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主義:串聯街區的獨立書店

閱讀主義:串聯街區的獨立書店

走在台北熱鬧的台灣大學公館商圈之中,附近就是公館夜市,路上擠滿嬉鬧擾攘的人群。如果一味被刺激熱鬧的色彩牽扯目光,一定無法發現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二手書店。它們過於安靜與樸素,更像紮根在街區內的聚居者,而非吆喝人。

在現代都市中,大部分線下書商都在承受高昂的租金壓力,並開始以期利用販賣生活方式的消費,給予實體書店正義且合理的補給。仍在相信「書香不怕巷子深」的獨立書店,大部分選擇悄然躲在街區的邊緣或夜市的二樓,跟附近的小店相互依存,同時建立起具有歸屬感的精神場所,甚至是一種文化共同體。

對一個城市而言,還能擁有自成一景的獨立書店,是極為幸運的事。身處街區之中,以書店串聯的文化角落,成為眾多愛書之人的淘寶地,也成為一種不斷發展的意識形態和不斷演變的美感。

書店是讓人停駐的空間。本文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鄰里扭結,不可忽視的文化角落

台北有眾多創意街區,而「溫羅汀」則以書店群聞名,甚至被稱為目前華文世界書店密度最高的區塊。「溫羅汀」指的是台大附近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構成的區域,鄰近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方圓不到一公里範圍內,共有三四十家不同主題的獨立書店。

「溫羅汀」並非始自刻意的「造街運動」,但能繼續留存,一方面得益於學校附近濃厚的文化氣氛及固定的學生客群,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城市創意街區、城市文化名片的旅遊推廣意識興起,街區的吸引力和藝文潛力被挖掘。

據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介紹,大約十幾年前,溫羅汀一帶就已取代重慶南路書街(今日的重慶南路已成旅館一條街了)成為台北的新書街,加上2003年成立的溫羅汀書店聯盟,更讓此區廣為人知。大陸、日韓、港澳、東南亞華人讀者均慕名而來。台北市文化局、大安區公所、台灣電力公司與許多民間組織也戮力支援各項活動的舉辦。有人說溫羅汀書街是讀書人的天堂,對比西門町為青少年的天堂,恰是很好的比喻。

「溫羅汀」街區靠近學校

「溫羅汀」街區的夜市商圈,十分熱鬧

2017年,台北市政府舉辦的「走讀大安文化節」,就以「春遊大安,走讀溫羅汀」為主題,走訪溫羅汀上的獨立書店;台灣導演侯季然拍攝的《獨立書店裡的影像詩》,記錄了全台灣極具代表性的40家小書店;同時,諸如《台灣書店地圖》、《二手書店旅行》等地圖指南都在持續出版,將「獨立書店」推動成為有識別性的島嶼標籤,也是一種策略。小而美的集結,帶來了一道不容忽視的風景。

獨立書店就像民宿一樣,重要的是經營者的理念。每個老闆對書店有著不同的自我認同與輸出。店內書目則像個人書櫃,追求異質與多樣,成為能夠直觀表達觀點與態度的媒介。其特有的空間形式,也讓這些文化力量有了實質的據點,被人所吸引,不僅僅是物。

成立於2013年的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旨在發揚台灣地區各地獨立書店存在的社會意識與文化價值。一方面,讓各地獨立書店更廣為讀者知悉與光顧,另一方面,彼此間的群抱效應可以省卻很多資源與經驗的重複和浪費。協會會員基本上以書店經營者為主,只要是對獨立書店的經營發展有興趣的機構、個人都會受到歡迎。基於協會的內部規定,必須有兩名以上協會理監事推薦,並經年度理監事會議審查通過方可成為會員。現階段,全台個體書店約有1500家,符合獨立書店精神與宗旨的書店約200家。近年來,獨立書店開店速度緩慢卻略有增長。

