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人還在為每天常吃的食物發愁么

糖尿病人還在為每天常吃的食物發愁么

老話講: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得病的!但是五穀雜糧還可以幫助我們治病防病。特別是在中醫理論的支持下,有很多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食物,我們又稱這些食物為葯食同源食品。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的祖先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食物和藥物,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其既能做為食物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也能做為藥物利用自身的「四氣五味」對疾病產生治療作用。現存最早的東漢末年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就已有將食物作為藥物的記載。唐朝時期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葯食同源」的思想。簡單去理解,「葯食同源」就是指許多食物即藥物。這些被賦以藥用的食物,雖藥效不如藥物大,但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食用,時間久之,慢慢積累對身體也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比如糖尿病,在中醫稱之為「消渴症」。

中醫臨床中常用的有很多中藥也是我們經常吃的食品。如山楂能改善糖尿病併發症,玉竹能修復胰島功能,桔梗能降低血糖,西洋參能雙向調節血糖,甜葉菊是最佳的代糖品,成分天然,甜菊糖可以降血壓,且對病人的血糖、尿酸及血脂無不良影響。尤其是以下藥食同源食品對糖尿病人應該是常吃常備的食品。

首選是枸杞子。「雪霽茅堂鍾馨清,晨齋枸杞一杯羹」這句詩詞出自古代著名詩人陸遊。陸遊喜愛枸杞子,原因是他到了晚年常兩眼昏花,為之困擾。通過常服枸杞後改善了許多,特作詩記述。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性味甘,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為養血益精明目之要葯。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除了大家較為熟悉的明目之效,枸杞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渴。元代名醫王好古的《湯液本草》就有記載枸杞子能「主渴而引飲,腎病消中。」現代研究也表明,枸杞多糖能降血糖,降血脂。

桑葚為桑科植物的果穗。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南等地。4~6月果實變紅時採收,晒乾,或略蒸後晒乾用。其性味甘、酸,寒。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功效。主要用於適用於肝腎陰虛之頭暈耳鳴、目暗昏花、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及腸燥便秘等證。鮮品服用有效。桑椹對糖尿病患者是一項可以首選的食物,《新修本草》中也有「桑椹單食止消渴」的記述。現代研究表明桑椹對空腹血糖、血黏度有明顯降低,對糖尿病患者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細葉百合的肉質鱗葉。以湖南、浙江產者為多。百合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夏季開花,秋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泥土,剝去鱗片,即可供食用或藥用。其性味甘,微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日常生活中,可用新鮮百合30克,淡竹葉10克,1000ml沖泡代茶飲。能夠安神潤肺。可用於糖尿病伴發心煩、失眠、口乾的患者。

山藥是典型的葯食同源食品。以「懷山藥」為佳。山藥霜降後採挖,颳去粗皮,晒乾或烘乾,為「毛山藥」;或再加工為「光山藥」潤透,切厚片,生用或麩炒用,其味甘平。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其氣陰雙補,脾肺腎兼治,略兼澀性。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咳嗽,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山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稱其「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古醫書中明確記載:山藥是食物薯類,要常吃,當食不當葯,食療的效果更好。但山藥含澱粉較多,糖尿病患者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並且應減少相應的主食量。平時可用燕麥粉,山藥粉各200克,加清水適量,拌勻,製成30克重的餅坯,蒸熟,每日2次,每次2-3個當主食。能起到滋補肝腎,降糖止渴的作用。

肉桂性味辛、甘,大熱。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源的功效,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葯。主要用於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口舌糜破、脘腹冷痛、虛寒癰瘍膿成不潰等症。圖為肉桂樹及藥材。肉桂是除了是一味中藥,其香氣濃郁在平常我們燉煮肉食的時候加入能增加風味使口感淳厚,西方人們也喜歡用肉桂打成粉末加入咖啡、奶茶、餅乾中調味。用途廣泛的肉桂還能夠輔助治療糖尿病,現代研究表明,肉桂中的甲基羥查耳酮聚合物,能使葡萄糖的代謝提高了20倍。日常生活中可在食物添加1/4到1匙的肉桂粉,同時,健康人吃肉桂粉也可預防2型糖尿病。

需要提示的是葯食同源的食物,都有相應的性味及特點,應辯證使用,在食用時,宜常用但不宜過量。且食療養生不可代替正式醫療,患者不能僅僅局限於食療養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營養跟不上,糖尿病患者的春天在哪裡?
糖尿病的病因及用藥方法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