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哭鬧耍賴,家長可以這麼應對!
GIF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面臨一個令人非常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總是胡亂哭鬧,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孩子大聲的哭鬧耍賴總是會另父母不知所措。那麼,孩子哭鬧不止,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呢?
孩子哭鬧的原因
1.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孩子得不到某種玩具、食物或外出遊玩的機會等,他就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前有過成功的先例,所以當孩子第一次就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堅決制止。
2.受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的脾氣本來就不好,那麼孩子的脾氣應該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此外,父母教育態度不一,一個管教,一個袒護,這會使覺得孩子覺得有機可乘,也會出現無所顧忌、動不動就開始哭鬧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了。
3.逃避受懲罰
有些孩子明明犯了錯,由於害怕受到父母的責罰,就以哭鬧來轉移其注意力。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注意區分孩子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犯的錯。如果是孩子無意中犯的錯,父母就不必責怪他,告訴他下次注意即可,如果是有意犯的錯誤,則一定要進行批評,並且還要讓孩子認識到哭鬧並不能逃避責任。
4.孩子身體不適
身體不適、生病了都會影響控制能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還有在生病期間,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孩子會覺得不適應,孩子也會發脾氣、哭鬧。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對待
1.家長要控制自己情緒
不能因為孩子在公眾場合發脾氣使家長自己難堪,致使孩子會感知到你的憤怒,情緒進一步升級,導致情況更糟糕。如果當眾懲罰孩子,孩子可能會將委屈、憤怒的情緒憋在心底,這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長應該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再去處理問題。
2.對孩子的寵愛要適度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大多數的孩子會出現一些任性的行為,尤其是在2歲至4歲最為常見。家長平日不要過於嬌慣孩子,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每一個要求都能夠實現的。
3. 家長要學會恩威並用
如果孩子老是無理取鬧,而且喜歡用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家長們要學會恩威並用。比如家長可以在當孩子哭鬧的時侯在一旁悄悄觀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這樣並未引起重視,時間久了就會放棄這種表達方式。
4.不要輕易對孩子許諾
家長不要隨便對孩子承諾,特別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答應了孩子的一定要做到,這樣家長說的每一句話,孩子才可能信任、明白它的分量。


TAG:育兒手冊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