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軍一個小花招,卻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沙漠之狐」

英軍一個小花招,卻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沙漠之狐」

原標題:英軍一個小花招,卻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沙漠之狐」


反衝擊就是當敵方突入我方陣地時為恢復防禦態勢而採取的攻勢行動。


一般情況下反衝擊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阻尖,固肩,封底,擊肋。」非常好理解,見反衝擊戰鬥示意圖。


不過,這不是絕對的,比如當敵方突入我方陣地後已搶佔兩翼有利地形時,再這樣去打無異於自己找扁。還是要深刻領會岳飛那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定要靈活運用,下面這個戰例就是靈活運用反衝擊殲滅突入之敵的典範。


女巫的火爐--第一次托布魯克圍攻戰之4月14日的戰鬥


在二戰時的北非戰場,隆美爾以劣勢兵力取得昔蘭加尼大捷,並順手俘虜了英軍兩個指揮官尼姆和奧康納中將,兵鋒直指托布魯克。



在之前的戰鬥中,下面的指揮官不能很好的理解隆美爾的作戰意圖,總是對其急突猛進的戰法抱怨不已。到了後期,這幫傢伙腦子開了竅,知道了發動貌似猛烈的進攻以嚇唬英軍的妙用,於是開始了迅速的穿插和包抄作戰。只是這幫傢伙和隆美爾的思路總是沒能到一個節拍上,隆美爾讓他們迅猛地進攻是有條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底線的,你再怎麼嚇唬英國佬都行,但一定要給人家留一條逃跑的路;真要分割了英軍前後方的聯繫,把英軍給包圍起來,隆美爾的德軍是啃不動的。人家兵多炮多坦克多,就憑這幾千德軍怎麼去啃,噢,錯了,不光幾千德國人,還有幾個師數萬義大利人,不過他們不算。所以



只能擺出包抄分割英軍的架勢,讓英國人逃跑後再抓住戰機追擊並順手把一些小的能啃動的單位包圍吃掉。

隆美爾手下那幫傢伙心眼太實在了,一看到英軍兵敗如山倒後一改早期的抱怨一個個爭當起「先進工作者」,積極地猛往前跑。這樣一來,德軍先頭越過了托布魯克,佔領了哈爾法亞山口和哈菲德嶺,托布魯克英軍的退路沒了,被德軍團團圍住,想要跑只有海上一條通道。是的,一點都沒錯,不到1萬缺少彈藥,補給也跟不上的德軍圍住了2.5萬裝備精良的英軍,很滑稽的一個戰場態勢。更滑稽的是雖然戰後英國人一再宣稱托布魯克的部隊是得到命令死守的,但德軍要是不切斷他們的退路的話,我相信他們是不會堅決執行這個命令的,在500英里的撤退過程中死守這個命令已經下達過無數次了,沒有哪次被真的執行過,英軍堅信他們比遠在千里之外指揮官更清楚戰場情況,保住命才是明智的選擇。



現在隆美爾沒有選擇了,只有攻堅。攻就攻,這點難題嚇不倒這個高傲的德國將軍,只是隆美爾沒想過,逼急了的兔子也會咬人,何況是武裝到牙齒又無路可退的軍隊。


防守托布魯克的是澳大利亞第九師、澳大利第7師第18步兵旅、英軍第1和第7皇家坦克聯隊,以及潰敗下來的英澳印混編單位。托布魯克周圍三十英里長的邊界線被稱為紅色地帶,這條紅色地帶被一些帶刺的鐵絲圍繞,裡面共有一百四十個防禦據點,這些用水泥構築的防禦工事後面挖了一條很深的坑,每個坑裡都可以裝下二十個士兵。紅色地帶的兩公里以內是被稱作藍色地帶的一片地雷區,地雷區內同樣用帶刺的鐵絲網環繞。這些構成了整個托布魯克的防禦體系。可以看到整個英軍陣內障礙物並不多,而且前沿沒有雷區,其地雷陣是擺在陣內的。(這樣的設置收到了奇效,因為本文不會講之後的戰鬥,在這簡單說下,在4月30日的進攻中,德軍被之前的英軍前沿沒有雷區這一假象所欺騙,裝甲部隊深入,結果吃了大虧,17輛坦克被炸。)


