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士—修養、道性

道士—修養、道性

生就是一種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顆平常心,無時不是快樂;修得一顆滿足心,無處不是幸福。

道士之嘆—做道士真的很不易

其實做道士真的不容易的:

你做科儀吧,說你裝神弄鬼,你不懂科儀吧,說你最基本的都不會;

你學術數吧,說你封建迷信,你不懂術數吧,說你連算命都不會,還是什麼道士;

你練太極吧,說你一個道士打的太極還不如公園的老太太,你不會太極吧,說你連祖師的太極都不懂,還做什麼道士;

你做個道場收點錢維持道場吧,說你不是真修行,居然要錢,你不接道場吧,說你連道場都不會,肯定是騙子。

給信士講經吧,說你搞心靈雞湯,不講經吧,說你連經文都不會,修的什麼;

學中醫吧,說中醫是騙人的,沒有效果,不懂點醫書吧,說你一個道士連基本的小病都治不了,對不起十道九醫這個詞;

你學點琴琴書畫吧,說你扯淡,不好好修行,凈弄些瞎鬧的事情;

你出門做火車吧,說你道士也坐火車,不會步行嗎,你出門步行吧,說你釣名沽譽,裝逼裝苦修。

你和他們辯論了,說你道士也爭辯,什麼肚量,不爭辯吧,說道士也不過如此,除了裝神弄鬼什麼也不會。

道士的自我修養

一、什麼是道士

《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經中所述:根據天下大道行事,就可以稱為道士。

廣義地來說只要心中秉持的是正道,此時就可以稱為是一個道士。以至於現代社會魚龍混雜,許多以道士自居的人縱使看上去金玉其外,其實內心並不端正,坑蒙拐騙無所不為的人,事實上是不能稱為道士的。

二、正確認識「三心」

作為一個道士首先要正確認識「三心」。

哪三個心呢?

第一,是對得起舉頭三尺的三清祖師、歷代高真傳揚正法的苦心。

歷代祖師傳法不易,如果自己有幸能夠傳承正法,那當然應該以十分敬重地心去對待。這代代相傳的道法中也包含祖師們傳道授教的一片苦心,我們應該欣慰自己能夠得聞正法,不落邪見。從而起敬畏心,傳承發揚祖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第二,是對得起齋主或施主來供養的信心。

齋主來請我們道士做法事,或者來供養我們。這是也是對道的信任心,對道士的信任。我們在做法事科儀的時候應當要對齋主負責,不能胡亂敷衍,每一場法事或者是畫的每一張符,都是道士用心所作。道士修道度人,必須要對每一個齋主負責,對得起齋主們對正道的信心。

第三,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雷祖寶經》中就有說:道者以誠而入。

作為一個道士最最重要的就是誠心,做事誠心誠意了才能做好。如此一來自己的心正了,問心無愧才能感召鬼神。

誠字,在清微派的傳承中更加重視。清微道法中就講「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機而中,不神而靈者,誠也。」

通過誠心,可以達到道法的高妙之處。

三、師徒間德行的考察

古代師徒之間如何考察一個人的心是否端正?

通常弟子學道之時,都是時時刻刻陪伴在師父左右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內,師父通過對弟子「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察弟子的行為修養品德人格各個方面,然後才決定是否有資格正式傳正法。

而傳法之後,師父也會用一種「破壞券」來考察約束弟子的品行。

「破壞券」類似於古代的虎符,一分為二。一半在師父手中,一半傳給弟子。也就是說弟子在成為道士之後,是否真正能夠得到祖師認可需要師父將其手中的一半券上表,送達天界。弟子手中的另一半則在自己「百年功行圓滿」後親自將自己手中的一半送達天界。兩者合二為一,則成為能夠上升天界的鑰匙。

所以可以看出道士法師們對於道法的傳承是非常的嚴謹。作為一個道士,也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品德是否端正。

做一個道士不容易,做一個有修養的道士更為不易。

道 性

即「清靜」,和「智慧」的德行。

入世者聰,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者覺。

人生悟道,在聰明的台階上只能仰視,只能在智慧的峰頂才會鳥瞰。

道性,最講一個「善」字;道境,最講一個「淡」字。

用道心待人,自古人能修至道,方知身乃做真仙,自己便是普度世人的神仙;用道性悟人,人可兼仙。

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清靜的人,常常可以化險為夷。

社會,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諧;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說他人長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時刻誠心待人,日夜專心做事,是懿行。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裡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貪慾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樂之源。

待人要有平等心,對己要有平常心。

積善可以得福,積德可以增壽。

大慈緣於大善,大善緣於大愛,大愛緣於大德。

只有忘記對別人的善行,才會持續不斷的為別人施善。

情是一種心靈感覺,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種心靈味覺,淡里自有佳境。

和為貴,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為高,所以才需忍讓、忍耐、隱忍。

忍,有時要讓,有時要耐,有時要隱。所以,忍其實是另一種形式「韌」。

福臨心享,禍至神傷;祈福避禍,人自安康。

一切順其自然,一切隨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無私者才是無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當逸事 的精彩文章:

中年必練的10種養生保健法
三月初三 真武大帝華誕

TAG:武當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