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能達到這2點審美要求的,不是傑作就是神作!

書法能達到這2點審美要求的,不是傑作就是神作!

有人問我,中國的書法藝術的審美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這個書法藝術最高的審美標準是儒與道的標準。只要能夠達到儒家和道家所提倡的境界,書法自然不會太差。

而在這裡,道主要指的是道家對於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強調人不要過分去加工,要去追求自然之美,自然而然,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該怎麼爆發就怎麼爆發。

而書法,也是應該如此。書法是追求自然氣質的藝術。好的書法,都是自然而然的作品,都是渾然天成的作品。

而這裡的儒家,是指儒家所提倡的中庸的精神,那種中正祥和之美,除了那種追求情感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情感極其克制的表達之外,還有對於諸多道德品質的美好願望。

反映在書法作品裡面,就是一派謙謙君子之風,也就是書卷氣。

這兩點都能做到的書法家不多,只要是具備的,不是書法大師就是書法牛人。在中國書法史上,能夠有這兩種精神氣質的朝代,也不多。

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峰,在晉朝和唐朝、宋朝,而中國排名前三的行書作品,一個是晉朝王羲之的《蘭亭序》、一個是唐朝顏真卿的《祭侄稿》,一個是宋朝蘇軾的《寒食帖》,可見這三個朝代書法之興盛。

我們回想一下,這三個朝代,分別經歷了什麼呢?他們當時最前沿、最流行的思想文化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儒和道。

比如,晉朝時期,玄學之風盛行,而所謂玄學,其實就是以道家的道法自然為外表,追求人生逍遙自在,而以儒家對人的重視、發現和覺醒為內核,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風氣。

在歷史上,有一個專門的詞語,叫魏晉風骨,其實就是講這兩種精神是如何融合為一的,以至於達到了相融相衡的狀態的。

所以,在這樣精神文化的沐浴下,才能有王羲之在蘭亭宴會上的不朽傑作——蘭亭序,才能有王羲之對於人生、生死、社會、宇宙無限概嘆的精神高度,才能有那一代書法家特有的精神氣質和內在修養。

晉人書法,多喜歡韻味,這和其儒道兩家的盛行不無關係,也和其時代文化不無關係。

我們再看孕育了顏真卿的唐朝,一派大唐繁榮之景象。唐朝前後,盛唐大一統豪邁壯闊的國家格局和後來安史之亂後的蕭條衰敗又無比脆弱的形象之間,構成了巨大反差,這讓尊道(道家)崇儒的唐朝人在這無比強烈的對比衝擊下,

將儒家中正、忠信仁義的品質發揚到了極點。

這反映在書法上,就是顏真卿書法。可以說,顏真卿的書法,貫穿於他書法實踐始終的精神氣質,就是一個字——儒,尤其是儒家的忠,對於顏真卿來說,有著非凡意義,甚至到了晚年,顏真卿為了這個理想追求、品質,可以到了去安然赴死的地步。

而在書法上,顏真卿更是將其儒家的精神貫穿於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字跡中。顏真卿的書法史,就是一個儒家精神的成長史。

而在顏真卿的一生中,他的最高傑作祭侄稿,堪稱是儒道合一的傑作、神品。

他將自己對於侄子無比懷念悲痛的心境轉化為儒家教義上的「忠」,而將這個情感發揮、發揚到了暢快淋漓、自然洒脫的地步,是道法自然的表現。

宋朝的蘇軾,在新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對於個人命運的思考常常以國家、天下的興衰聯繫到一起,可謂是儒家的教義了。

因此,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中國書法最高的審美要求,應該以儒家和道家這兩個思想體系和精神追求為內核、標準。

只要符合這個標準的書法,就是中國書法的神品!

本文為公眾號書畫入門(shuhuarm)原創撰寫!

歡迎將此文發送給你的朋友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王鐸這卷草書,繞的有水平!
他是民族英雄,其楷書吸收歐、顏書法精華,厚重大氣、嚴謹俊俏!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