1941年4月11日、12日德軍對托布魯克實施了試探性進攻。在長津湖就講過,試探性進攻一般都是偵察,用兵力和火力實施,以求獲得敵方火力點的詳細情況。不過從後面的戰事來看,德軍的偵察效果並不大,沒有搞清楚英軍陣內的情況。

4月14日,德軍第五輕裝甲師師長施特萊徹將軍指揮部隊開始發起第一次進攻。在最前面的工兵分隊驚奇地發現,前沿沒有地雷,也沒多少反坦克障礙物,那還等什麼,坦克殺進去。防守的第一道防線的是澳大利亞第九師的部隊,他們沒有射擊,甚至連人都沒露頭。不戰而逃?


德軍被之前的一系列勝利沖昏了腦袋,指揮官根本就沒動腦筋想一想為什麼沒有抵抗?樂滋滋地帶著部隊就長驅直入了,在他看來這個頭功是立定了。


當德軍坦克深入了近2公里後,後方傳來了激烈的槍聲,澳大利亞士兵們動手了,他們成功地封住了突入德軍的尾部,切斷了他們撤退的通路。後續的德軍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和突入英軍陣地的先頭部隊失去了聯繫。


幾乎在同時,德軍兩翼突然湧出來大量的英軍,大炮在不到600碼的距離對德軍猛烈開火,德軍坦克指揮官古斯塔夫.龐納斯的指揮車被反坦克炮彈直接命中,其本人也當場喪命。很快德軍就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當他們奮力突圍脫離戰鬥後,已經有17輛坦克被炸毀,整個第八裝甲營失去了75%的戰力。


這次戰鬥後來被稱為「女巫的火爐」,而從這一煉爐里逃生的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我們是幸運的生還者。」


這次戰鬥中,英軍通過預設了殲擊區域,引誘德軍進入後以火力反衝擊的方式猛擊德軍暴露而又薄弱的肋部,從而輕鬆獲勝。而德軍指揮官卻魯莽行事,輕率地一頭扎進了陷阱,導致本方慘敗。


事實上英軍的陷阱並不是很難破解,這只是個小花招,德軍在此戰犯的錯誤和之前說過的志願軍59師是一樣的,在形成突破後,都沒有向兩翼發展以擴大突破口,並鞏固之,只知道大踏步地往前沖,結果都被人家輕鬆解決。


我們看,當德軍進至英軍第一道防線時,英軍沒有抵抗,管他們開不開火,迅速在兩翼佔領陣地,擴大口子鞏固陣地,做為德軍第一梯隊來說任務完成了。之後的任務是第二梯隊的,一梯隊不要那麼積極主動的幫忙幹活,然後二梯隊上前去干他們的工作,在已佔領的英軍防線越過一梯隊投入戰鬥,向前發展進攻。這樣一來,戰局會出現兩個情況,一是沒有開火躲著的澳大利亞兵與佔領其陣地的德軍發生接觸,英軍被迫提前實施原計劃,雖然德軍一梯隊還是會遭到突然襲擊,但損失可以降到最低限度,英軍想要封鎖德軍底部側擊德軍的計劃就會流產;二是英軍還是不開火,在德軍二梯隊進入殲擊區域時再發動,這樣德軍二梯隊雖然會遭到突襲,到其後部有一梯隊構成的堅強支撐點做保障,其側翼是能夠得到支援的,英軍亦無法完成他們的計劃。只要正確按照進攻作戰的基本程序辦,英軍的作戰部署都會被打亂掉,英軍只能獲得突然性一個效果,但是德軍前沿指揮官不顧基本的作戰原則,貪功冒進以致慘敗。法國將軍、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安托萬.亨利.約米尼就說過:「必須按照兵法原理進行戰爭。」美國人約翰.柯林斯在他的《大戰略》里亦言:「歷史證明:勝者基本都重視作戰原則,而敗者(不包括那些純粹由於人力和物力原因而被擊敗的)則基本上不重視作戰原則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姜維為什麼老是打不過鄧艾,因為沒得到諸葛亮真傳
中央直接下達作戰命令,粟裕卻臨陣換將,最後總指揮是他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