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撥開歷史的迷霧,來看一個真實的曹操

撥開歷史的迷霧,來看一個真實的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的人物。但是就這麼一個人物,為何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形象不佳呢?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在《三國演義》中,由於羅貫中堅持「褒劉貶曹」的思想,把劉備作為漢室正宗來描寫,為了情節的需要,需要一個反派人物,這個「光榮的使命」自然落到了曹操頭上;宋代大儒朱熹後來在評點三國這段歷史時,代表官方又給曹操扣上一頂鐵帽子——竊國大盜,這樣的一錘定音,成了金口玉言。為什麼這樣說呢?由於《三國演義》和各種三國話本在民間流傳極廣,就像「曾參殺人」的故事一樣,普通老百姓平時聽到的故事都是負面的,耳濡目染的,曹操就這樣一路被了黑下去,永無出頭之日。飽讀詩書,有學問的階層呢?由於朱熹是官方的代言人,他的話就是權威,誰還敢沒事去碰官家,替曹操去翻案?所以,曹操從上層統治階級到普通老百姓眼中,是一路臭到底的。

今天我們拿起「洛陽鏟」,仔細的翻翻這段歷史,曬一曬曹操。過去曹操被黑了上千年,各種負面的東西實在是汗牛充棟,料想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所以,忽略其負面的東西,盤點一下,他有那些優點,或者說有哪些值得我們肯定的東西。總的來看,他有「三氣一量」。哪三氣?才氣、勇氣和義氣,一量就是有大胸襟,有容人之量。

第一點:曹操的才氣

在這一點上應該是公認的,作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在詩歌創作上追求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為其特色。另外對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所以,他的才情是誰也否認不掉的,這個方面不再多論述。

第二點:曹操的勇氣

年輕時的曹操被推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所以說,曹操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正義之膽。

《三國演義》里的情節,為了除掉禍國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計,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殺董卓,不料卻被發現,曹操隨機應變,以獻刀為名瞞了過去。隨後,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董卓是什麼人?平日防範之嚴密,超乎想像。連三國第一好漢的呂布,曾經為一些小事遭責罵,被董卓拿戟扔過去,如果不是呂布身手好,及時躲避,恐怕早就穿個透心涼了,就這樣,呂布都忍了,可見董卓的威權之盛。但是曹操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敢主動去刺殺董卓。可見曹操為此下了多大的決心。所以說,曹操有勇於擔當,為國效命的壯士之勇。

第三點:曹操的義氣

呂布和曹操之間,為了爭奪地盤,而打了起來。有個叫李乾的將領,是曹操的愛將,他也一直是衷心護主的,由於和呂布曾經有過舊交,於是呂布就尋機策反他,但是李乾拒絕合作,後來被殺。其兒子李整為父報仇,主動向曹操請纓,去打呂布,等打敗呂布後,曹操就任命他為青州刺史,可惜不多久便去世了。李整死後,曹操不忘舊情,把這份感恩之心,又轉到李典頭上,因人設政,臨時把離狐縣升格為郡,為的是獎勵李典。後來,李典不斷地立功,不斷地陞官,最後就調離了離狐。既然李典調走了,還留這個郡幹什麼?於是曹操又將離狐郡裁撤,恢復離狐縣原來的設置。看來無論對李乾本人,還是對他的後人,曹操始終沒忘。所以說,曹操對忠實的部下有體恤眷顧之恩。

「文姬歸漢」,關於這個事件,曹黑們說曹操是貪戀蔡文姬的容貌,這純粹是無聊的意淫,試想曹操對漠北陌生嗎,他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碼?當時蔡文姬歸漢時已經是三十五歲的半老徐娘了,不是有句歌唱的好嗎,「黃沙吹老了歲月,」其實也吹老了蔡文姬的臉龐,對大漠的這些地理知識,曹操還是有的。他就是因為蔡邕這個當年的老師長對他多有提攜,而且蔡邕死的有些可惜,出於對恩人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去贖她。文姬歸來後,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餘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所以說,曹操對滴水之恩有湧泉相報之情。

《世說新語》里講了這麼一件往事。宗世林是東漢末年南陽人,與曹操同一時代,出名比曹操早些。他本人比較清高,對富含心機的曹操,始終抱有戒備,並因此公開吐露不願和他交往。大家可以想像得出,在聽了宗世林的這番話以後,曹操的心裡這個憋屈呀。但同時又成為曹操奮發圖強的一個強大動力。你不與我交往,不就是看不起我么,老子就是要爭這口氣,等將來我出人頭地了,看你怎麼說。一口氣憋了二十多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官拜司空,總攬朝政,大權在握。曹操此時志得意滿的來找宗世林,問道,怎麼樣,哥們兒,現在夠格做你的朋友了吧。宗世林都懶得理他,只說了一句話:「松柏之志猶存」。不卑不亢的幾個字直接把曹操打懵了。後人都評價說宗世林不墜青雲之志。卻忘了關鍵的一條,曹操才是真正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呀!曹操並沒有藉由子治宗世林的罪,反而依然如故的敬重他。後來曹丕兄弟每次登門拜訪,都跪拜在他坐榻下行晚輩之禮。所以說,曹操對老友故交有不忘舊情之誼。

