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為西學東漸他編譯了哪些著作?

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為西學東漸他編譯了哪些著作?

作者:和李齊慧,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記者團成員

利瑪竇(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義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的外國傳教者。進入中國他後主動學習中國的文化知識,傳播了西方先進科學知識和宗教觀念,對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利瑪竇

利瑪竇在明萬曆年間也就是1583年的9月10日才到達中國,徵得知府的同意後,有了一個小教堂為居所,開始傳教。

1595年的《交友論》是利瑪竇用中文編譯的第一部西書 該書收錄了近百則西方古希臘羅馬時期著名愛拉絲模等人文主義學者的哲言名句,這其中也包含著他自己長期以來對中華思想文明的思考,該書向中國人展示了西方的友誼觀念,在士大夫中反響極好。被多次刊刻編入各種叢書 ,成為中國思想和倫理變革的一個重要思想基礎。

利瑪竇和徐光啟

利瑪竇在中國傳教過程中,與徐光啟建立了友誼,徐本人後來也信仰了天主教。兩人都學識豐富,他們互相交流學習,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做了很多努力,1607年兩人一同翻譯了數學家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前六卷。該書的原本還是利瑪竇以前學習的課本,如今我們使用的諸如點、線、面、曲線等數學辭彙都是當時在這個譯本中由他們創造的。

利瑪竇在南京

在1630年,利瑪竇和一名秀才一起翻譯了另一位傳教士羅明堅編寫的《新編西竺國天主實錄》,這是西方人用漢語寫的第一部基督教神學著作,也是最早將星期制度引入了中國。後來利瑪竇在研究了更多中國文化書籍之後還對內容作了補充修訂。《天學實義》影響深遠,還被收錄在著名的四庫全書中。

利瑪竇還將當時歐洲著名的數學家克,也是他的恩師克拉維烏斯所著的《實用算術概論》翻譯成了《同文算指》,來介紹歐洲算術。這個譯本的內容非常豐富由基本四則運算、分數、正弦餘弦等三角幾何,後來在乾隆時期編撰四庫全書的時候被錄入。

參考資料:

[1]林金水,代國慶.利瑪竇研究三十年[J].世界宗教研究,2010(06):130-143.

[2]鄒振環.利瑪竇《交友論》的譯刊與傳播[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3):49-55.

[3]紀志剛.利瑪竇《譯幾何原本引》的文化闡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33(06):81-86.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為何較前朝相比清朝野史十分多,野史為什麼也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馬關條約簽訂後的台灣是怎樣的?「台灣民主國」是怎麼樣的存在?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