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母親老了,不敢說的6件事,讀完淚目

母親老了,不敢說的6件事,讀完淚目

明天母親節

祝我們的母親和天下所有的母親

節日快樂,身體安康!

曾有一網友留言:

家裡突然發生了變故,要強了一輩子的母親,一下子垮了。

曾說「年老」和「死亡」,聽的都是別人的故事,現在原來也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曾意氣風發的母親,在我們面前正變得小心翼翼;

我們似乎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

母親,就老了......

1.「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

一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母親,兩三天過去,母親仍沒死。

兒子問母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

老人隨即自殺......

這不是杜撰的網路段子,是真實的事。

幾年前媒體曾有報道: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

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患病,不願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

當地人對此習以為常,有村民說: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條件差、子女生活比較困難、得了無法治癒的疾病這樣幾個條件,老人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

比起年老,父母更怕生病。

比起死亡,父母更怕給子女添麻煩。

2.「我不餓,就想和你們一起吃頓飯」

三個子女一個在外地,一個在國外,另一個身體不好,一年來探望不了他兩趟。

82歲的劉奶奶每天基本不著家,去江邊看別人跳舞,在小區里坐著看野貓打架,實在沒意思就隨便找個公交車坐到終點,再坐回來。,

這個躲過了日軍轟炸機、挨過三年自然災害的老太太,卻被晚年孤獨牢牢捕獲。

聽說記者要來家裡採訪,老人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個裡面有一整隻蝦仁」的高檔速凍餃子,一定要留和孫女年齡相仿的記者吃頓飯。

「奶奶其實不餓,就是想桌子對面有個人一起吃飯。」老人喃喃自語。

老人的冰箱里,一半是鹹菜一半是保健品。

3.「只要你好,我們就都好」

前年春節期間,1張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照片的拍攝者叫周建海,是一名體育教練,老家在農村。

他從杭州出發,驅車十多個小時,才順利返家。

「因為各種原因,即便是春節,我們也很難聚到一起。就拿我來說,以前當運動員時,因為備戰比賽的需要,連續四年都沒有回家過年。」

當他踏上返程,臨別前擁別父母,不想一向堅強的母親竟然落了淚。

「兒子啊,自己多保重身體,好好工作,爸媽會照顧自己,家人要和睦相處……」

就在汽車即將發動的時候,母親又把頭探進車廂,凝望著兒子,反覆囑咐。

4.女兒在手機通訊錄里叫「啊」

老伴去世後的張阿姨有個獨生女,畢業就留在了廣州。

她一個人很害怕安靜。

收音機、電視都是從睜眼開到閉眼,還特意花了幾千塊錢買了條善解人意的小狗,就為了自己說話時,有個「應聲」的。

這條小狗,就是張阿姨每天的伴兒。

女兒離家13年,在張阿姨的手機通訊錄里始終叫「啊」,因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

5.「養你長大,卻要處處看你臉色」

一位79歲的老人跳河自殺了

老人姓張,膝下有一兒一女。老伴70歲那年得癌症死了後,她就搬到了大兒子家住。大兒子在贍養老人方面做得挺好,只是唯一有一點——脾氣十分暴躁,經常對老人擺臉色。

比如忙不過來時,張奶奶想幫忙,大兒子就會很不耐煩地說:「誰要你幫忙了?萬一摔了磕了又得折磨多少人啊。」

這樣的話常讓張奶奶唯唯諾諾,躲在一邊偷偷擦眼角。

後來,兒子兒媳搬去了城裡住,慢慢回村裡就少了。雖然兒子也經常給她寄錢,但偶爾回來時,還是總免不了習慣性的說教一番老母親。

張奶奶也不想去打擾二女兒的生活,所以更多時候,只好孤獨難過的獨自在家。

今年春節時,大兒子為了80歲大壽設宴的問題與張奶奶大吵了一架,還生氣的提前去了城裡。就在他們離家的第二天,張奶奶直接投河自殺了,二女兒得知後,一怒之下與大兒子斷絕了關係。

于丹曾說:如今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6.「兒子不在家,凡事要忍!」

在兒子出國前一個多月,陳阿姨就常失眠,把各種出國留學指南翻得都卷了邊兒。

兒子走後,陳阿姨專門去書店買了個超大個兒的地球儀,晚上睡不著撥弄它轉。

地球儀上,她和兒子不到一個手掌的距離,實際上卻是15000多公里。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陳阿姨在生活上出現的不便也與日漸增,但她依然沒後悔當年把兒子放出去,只要孩子好,他發展好,當母親的啥心情都能放進肚裡。

陳阿姨說,前些年是單純的想念和惦記兒子,現在還會多了一份老無倚靠的恐慌。

家裡遙控器壞了,就硬生生地挺了好幾天沒電視的日子,後來實在沒辦法,才讓親戚家孩子過來幫弄好。

有時候去早市,偶爾遇到小販缺斤少兩,剛想衝上去找人理論,轉念一想,兒子也不在家,一個人還是壓住點火吧!

陳阿姨因為胃潰瘍穿孔手術住了院,也沒有告訴在美國工作的兒子。

兒子打電話時「媽,你在家呢?咋這麼半天才接電話呢?」「媽在廚房擦瓷磚呢,沒聽見!」陳阿姨最後一個字說完,用牙咬住了下嘴唇,就怕千里之外的兒子聽見自己的哽咽聲……

母親曾經也是一個小女孩,

也有人疼有人寵,

也是一個人見人愛、喜歡撒嬌的小仙女,

後來有了我們,她就變得堅強,

開始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歲月……

母親曾掛在嘴邊的那句

「等你大了…」

變成了

「我走後……」

想起這個場景,眼淚就嘩嘩的~~~~~

文章轉載自網路,作者查而未得。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平台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老師談婚姻 的精彩文章:

離婚女人的4分鐘演講,震撼全場!
你見識過「地表最強小三」嗎?

TAG:黃老師談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