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Nature關註:強生斥資$10億推進溶瘤免疫療法

Nature關註:強生斥資$10億推進溶瘤免疫療法

Nature關註:強生斥資$10億推進溶瘤免疫療法

Researchers are trying to boost the effectiveness of cancer-killing viruses to treat conditions including brain tumours (red).Credit: Sherbrooke Connectivity Imaging Lab/SPL

溶瘤病毒引關注

溶瘤病毒可以誘導T細胞向腫瘤部位的浸潤,增強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療效。但是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最大障礙是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在增強T細胞免疫的同時,也加速了自身免疫系統對外源病毒(有益的溶瘤病毒)的清除。而BeneVir公司的T-Stealth溶瘤病毒可以逃逸免疫系統的攻擊,讓溶瘤病毒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聯用得以實現。

楊森研發部全球腫瘤治療領域主管Peter Lebowitz表示:"溶瘤病毒免疫治療能夠激發和增強腫瘤免疫應答,在實體瘤的治療中具有非常大的潛力。BeneVir公司獨特的技術平台補充我們的腫瘤免疫方面的研究,我們將開展一系列新的免疫療法組合研究,以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楊森表示將推動T-Stealth溶瘤病毒作為單獨療法,以及與其他免疫療法聯合用於治療多種實體瘤(例如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等)。

無獨有偶,今年2月份,總部位於新澤西的默克(Merck)公司也支付3.9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致力於溶瘤病毒的澳大利亞公司。隨後在4月份,約有300人參加了在英國牛津舉行的「國際溶瘤病毒大會(International Oncolytic Virus Conference)」,而會議最初發起的時候,只有約60人參加。渥太華醫院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Jean-Simon Diallo說:「我們真的看到了轉變。」

Diallo為溶瘤病毒這一領域的發展點了贊。2015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一種名為talimogene laherparepvec(Imlygic)的改良皰疹病毒來治療某些形式的黑色素瘤。這是第一個在美國贏得監管支持並實現盈利的抗癌病毒。此外,在一項動物試驗中,當溶瘤病毒與其他檢查點抑製劑的療法聯合使用時,它可以發揮更好的療效,提高對腫瘤的免疫應答。

Diallo說:「這些發展為溶瘤病毒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檢查點抑製劑確實改善了這種治療方法。」

尚未成熟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努力開發抗癌病毒,希望能夠利用數百年的觀察結果——癌症患者在感染病毒後,有時會使癌症癥狀有所緩解。這促使了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系列病毒(一些被設計成更安全、更有效的對抗癌症的病毒),來通過臨床試驗的挑戰。

但這些試驗大多數都沒有取得成功。甚至連 Imlygic病毒也沒有在I期關鍵臨床實驗中顯示出有統計學上的明顯療效。儘管如此,研究結果還是足以說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其對黑色素瘤的治療。同時,這項研究還激發了研究人員新的希望,因為直接注射到一處腫瘤中的病毒可以抑制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

具體來說,這種抑制是通過產生免疫反應來實現的。當病毒感染並殺死癌細胞後,免疫系統開始消滅病毒,並且會清除死亡的癌細胞。東京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Tomoki Todo說:「消滅病毒的副作用就是全身免疫系統可以識別癌細胞,然後甚至開始攻擊那些未被病毒感染的癌細胞。」

謹慎地樂觀

科學家們推斷,可以通過使用檢查點抑製劑來增強這種免疫反應。在Imlygic被批准期間,研究發現,檢查點抑製劑在對包括黑色素瘤和肺癌在內的不同癌症類型上顯示出了希望。這些抑製劑可以使癌症癥狀緩解多年,但僅限於一小部分人。

小鼠研究則表明,將檢查點抑製劑與溶瘤病毒聯合使用可能會提高治療效果。在一項涉及21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小型臨床試驗中,Imlygic與一種名為pembrolizumab的檢查點抑製劑聯合使用,結果顯示, 62%的參與者腫瘤顯著縮小, 33%的受試者腫瘤完全消滅。

當研究人員將檢查點抑製劑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時,也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也有一些備受期待的組合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了。紐約市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腫瘤學家Dmitriy Zamarin表示,「溶瘤病毒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

但Zamarin和其他人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Zamarin指出,許多檢查點抑製劑組合靶向特定蛋白,而溶瘤病毒則會引發更廣泛的免疫反應,可以使免疫系統以多種不同方式靶向癌症。這給了我們一些安慰。

責編:風鈴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國內PD-1/PD-L1抗體競爭格局:57項臨床試驗、7000名癌症患者
FDA加速批准首款特定白血病療法,有望徹底消除病根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