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抓住時機 推動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抓住時機 推動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8年一季度,我國取得經濟增速6.8%的成績,這已經是連續11個季度經濟增長率穩定在近似區間,表明中國經濟逐步進入中速增長期,折射出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與韌性。

同時,我們更要注意到,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逆全球化潮流逐步顯現,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就暴露出一系列相關問題。對此,我們尤其要努力增強集成電路、操作系統、機床母機、精密製造裝備等基礎性關鍵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創造環境,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當前,國有企業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較好地改善了經營績效。接下來,還需抓住時機,進一步推進更為實質性的改革,通過國有資本的有序進退,實現結構性優化調整,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和新空間。

新時代,我們推進國企改革,對內要促進公平競爭,對外要助力企業培育全球競爭力。其中,「以管資本為主來完善國資管理體制」和「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來轉變國企經營機制」是兩大主攻方向。應該看到,完善國資管理體製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供了條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又對國資管理體制提出了「管資本」能力上的要求。兩者交互影響,構成了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兩大主翼。下一步,要構建重視投資收益的國資管理體制,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提供基礎條件,同時著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國企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重要途徑。

更長遠地看,國企改革要以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效率和國家經濟競爭力為目標,構建國民共進、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

也就是說,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目標不能就國企論國企、就國資論國資,而是要超越國資國企的本位目標,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以提升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為中心,構建國民共進、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效率和國家經濟競爭力,在推動經濟增長與轉型、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國有企業擁有大量創新資源,但創新潛力尚未充分發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包容創新失敗的機制。對此,建議減少政府直接干預,從「推動國有企業促進創新」向「推動國有資本促進創新」轉變,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動力。

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還要認識到「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推進國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在於充分釋放人的力量、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必須改變過去只重視國有資本和物質資本、輕視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等慣性思維,促進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有效結合。只有人力資本與國有資本相得益彰,才能有效提升國有資本效率,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保值增值;只有釋放人的積極性,激發更多創造性勞動,才能有效推動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此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還要主動適應「逐步確立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這一趨勢,要更加尊重市場規律、商業原則和國際規則。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從國有企業群體中成長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國有企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項安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留學回國人數達48.09萬人 再創歷史新高
中美貿易戰正酣 印度右翼背後捅刀:趁機抵制中國貨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