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值得推薦的現代家譜模式:《鹿峰蔡氏宗譜》

值得推薦的現代家譜模式:《鹿峰蔡氏宗譜》

原標題:值得推薦的現代家譜模式:《鹿峰蔡氏宗譜》


錢茂偉教授推薦語:


我正負責編纂村百姓通譜,尋找村譜的現代世系表達法,今日讀浙江東陽《鹿峰蔡氏宗譜》,發現了現代家譜世系表達法,讓我眼睛一亮。此為我首次讀到。其特點是,代位豎線,由左而右,每頁五代。第一代前,加註頁碼,上見××頁,見下××頁,便於檢索。同代,橫排,由上而下。每人行第表、人名,下面直接用公元標註生卒年。兒媳與女婿,用娶與嫁表示,加註小地名。古代部分,由於缺乏材料,兒媳仍用「某氏」表達。當代人,可直接標註兒媳名字。



重修《鹿峰蔡氏宗譜》紀要


東陽鹿峰蔡氏鹿峰蔡氏宗譜文化歷史

溫州平陽新城「蔡照」公,字「季遠」,在參加浙江省舉行的鄉試並高中解元後,於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到東陽縣衙任主簿。兩屆任期滿後,本該告老還鄉的他,在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經東陽縣令勸留,擇居落地於東陽,成為東陽鹿峰蔡氏之始祖。 寶祐二年(公元1254年),以季遠公為始祖的《鹿峰蔡氏宗譜》首次修撰。綿延數代後到1996年第17次續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現存出版發行的最近的是民國七年重修的第16次《鹿峰蔡氏宗譜》。以此為依據,從1996年追溯到前76年資料查考之世系史實卻告闕如。 雖世事諸多變遷,而我們蔡氏族人不但子孫特別繁衍,支脈遠遷,多有散居國內及海外各國的嫡系後裔,而且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堪為後代的楷模。若任其湮沒散佚,將何以告慰於先人;更難向尋根溯源的後代子孫作交待。在這承前繼後的關鍵時刻,搶救宗譜顯得刻不容緩。


1989年,在台灣宗親的倡導和支持下,蔡宅老年協會扛起了這面沉甸甸的續譜大旗,歷史重任自然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在當時的社會形勢下,蔡宅老年協會會長蔡朱火、蔡生高宗長等被推舉為續修《鹿峰蔡氏宗譜》編委會編委,到各鎮、各鄉、各村指導當地宗親,偷偷摸摸地調查統計已76年未修宗譜的所有宗族情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第17次續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這項浩繁的工程,終於在1996年告竣並出版發行。從此有了給後人考證之依據,告慰祖先英靈之傳承。


從續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記載得知,以往每20年左右續修一次的規律。2013年1月25日,蔡朱火會長、蔡生高宗長再次發動召開了東陽《鹿峰蔡氏宗譜》海內外及市內宗親第18次續修宗譜大業會議。下午,各地參會宗親代表興高采烈地領了一定數量的續修宗譜凡例和一定數量的續修宗譜調查表。回去後,各地宗長、宗親在自己所在的鎮、鄉、村默默無聞地為此工作。


為確保2013年下半年「浙江蔡氏兩總會」年會在以蔡宅村為主的東陽市勝利召開,蔡宅村續修宗譜暫停進行,延遲到2014~2015年待時機成熟後再開始。2014年5月25日,重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編委會召開了宗親代表大會,共商重修《鹿峰蔡氏宗譜》之大計,又在6月15日召開了來自天台、嵊州等外地的宗親代表和東陽市內的香溪、大遼、遼溪、夏岩等鎮村宗親代表會議。代表們認真聽取了編委會負責人蔡希樂和蔡齊良解讀規範上報入譜名單和相關體例的培訓課。


重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是季遠公所有各地子孫的強烈願望。為適應與時俱進的要求,新宗譜要有利於廣大宗親信息的保存和查閱,有必要對原宗譜體例進行改革和創新,力爭本次重修的宗譜具有時代特色,能充分體現先進性、科學性、學術性,成為市內一流乃至省內外有影響的好譜。

重修宗譜的體例,既要尊從歷代修譜的優良傳統,善於傳承優秀人文史跡,又要堅持與時俱進,對舊譜中某些重複、繁蕪、冗長的卷帙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刪簡。對譜載人物,以其業績和對社會的貢獻為主要標準篩選。比如:凡鹿峰蔡氏入宗譜的宗親有著作出版或在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過論文、刊登過事迹報道者,都將選載於宗譜藝術卷。

全體參與人員將以無私奉獻精神,不計報酬,積極工作,如期將一部體例規範、史料翔實、文字簡潔、政治質量和學術質量俱佳的新宗譜奉獻給宗親,使本族歷史文化遺產傳揚千秋萬代!本次重修東陽《鹿峰蔡氏宗譜》,將把舊體例的改革和創新措施落實到新宗譜上,比如字行豎排改為橫排等。到會代表個個胸有成竹,決心把這項宏偉的工程做出特色,做出水平,按時完成,力爭到2016年重修告竣,出版發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公眾史學 的精彩文章:

錢茂偉:當代中國家譜理論研究進入主流學術界
當代中國家譜館調研記(二)

TAG:中國公眾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