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三丰祖師《道要秘訣歌》,詳盡揭示密不外傳的道教打坐與金丹「天機」!

張三丰祖師《道要秘訣歌》,詳盡揭示密不外傳的道教打坐與金丹「天機」!

張三丰祖師《道要秘訣歌》!

道教(ID:daoismcn)

因此,完全可以這樣去看待,道家煉金丹所講的太極就是金丹,金丹就是太極。這些金丹文化的密要,祖師用《道要秘訣歌》這短短的百十來字,就詳盡地告訴了我們。

一、道家的打坐,首先要防止落入魔羅的執著。

打坐是傳統的修身修行法門,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打坐,去獲得對身心修行的益處。但打坐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不懂得打坐的那些道理,盲目虔誠地去打坐,不但得不到打坐的好處,反而會對打坐者的身體,產生一些危害。

我們該怎樣去打坐,打坐又該遵循哪些要領?這些問題,我們想藉助大家熟知的張三丰真人,這個最有資格說打坐的道人,通過這個被歷代養生家推崇備至的道學家的言論,跟大家說道說道。張三丰祖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打坐歌》。很多人以為,那篇《打坐歌》,才是專業講打坐的文章。其實不然,那篇《打坐歌》的內容,主要是闡釋道家煉金丹次序的。真正涉及到具體打坐的那些密要的文章,要數祖師的這篇《道要秘訣歌》。

顧名思義,《道要秘訣歌》是張三丰祖師解釋道士修道的那些密要的歌訣。所以,解釋一下這篇《道要秘訣歌》的內容,對方便大家了解道家是怎樣修真、修行,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道要秘訣歌》開篇就說:

「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

意思是說,一個修真者,如果不明白道家煉金丹的那些道要,則其整過修真,會走向魔羅的迷惑,不僅妨礙修行,而且破壞道法,讓人迷而不覺。

張三丰祖師鑒於大家打坐,容易出現的那些問題,特意寫了《道要秘訣歌》來告誡我們,如果不懂得道家修真的那些關鍵內容,也就是修真的那些道要的話,這會導致一個虔誠的打坐者,落入修行的魔羅。什麼叫魔羅?魔羅的意思,就是魔咒,就是一個打坐者既定的圈圈,是打坐者人為的畫地為牢,也就是一個修真者,因不懂打坐的基本常識,難以走修真時的出頭上又安頭的執著與困惑。

所以,祖師告誡我們,要麼不去修真,如果非要修真的話,就必須懂得修真的那些密要。

二、玄關和真息,是打坐的兩大基本要點。

《道要秘訣歌》緊接著說:

「看玄關,調真息,知斯二要要修畢」。

這句話很明白的指出,我們打坐修真,有兩大核心與關鍵,即「看玄關」和「調真息」的兩個打坐要點。玄關和真息,被譽為道教煉金丹的「二要」,他們對煉金丹的意義,是特別重要的。大家不僅要懂得其中的道理,更要明白打坐的目的,是必須兩點做到(知斯二要要修畢),否則,所謂的打坐煉金丹,統統都是空談妄想。

我們曾經說過,道家煉金丹的玄關,是修出來的。張三丰祖師說:

「性要悟,命要傳」(《打坐歌》)。

很明顯,道家所指的這個「命」,是要靠師傅教給我們的。這個難言的「命」,必須用師傳的具體方法去修玄關,這個方法,就是張三丰祖師告訴我們的「二要」秘密,是通過祖師具體傳承,由「鑽杳冥」的真息,昏默開始的。張三丰祖師還告誡我們,很多修道的人,由於不知道「玄關」的這個道理,往往出現修真第一病,祖師說是:「昧真鉛,迷本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打坐因這個糊塗,而失去了得玄關的意義,這時大家打坐最常見的錯誤。

修玄關的那些道理和具體的方法,我們前面已經跟大家解釋過。一個修真者,如果連玄關和真息,這兩個道家金丹文化的秘密,都不能明白和做到實際的修證,就無法得到修真的回報,也就是祖師說的:

「修鍊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道言淺近說》)。

三、金丹二要修畢,進一步的修真,又有那些內容?

《道要秘訣歌》首先指出道要的重要性,然後說明必須懂得玄關和真息的意義,再接著說:「以元神,入氣海,神氣交融默默時,便得一玄真主宰」的道理。這是源於前面的玄關和真息的「二要」修鍊有成,才出現的話語。道家煉金丹所說的「元神」,跟我們日常的思維活動,這個「識神」,是有區別的。識神是後天的,元神是先天的。

一個剛剛入門打坐的人,往往懷有很多渴望之心,他們希望能夠在短期內,獲得肉體的諸多反應與效果。所以,這樣的打坐,道家叫「弄識神」,我們平常打坐出現的意識活動,註定大多是後天的意識活動,這是打坐者首先要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如果這個道理不區分清楚,就不要去修真了,《道要秘訣歌》中,也跟我們講了這些神氣分清濁的道理。只有完成《道要秘訣歌》所說的:「知斯二要要修畢」後的修真活動,我們的這個神,才是元神。

元神,金丹文化也叫「本來面目」,張三丰祖師源於《陰符經》的話,叫「不神之神」。也就是《至真訣》說的「無心之心」,又叫「如如不動」的真心。它對我們修行的意義可不一般,張三丰祖師說他最廣大,最真實,是「機死神活」的真種活子時。所以,打坐修真的這個「無心之心」,才叫元神。根據張三丰祖師給我們所作的解釋,只有元神,這個先天之心所伴隨的一些境界,才能夠形容為「氣海」。

丹書「氣海」一說,應該不能跟當前氣功的臍下丹田的有形混為一團的。在金丹文化來講,凡是有形的描述,都是後天的東西,就不是道家修真的先天範疇,故「氣海」具有廣大的意味,是打坐元神出現,才有的金丹文化名詞。

《道要秘訣歌》所說的元神,是屬於先天的一種意識活動,是「知斯二要修畢」的進一步修真,這個時候,一般丹書稱為「水火既濟」之功。《道要秘訣歌》把這個階段,稱為「神氣交融」的時刻,也是一種「默默時」的心意狀態。這個狀態,就是金丹文化最為隱秘的「陰陽栽接」的關鍵時刻,傳統丹書形容為「竹破須用竹補」的道理,是祖師所說的「人老原來有葯醫」的「陰陽栽接」,這個密要,是修真的主宰,是我國丹書通常說的「陽生」、「活子時」、「真心」,是禪宗所說的「真如」,是《易經》所說的「太極」。

因此,完全可以這樣去看待,道家煉金丹所講的太極就是金丹,金丹就是太極。這些金丹文化的密要,祖師用《道要秘訣歌》這短短的百十來字,就詳盡地告訴了我們。

作者 | 高帥 騰訊道學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道學課堂,道家陽宅家居風水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從八字看身體各部位傷病災標誌!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