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延不是「反骨仔」,他從來沒想過要造反,他只不過是情商低罷了

魏延不是「反骨仔」,他從來沒想過要造反,他只不過是情商低罷了

粵語之中,有一特殊的稱謂「反骨仔」,常常被用來形容吃裡扒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叛徒。這樣的形容最早出現在三國演義之中,孔明曾經說過:「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而魏延也成了「反骨仔」的代言人。然而,倘若你去研究魏延的一生,探究他的心理變化的話,會發現此人不僅腦後沒有長反骨,更沒有反叛之心,只是情商低罷了。

魏延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進入劉備的軍隊,並與黃忠在與劉璋的戰鬥中立下了許多的戰功,因此被遷升為牙門將軍。劉備自稱漢中王之後,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可見對其器重程度。

魏延感恩劉備的知遇之恩,曾對劉備發出這樣的保證:「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劉備稱帝後,魏延又被進封為鎮北將軍,在劉備去世後,劉禪還封其為都亭侯。可見,蜀國對於魏延的十分重視,魏延並沒有理由進行反叛。

獲得了重用的魏延,自然也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在隨諸葛亮北伐之時,魏延曾經大破費瑤和郭淮,也曾大破司馬懿的包圍。諸葛亮對於魏延也是十分看重的,每次北伐都令其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終與自己的大軍會和。但二人也有衝突,諸葛亮北伐之時喜歡採用穩妥的政策,而魏延則偏向於採用突進之法進行嘗試。意見的不和使得魏延心生憤懣,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魏延雖然有很好的軍事能力,但是卻不會做人,十分高傲,因此在朝中多有政敵,其中最大的政敵便是楊儀了。諸葛亮死後,命令楊儀領軍,魏延知道後十分不滿,率兵開始攻打楊儀。諸葛亮既然選擇了楊儀作為接班人,也知道魏延並不是一個容易臣服他人之人,便為楊儀留下了對策。楊儀使用諸葛亮的計策,屢次挑釁魏延。魏延為人高傲,聽到了楊儀的挑釁之後,認為自己在軍中威望極高,沒人敢殺自己,便中計喊了一聲「誰敢殺我」,此時潛伏在一旁的馬岱出手將其殺害。

可以說,魏延一生並沒有做出一件對不起蜀國之事,也沒有辜負劉備的知遇之恩,然而卻因為不會做人,為自己帶來了許多的政敵。同時,太過於高傲也是他的缺點,這樣的人極度容易因為對自己的盲目自信最終為國家帶來滅頂之災,這也是為何諸葛亮死後要設計除掉魏延的原因,他知道倘若自己一旦去世,朝中無人可以駕馭魏延,蜀國的未來堪憂。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清朝滅亡後,那些太監去哪了?
孫權稱帝時,追封父親孫堅為皇帝,為何卻不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