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抱怨、指責、埋怨——無形的精神鴉片

抱怨、指責、埋怨——無形的精神鴉片

熟悉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今年1月27日開始,我開始手捧父母規,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交流。父母規一共有10條,其中第五條是這樣寫的:

從此刻起:

我要多鼓勵、讚美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因為我知道只有鼓勵和讚美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泄我的情緒,傷害孩子的心靈。」

每天這樣朗讀,在我的潛意識種下一顆種子。平時與女兒的陪伴和溝通中,我也在無意識的進行著微調。

但是,這條父母規真正長出嫩芽來,還是在今天早晨。觸發事件竟然我和母親的一場短暫的爭吵。說來也慚愧,雖然我知道要和愛人、家人處理好關係,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但是我母親是一個一句話都說不得,而且負能量滿滿的人,在這樣原生家庭成長下的我,情緒察覺、情緒控制、情緒管理是比較欠缺的,即便這些年也在不斷的學習和改進,但是病去如抽絲,不可能一蹴而就。

上班路上,愛人說:「雖然你用你認為平實的語言在與媽媽交流,但是你說話的語氣和措辭,透著明顯的批評、指責、埋怨。包括在車上,你在平靜的述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一樣能感受到。

傾述家裡遇到的問題,除了排解吸收到和自己產生的負能量,潛意思里也是希望被理解、被認同、被肯定。剛開始聽到這句話,我是有點懵的,心裡也有一絲不舒服。但我這人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喜歡自省,大部分時候能聽得進話,只要你講的有道理,即便對方的講話方式比較直接。所以,我瞬間拋開內心的一絲不快,開始回購過往的點滴,是不是真的如愛人所說。

其實,我內心知道,愛人說的應該是客觀的。有這個判斷,也與我近期在實踐的一件事情有關。父母與孩子的說話方式,簡單來分,可以分為:命令式、提問式、陳述句式等。我的實踐就是,在生活中,盡量用陳述句式與孩子告訴事情的原委、溝通自己的感受。

什麼是陳述句式,我先舉兩個例子:

現在9點了,該上床睡覺了。

你看電視的時間太長了,我有點擔心你的眼睛。等吃完飯後,我想和你談一談,看看在空閑時間咱們還可以玩些什麼。

實踐了,我才發現,要學會使用陳述句式的溝通非常困難。我總是不自覺地對女兒發號施令,責問質問,即便這些並非我的本意

真是一句驚醒夢中人,愛人的話讓我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我有一絲明悟,抱怨、指責、埋怨就像無形的精神鴉片,越吸食越上癮。因為我們在抱怨、指責、埋怨時,猶如吸食鴉片,往往有耳目聰明、心神清爽的錯覺,殊不知自己在負能量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不要放縱自己情緒,工作不如意,親子關係緊張等都不是借口!

不要總想著去控制別人,特別是孩子,孩子只是經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

要用積極思維,經常給自己積極的暗示,調整好自己,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學會獨立和自強,有能力更好地愛自己所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奶爸的投資獨白 的精彩文章:

TAG:一個奶爸的投資獨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