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孟頫-元集大成者

趙孟頫-元集大成者

趙孟頫(fǔ),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其繪畫,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以飛白法畫石,以書法用筆寫竹。他力主變革南宋院體格調,自稱「作畫貴在有古意,如果沒有古意,即使再精細也沒用」,遙追五代、北宋法度,時人稱讚他有唐人的「致」及北宋人的「雄」,並去除了二者中的「纖」及「獷」,開創了元代新畫風。

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後的大家,趙孟頫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成就為前人所不及:

一、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

二、他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三、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四、他提出「不假丹青筆,何以寫遠愁」的口號,以畫寄意,使繪畫的內在功能得到深化,涵蓋更為廣泛。

五、他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畫藝全面,並有創新。

六、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

八、他能團結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美術家,共同繁榮中華文化。

綜觀趙孟頫的畫跡,並結合其相關論述,可以知道,趙氏通過批評「近世」、倡導「古意」,從而確立了元代繪畫藝術思維的審美標準。這個標準不僅體現在繪畫上,而且也廣泛地滲透於詩文、書法、篆刻等領域中。

趙孟頫的書法作品中與道教有關者有《洛神賦》、《道德經》、《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等。畫作名品甚多,關於道教內容的有《玄真觀圖》、《三教圖》、《軒轅問道圖》、《松石老子圖》、《溪山仙館圖》等。又有《玄元十子圖》,畫道教人物關尹子、文子等十人像,並旁書小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史與藝術理論 的精彩文章:

倫勃朗-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TAG:美術史與藝術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