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中期的「南贛盜亂」是怎麼回事?王陽明是如何平定的?

明代中期的「南贛盜亂」是怎麼回事?王陽明是如何平定的?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中國歷史上能夠被稱為聖賢的人屈指可數,其中能夠擔當得起「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人,便只有王守仁一人而已。王陽明文武雙全,一生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其中平定南贛盜亂也是王陽明的一大得意之作。

王陽明畫像

江西省南部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民生困苦,原本的自然環境就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且又遭受不少貪官惡吏的掠奪剝削,民生愈發困苦。明代中期以來,這裡匪患叢生,結營紮寨,給當地百姓和官府造成不小的麻煩。之前的歷任官吏均束手無策。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將自己頗為賞識王守仁推薦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來幫助大明王朝處理這一久患之疾。

根據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平南贛盜》中記載:「正德濁亂,群盜蜂起,而江西之盜有五:大帽山者號贛賊,仙女寨、雞公嶺者號華林賊,瑪瑙寨、越王嶺者號靖安賊,王浩八為桃源賊,樂庚二、陳邦四為東鄉賊。」當時南贛地區盜賊四起,各立山頭各自稱王。有時還遙相呼應,攻佔府縣。一度迫使贛縣主簿因此戰死。盜亂之嚴重可見一斑。

王守仁紀念雕像

王守仁到任後,得知官府中有不少人被盜賊收買,成為盜賊的耳目,隨時將官府決策消息暗通匪幫。王守仁於是從年老狡猾的僕役開始調查,果然抓到了暗藏其中的「內賊」。消除了官府中的暗諜後,王守仁著手對匪幫採取措施,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赦免了暗諜們的罪過,讓他們前往匪賊之中打探情報,守仁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

王守仁自小對軍事感興趣,熟讀兵書,深諳戰事,這些才能在剿匪過程中也派上了大用場。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詐退後突然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王守仁首戰告捷,向明廷奏請了更大的實權,得以便宜從事。七月,明軍進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一系列勝利之後,明政府在橫水設置崇義縣。隨後王守仁師還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自此,南贛匪患基本平定,幾十年來困擾明廷的大患終於解決。

王陽明傳世著作

王守仁身為一介書生,卻親上戰場,用兵詭譎,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自此聲名大振,後來還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幾乎為大明王朝立下不朽的再造功勛。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吳長庚:《王陽明在江西》

滕妍、曹大偉:《漫談王守仁的軍事成就》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此戰國軍讓日軍吃了大虧:解密不為人知的正面戰場 「空前戰捷」
清代的「阿哥」竟然還分等級?他們都是宗室中「未受封的皇子」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