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4歲,全球媒體圍觀一位老人的死亡,「活這麼久,我非常遺憾」

104歲,全球媒體圍觀一位老人的死亡,「活這麼久,我非常遺憾」

「一個人,

應該可以自由選擇餘生。」

尊重生命

前天,

包括BBC、CNN在內的

全球知名媒體的目光,

全都聚焦於一位104歲的老人。

不是因為他做出了

什麼轟動世界的大事,

而是104歲的他選擇去死,

卻久久不能如願。

生日慶祝會上,

吹滅蠟燭後老人濕潤了眼角

對著親友們動情地說道:

「我非常遺憾活到這個年紀。」

終於在一周前的5月2號,

澳大利亞珀斯國際機場,

老人坐在輪椅上同家人一一告別,

在自己心愛的國家死不了,

他只有飛赴異國接受死亡。

老人同自己的孫子告別,這一幕在不明所以的外人眼中,看著溫情,殊不知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行」。

瑞士時間5月10號10點,

老人自願接受安樂死,

平靜地走完一生。

在安樂死前的新聞發布會上,

他再次強調:

「我很高興能夠結束生命,

自己活得實在太久了。」

到底老人經歷了什麼?

讓他毅然決然堅定赴死。

翻看老人的一生,

不能不說是輝煌。

104年前,他出生時恰巧一戰爆發,母親抱著他東躲西藏,幸運地躲過一枚枚頭頂飛來的炸彈。

二戰時,血氣方剛、已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的他決定參戰,背著導師參加海軍體檢,不料還是被導師發現。

導師衝到國防部,跟那兒的官員據理力爭:「你不能帶走我的研究人員,他的研究比世界戰爭重要得多。」

就這樣幸運「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的David Goodal,34歲那年,被墨爾本大學聘為高級講師,從此移居澳大利亞。

結婚生子,一過就是70餘年,除了家庭生活,他把絕大多數時間投入工作與研究,在生態學領域是世界聞名的學者。

他一生獲得三個博士學位,

撰寫了100多篇研究論文,

並榮膺澳大利亞勳章

102歲的David在頒獎現場

65歲,在別人退休的年紀,他依舊筆耕不輟,編著《世界生態系統》30卷,還兼顧審核來自世界不同國家500多篇著作。

2014年,整整100歲時,他還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

然而102歲那年,在埃迪斯科文大學工作20多年的他,卻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機。

學校以年事已高、身體安全為由,對他婉言相勸加各種暗示:「老傢伙,趕緊收拾東西走人!」

「你上一次班,通勤時間就要90分鐘,學校擔心你的通行安全。」就這樣簡單的理由,他們禁止David再到學校上班。

這對一生都將熱情投入科學研究的老人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他傷透了心,據理力爭,「我還有工作的熱情和能力,你們這是年齡歧視。」

幸運的是,老人得到了全球媒體的聲援:年齡不應成為工作的障礙。他幸運地為自己爭取到繼續工作的機會。

只不過學校把他換到離家較近的校區,保留職位,沒有薪水,一個小房間,一台電腦,一個印表機,這就是他的全部。

如此一來,老人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同事,喪失了與他人精神交流的機會,狹小閉塞的空間也讓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雖然在90歲的時候,老人就已經發現打網球時跟不上節奏,演舞台劇時反應變慢,卻依舊沒有這次打擊來得直接、猛烈。

從此他鬱鬱寡歡,幾個月前,老人在公寓的卧室摔倒,無法站起來的他,在公寓冰冷的地上躺了兩天。

直到被清潔工發現送往醫院,醫生卻「警告」他:不能再私自坐公交,甚至不能單獨過馬路。

要知道,不久前,他還能跟女兒乘船到荒島上研究野生動物,還能跟女兒到森林遊玩。

「如果活著什麼都做不了,

那跟死了有什麼區別?

與其苟且活著,

不如有尊嚴地死去。」

然而嘗試自殺三次,老人醒來都會看到醫院的天花板。絕望之中,他向澳大利亞政府申請安樂死。

結果卻被告知: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禁止安樂死,澳大利亞也不例外,不過維多利亞州剛通過安樂死合法的法案。

但這一法案要到2019年6月才開始生效,並且只有生命不足6個月的絕症患者才能申請。

David顯然不符合申請條件,但老人不願意再等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親人和朋友,親友們都紛紛表示理解。

「David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人,他希望進行聰明的談話,希望一輩子能獨立做事,而不想躺在床上,身邊一直有人照顧他。」

但放眼全球,有尊嚴地結束生命,沒那麼容易。

目前,全世界只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加拿大、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美國(僅六個州)安樂死合法化,且條件相當苛刻,均是絕症生命所剩無幾的情況。

僅瑞士超越這一範疇,只要目的不自私,就可自願接受安樂死,而且接受外國人的申請。

David衣服上印著諷刺的「老去可恥」的字樣

與嚴苛的安樂死標準相對的,是全球每年六分之一的60歲以上老人遭遇精神或身體上的虐待,毫無尊嚴地老去

香港某護老院讓老人赤身裸體排隊洗澡

年紀越大,遭受「虐待」的比例越高,其中又以失智、殘疾、喪失生活能力的老人尤為突出。

更讓人震驚的是,這樣的「虐待」事件47%出在老人親近的子女或看護身上。身邊聽聞的虐待老人事件自不必說,護老院也頻頻爆出這樣的新聞。

為自願接受安樂死呼籲的老人群體

「一個人活了幾十年,然後死去,這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在選擇餘生這件事上,一個人被阻止。」

退幾步說,安樂死動輒15000英鎊的費用,對很多人來說,也死不起。

在強調臨終關懷的今天,是眼睜睜看著自己摯愛的人在死亡線上痛苦掙扎,還是尊重他們的意願任其平靜離去?

這更像是一個倫理問題,而非簡單的健康問題。

一個人能否自由選擇餘生?人能否有尊嚴地結束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義是否該重新定義?安樂死是對生命的輕賤還是尊重?

籌得2萬美金的David飛赴瑞士,

達成心愿前,他笑得很開心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每個人心中又有一桿秤。

只是,生命只有一次,

不論生死,都要尊重。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38歲餐廳端盤子,44歲畫第一夫人,死裡逃生的她用畫筆成就理想人生
日本小哥眼裡的中國人日常,太太太真實了!網友:哈哈哈,我天天在經歷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