第四點:曹操的肚量

過去都評價說曹操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例子就是曹操殺崔炎、殺邊讓、殺楊修、殺孔融、殺糧官,迫害楊彪、逼死荀彧,今天看來,在有些事情上是做的過火了些,但無一不是政治的需要,但是,我們不能以此就判定曹操沒有容人之量。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曹操不會那樣目光短淺,他的胸襟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禰衡是個狷介狂悖之士,他奉命覲見曹操,因為曹操的慢待,便在大庭廣眾之下光著大膀子擊鼓,羞辱曹操,當時的場面是絕對的尷尬。這時的曹操並沒有往下追究,他笑著對群僚解嘲道:「本想羞辱禰衡,沒想禰衡反而羞辱了我。」並沒有治他的罪。由此可見,曹操有容忍對手辱罵之胸。

《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在洞若觀火的曹操眼中,劉備的遮掩能騙的了他?鬼才相信。但是,曹操並沒有殺他而以絕後患。這說明,曹操一個是極為自負之人,你不也是天下英雄嗎,那我們就憑本事真刀真槍的較量好了。由此可見,曹操有容納天下英雄之懷。

曹操因為霸佔了張繡的嬸嬸,引發了張繡的不滿,於是夜襲曹營。這一仗是曹操一生中所遭遇的最重大挫折之一。在這場戰爭中曹操不僅被張綉打的措手不及,狼狽逃跑,更為嚴重的是曹操的嫡長子曹昂在這場戰鬥丟掉了性命,自己的貼身護衛典韋也慘死,再加上自己的侄子,對曹操的打擊多大,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後來甚至在他臨終的時候還對這個早逝的長子念念不忘。然而殺死曹昂的罪魁禍首張綉後來投降曹操,竟然沒有遭到拒絕,並且張綉在投降曹操後還受到了極大的禮遇,曹操不僅對他許以高官厚祿,還讓自己的一個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由此可見,曹操有寬宥敵手之量。

魏種原是曹操的故舊好友,袞州戰役曹操敗績,投敵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說:「唯魏種不棄孤也」。沒想到,魏種也逃叛而去,這真是大傷了曹操的臉面。不久,將魏種捉到,有人說,把他殺了算了。曹操思量再三,愛護其才,叫人鬆綁。如此對待魏種,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紛紛自動返回。官渡勝利後,下屬搜集到本營中一些人給袁紹寫的欲降信,問曹操如何處理。曹操連看都不看,把信都燒了,便說:在大戰時我自己還有喪失信心的時候呢,更不用說別人了。由此可見,曹操有化解叛逆之謀。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引起諸侯的不滿,於是袁紹出頭,聯絡諸侯,要出兵討伐曹操,出兵前,袁紹令「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人陳琳寫了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這一篇檄文,從曹操的祖父、中常侍曹騰罵起,曹操老底揭了個底兒掉,口誅筆伐,罵了個狗血淋漓。說曹騰與其他兩個太監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人」;又說曹操的父親曹嵩,本是一個叫化子,作了曹騰的養子以後,對權貴大送紅包,買得了一個太尉的官位。據說當時曹操正犯著頭疼病,看到檄文後出了一身冷汗,結果頭也不疼了。可見陳琳文章的震撼力。在官渡之戰後,曹操活捉了陳琳,對於這麼一個應該千刀萬剮的人物,曹操卻放了他,並安排在手下任職,曹操的惜才果然不同一般。由此可見,曹操有惜才納才之心。

結論:豪邁,殘忍,奸詐,狡猾,多疑、公平、正義......這一系列的性格特徵,才構成了一個豐滿的曹操,一個有血有肉的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是合格的;作為一個權臣,他也是當之無愧的;作為一個文學家,他是傑出的。總之,現代人如果再評價起來,不會首先給曹操貼上一個固定的標籤,這樣就會客觀而公正的多了。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世說新語》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侃春秋 的精彩文章:

關於關羽的這個傳說是否真實,他是否真的刮毒療過傷
漢武帝能成就千秋功業,靠的竟然是這兩人

TAG:老衲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