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PPT培訓遇見引導技術

當PPT培訓遇見引導技術

【關於PowerPoint培訓】

對於PowerPoint,大家都不陌生,隨著其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工作彙報、企業宣傳、教育培訓、管理諮詢等領域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相信基本的操作技能大家都會,但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工作彙報文件會被Boss打回來,或者我們在去給客戶做產品演示,或者方案講解時並沒有打動客戶,當然你會說這和演講的人有關係,但毋庸置疑我們PPT呈現的內容和形式也有著直接的關係,那怎麼能用PPT就可以打動我們的客戶呢(你的同事上級某種意義上也是你的客戶)?我們如何提升這種能力呢?

【引導技術遇見PPT培訓】

本公眾號前幾期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了關於引導技術及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引導技術和教練技術之比較等內容,大家可能會覺得引導技術很高深,其實不然,引導技術是非常落地的,同樣可以運用在日常內訓,而且是一種顛覆傳統培訓的方式。接下來我們以如何用引導技術提升PPT培訓為案例,細細體會其中的神奇……

【PPT製作培訓背景】

此次培訓為一次真實的企業內訓,旨在提高員工PPT製作能力;

人員構成:經常使用PPT進行工作彙報或者經常面對客戶的員工;

PPT基礎:大部分人都會較熟練使用PPT這一辦公軟體,也做過不少Slides。

【PPT製作培訓過程】

Part One:認知轉變,首先從認知層面讓大家對PPT製作有清晰的認知。引導師讓大家思考「PPT製作為什麼重要?」大家思考之後開始表達為什麼PPT製作非常重要:有的說是工作彙報的一種工具;有的說是自己邏輯思維展現的方式;有的說是代表公司的形象;還有說是和客戶溝通的重要媒介等。最終引導師總結出對於PPT製作的認知有四個層級:彙報輔助工具;邏輯展現;態度與形象展示;溝通與情感聯接橋樑,同時在製作PPT時需要記住兩個關鍵詞:作品(有藝術感)、溝通(情感聯接)。認知改變行為,如果我們認知發生了變化,相信製作出的PPT必然會有差異。

Part Two:定義標準,要界定好的PPT是什麼樣子,或者說有哪些特徵?引導師緊接著帶著大家進入第二個話題的討論,那就是「你認為好的PPT有哪些特徵?」參與學員也是激烈討論:「簡單、直接」「用戶中心」「美觀」「邏輯清晰」……最後引導師總結概括出四要素:1)用戶中心(情感共鳴);2)準確與流暢;3)美觀性感;4)簡單明了。對PPT有了初步認知,還需要知道好的PPT的標準是什麼樣子,這樣會清晰知道改進的方向在哪裡

Part Three:實踐演練,按照PPT標準對以往我們做的其中一份PPT在上面的四個維度上進行打分,並逐頁點評PPT細節上的不足,比如PPT的首頁最初的主標題與副標題之間關係比較弱,內容針對性不強,目錄的邏輯性等等。接下來分組進行修改的實戰演練,經過大家討論修改,主副標題明確,流暢、美觀了許多。在這一環節,學員們體驗到「用戶中心」「準確與流暢」「美觀性感」「簡單明了」這些詞語的具體內容,通過小組協同的形式,大家還體驗到協作和溝通方面的挑戰與進步,以及在時間分配上的思考等等。除了認識和標準,重要的是切實的去行動

Part Four:反思突破,最後一個環節,引導師再次通過「是什麼阻礙了你做出好的PPT」這個問題再次引發大家深度思考,有的人覺得自己邏輯性需要加強,有的人覺得我缺乏素材的積累…… 學員相互交流,認識到自己待提升的地方,我們發現每個人的「阻礙」是不同的。清楚了自己待提升之後,引導師進一步讓大家說一說自己下一步在製作PPT上要突破的點,每個人依據自己要突破的點,對自己以往的PPT做修改或者重新製作,切實的將收穫的內容有方向有目的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行動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反思總結,這是覺醒的過程,一旦真正覺醒,在那一刻將會有質的飛躍。

【從此次PPT培訓引發的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做內訓會感覺好像沒有特別大的效果,那有沒有想過這中間到底差了什麼?正常的PPT製作培訓,大部分內容會是如何使用裡面的功能鍵,如何注意顏色搭配,如何做的有邏輯性等等。大家有沒有發現剛才分享的過程裡面完全沒有這些知識技能層面的內容,而是利用引導技術讓參與的學員有意識的「覺醒」。

作為一名餃子派引導師,我感到深有榮幸能夠得到「餃子哥」的指點,感受到引導技術的美好!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

如果你覺得本文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也請你轉發朋友圈或推薦給業內好友,讓更多人的工作因引導技術而更加美好……

如果你對引導技術充滿好奇和有高度興趣,已經認識餃子哥或想認識餃子哥,請掃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引導技術與引導式管理】,我們一起探索引導技術和引導式管理的奧秘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引導技術與引導式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引導技術與引導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