氣,磅礴長存,不論生死,能貫日月,陰陽不拘,豈有繆巧,何用機心?能與之同,自然長存。此乃古道真顏色也。

寫在最後

成長不是設計的產物,而彪悍的人生更不需要解釋。真正鐫刻在記憶中的光陰都是不期而遇的(而面對不期而遇的情況,最後是美好或是災害,便是之前積累的結果)。不管是風雨晦明、日月輪轉,還是百蟲驚蟄又沉眠,草木生髮又蕭瑟都不會按照你寫的劇本出場。我們經常被比喻成禾苗,被比喻成小草,偃苗助長是毀人根基,而對教師最高的稱讚是春風化雨。在深邃的夜裡雷鳴的雨中空曠的田野上,種子沉默地發芽長大抽穗拔節灌漿,我們亦如此。

「青年有話說」第一季將分為十期,計劃在三個月內推送完畢。我們邀請了一部分優秀青年人撰稿,同時也歡迎廣大青年講出自己的故事,投稿給我們。

在這裡,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當代青年。

歡迎讀者關注、評論、留言和讚賞,讚賞所得都將以「中國青年」的名義、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捐助中西部山區的貧困學生,用於他們的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名逸聖 的精彩文章:

TAG:筆名逸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