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嫌孩子不專心?真不怪孩子,這個方法你肯定沒用過!

嫌孩子不專心?真不怪孩子,這個方法你肯定沒用過!

養孩子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孩子頭疼腦熱的就不提了,醫院裡半夜兒科急診爆滿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比孩子身體健康更讓父母操心的,就是孩子性格習慣上出問題了。

目前客服小妹整理了一下話題熱度,發現微信群里的父母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內向、孩子不愛聽話以及孩子不專心了。

作為未來學習的基礎,孩子不專心注意力總是不集中,確實是讓很多爸爸媽媽頭疼的問題。

想讓孩子多讀會兒書吧,小屁股上總像是扎了釘子,動來動去眼睛就是不願意往書上看;想讓孩子早點寫完作業吧,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然後開始玩筆玩橡皮,一道題磨磨蹭蹭能寫十分鐘還有多。

看得氣就不打一處來!

伸手揪住孩子的耳朵大聲吼:「別磨蹭了,專心一點行不行!」作業早寫早完不好嗎?拖拖拉拉既影響睡覺時間,第二天還起不來床,怎麼這麼拎不清呢?

真是替孩子著急!

跟孩子好好說吧,他還要嫌棄你嘮叨,沒法只好用吼的、用打的,吼完打完倒是能老實下來,但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過幾天又故態復萌了。

還有一些皮孩子,連打罵都不太管用,家長只要一眼沒看到立刻就放飛自我,父母們被逼得沒辦法,只好緊迫盯人,守在孩子身邊當「陪讀」,可哪怕是這樣,孩子還是一樣拖拉,看得人心火直冒。

做父母的愁得頭髮直掉:孩子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到底要怎麼扭過來?!

首先,爸爸媽媽們應該這樣做:

最要緊的事就是給孩子把規矩立起來——這是一個大前提,無論什麼性格的孩子,乖巧也好調皮也好,都需要父母給他做出明確的指引和示範,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寫出規矩。

一開始可以列得寬泛些,只列出最基本的作息和品行要求,比如起床吃飯讀書和不許打人罵人,然後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進行細化調整。

不管想要孩子做好什麼事,都必須先給他培養出好習慣。

很多父母在微信留言中提出問題時我都是這麼回答的,條件所限,我也只能挑最緊要的說,但其實這只是第一步,是給孩子提出要求的,而後面的步驟,更多的是針對父母本身。

為人父母應當學會反省

這一點很重要,許多父母本著從「為你好」的觀點出發,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努力了,這種思想本身就有很嚴重的問題了。

「為你好」是父母用俯視的態度去看待孩子,就好像上帝,認為自己給孩子的是「絕對正確」,孩子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但事實是孩子不需要父母的「為你好」,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對你好」——是希望爸爸媽媽多陪自己玩玩遊戲,多和自己談談心,多聽聽自己的心裡話。

爸爸媽媽們,平時你們真的已經做到足夠好了嗎?

平時是「陪伴」孩子,還是「陪著」孩子?

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學上,一直十分強調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可是啊,很多父母都曲解了「陪伴」的含義。

他們做到的僅僅是「陪著」。

就像那些守著孩子做作業的父母,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犧牲了時間來陪著孩子,那麼孩子就理應又快又好地做完作業,一旦孩子沒有達到期望,就會生氣。

那有沒有想過去真正了解一下孩子拖沓的原因呢?

比如我吧,熟悉我的父母們應該都知道我是個數學渣了,那麼我這個數學渣是怎麼養成的呢?

小學時因為我讀的是子弟學校,學校里全是鄰居熟人的小孩子,我媽就特別喜歡拿我去比較,她看不到我語文好的優點,只抓著我的數學天天去和鄰居家的小孩比較,弄得我對數學也越來越沒有信心。

哪怕她天天陪著我寫作業,我的數學作業也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寫完,因為在我心裡,早對數學放棄了。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你們的孩子還小、還有很多時間很多機會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過去,一定要多陪孩子說說心裡話。

發現孩子有了缺點,不要急於責罵,那是治標不治本。要先把成因弄清楚,才好對症下藥進行根治。

不要節省同孩子互動的時間

大部分的家長,在是孩子父母的同時,也是職場人,往往在一天的工作里就已經把精力消耗得七七八八了,等到回到家裡就沒那麼多精力再去應付孩子。

所以很多父母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與孩子的互動里。

往往是雖然坐在孩子身邊,心卻不在孩子身上,反而試圖從手機里試圖找到一絲放鬆。

我就聽一個媽媽提到過:「我並不是很知道孩子聽的故事講的是什麼內容,通常我都只負責放音頻,讓孩子聽就行了。」

這位媽媽就不曾試圖參與到孩子的世界裡去同孩子互動,事情太多、太忙、太累或許都是理由,但都不能成為一個母親不與孩子互動的借口。

難道陪孩子安靜地聽完一個故事就不是休閑嗎?難道同孩子聊天不能帶來快樂嗎?

缺少同父母互動的孩子,心理上是挫敗的,同父母建立親密聯繫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又沒有從父母身上看到積極學習的榜樣,也就不可能培養出自覺性了。

這樣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反而才是正常的。

做為一個故事平台,我們希望能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好幫手,能為父母減輕負擔。

但這可不代表父母能從其中完全抽出手,說到底,任何的故事平台或者玩具,都只是輔助的道具,真正能把孩子培養好的,只有孩子的父母呀!

陪伴孩子的「123法則」

忙碌的父母可能勻不出太多時間給孩子,但其實只要利用得當,少少的時間也能產生大效果!

雯雯介紹的這套法則,正是教給父母如何高效地利用時間來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所謂「123」法則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父母與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1種。

3件事包括,一起讀書,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

每天給你的孩子20分鐘,你將收穫一個既聽話又行動力超強的好孩子!

PS:村長真的已經開通微信群啦,想聽什麼樣的故事、有什麼育兒煩惱都可以在群里提出來哦,群里不定時會有人氣故事原稿掉落,歡迎大家加入村長大家庭~先加客服微信號,再由客服拉入村長微信群喲!

文章內容系村長講故事原創發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唐詩宋詞】水調歌頭
熊孩子「屢教不改」把家長氣到爆炸,真沒辦法讓他改正嗎?

TAG:村長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