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擒住呂布後,劉備為什麼建議處死?原因並不簡單

曹操擒住呂布後,劉備為什麼建議處死?原因並不簡單

公元198年,呂布在白門樓被俘,他向劉備求救,劉備點頭應允。之後曹操上樓,呂布表示原意投降,輔佐曹操平定天下。曹操回頭詢問劉備意見,沒想到劉備說了一句話,把呂布賣了,「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感情上說,雖然呂布確實對不起劉備,但是他也轅門射戟救過劉備一回,為什麼劉備選擇這麼做?

首先,呂布多行不義,野心昭然,不能用;殘部尚存,軍心猶在,不能放;豺狼猛虎,多生事端,不能囚。如果處死呂布,曹操可除去一大患,將其殘部收為己用,也順便送劉備一個人情。至於劉備,則可報仇雪恨。因此,呂布必須要死。

其次,是否處死呂布,對於曹操和劉備這類人物來說,其中利弊早已心如明鏡。之所以一問一答,其意不在呂布,而在於彼此。曹操之問,有四點意思。

1.得人心。曹操想收服呂布殘部,卻又擔心殺了呂布失去軍心,因此借劉備之言,轉移仇恨值。

2.探劉備之心。曹操藉此損劉備的名望,看看劉備的反應,順則可以留之,逆則就滅之。

3.施恩於劉備。劉備與呂布有仇,但礙於呂布轅門射戟之恩,劉備若殺之,則會留下不義之言。

4.施禮於劉備。曹營智謀名將滿座,可曹操唯獨詢問劉備,是奉他為上賓之意。

面對曹操的詢問,幸虧劉備有急智,立刻回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話語之中沒有自己的主見,都是世人知道的事情,看上去是「建議」,實際上沒有一點內容。

參考文獻:

1.《三國志·武帝紀》

2.《三國志·先主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軼事:樊噲只是個屠夫,呂公為什麼把女兒嫁給他?
戰國七雄中,六國都被後世當國號用過,為什麼唯獨「韓」沒有?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