不同的獨立書店有不同的氣質與精神

胡思二手書店位於夜市街區的二樓,招牌隱藏在林立的霓虹廣告里。樓下一入夜就成為「土虱大王」的小攤,讀者需要穿過正在用餐的人群上樓。這裡成為信息發布的公共區域,從樓道延伸到門口的,都是即將舉辦的活動的招貼。安靜的書區也提供休憩位置與咖啡,社科、人文、古籍、畫冊、外文書都有所售賣,二手外文書的數量堪稱全島最多。

胡思書店的入口

胡思書店的通道

作為獨立書店的一種,二手書店在「溫羅汀」的街區佔了書店總數的三分之二。二手書店在台北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最早從牯嶺街的舊書攤到光華商場。上世紀九十年代至千禧年開始,攤主慢慢集中於溫羅汀的街區內,並形成了群聚型的二手書圈。空間的轉變、經營的形式、書目的選擇也跟隨時代的變化開發出不同維度的影響力。

三至八折的折扣區間、年代悠久的古籍或絕版圖書,還有機會找到已不在市面流通的孤本,這是二手書店獨有的優勢與趣味。即便是坦言向「誠品」學習的「茉莉二手書店」,也慢慢形成了自己推崇的理念。「環保/公益」,這是茉莉書店的獨特標識。店內布置溫暖潔凈,圖書經過清潔處理分類排列,雜誌區有塑封包裝,全店圖書都錄入店內檢索系統以便快捷查閱……改變雜亂低廉的傳統經營模式,採用程序化管理的方法,這使其能在台北立足並擴張,開出了五家連鎖分店。

茉莉二手書店被稱為二手書店中的「誠品」

同樣以連鎖形式迅速發展的雅博客,也形成了系統而規整的書目回收方法,並培養人們書籍回收的習慣。「結構群」大陸圖書(以售賣簡體圖書為主)、「聯經」書店等以工具書、客群需求分類的書店,也承擔起以實用為本職的書店功能。

藏在巷子中的博雅客書店

博雅客書店門口的海報是正在推廣舊書回收的程序

聯經書店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同時也是唐山書店的老闆。唐山書店從1982年開始以出版社的形式運作,兩年後正式開了書店,一直是以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為主軸的出版社與書店。其先鋒精神,一直保持至今。

晶晶書店與女書店,則從身體到主體,以同性議題、女性主義作為書店的專業主題,直面社會的議題與困擾,經常以書店的名義發起公眾活動。利用空間內發酵出民間參與的能量,真正帶動了公眾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場所精神,消費主義抑或共享智識

在信息已無限民主化的互聯網時代里,實體書店是精巧的藝文符號,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連鎖書店的規則與秩序,更多地是建立在今日類似大數據的崇拜里。暢銷書排行榜、流行的美學方式與消費熱點,迅速迭代的知識浪潮需要時刻擁抱新鮮事物。

獨立書店,尤其是二手書店帶來的親和力在於文化共享,而不是持續地「消費升級」。生活美學甚至可以被比喻為一種情景式的濾鏡,更多的是截面式的留影,以獲取一種精緻的表演欲。書店卻可能成為一種多樣性的「拾遺」。

除了閱讀的性質以外,與眾多藝文空間一樣,「逛」與「尋」都是獨立書店帶來的行走體驗。從一個空間輾轉至另一個空間,燈光的明暗、色調與氛圍、書目的陳列與展示、人群的流動,讓這些空間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而於城市而言,穿行於巷弄之中,在街區內分清來路與去向,周邊的寶藏岩、公館夜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都可以成為駐留的契機。真正的空間能夠坐下來共享,真正的街區也必須通過行走去重新認識。

街區藝文氣氛濃厚,圖為在台大舉辦地向公眾對外開放的活動

實體書店作為新零售的代表,「文化+」、「書店+」的說法甚囂塵上,以此帶來的更多是資本與營銷的投入。

對台灣地區而言,久負盛名的誠品一直是文藝青年的朝聖之地。而誠品方式的另一經典,由增田宗昭在日本東京創辦的蔦屋書店,更是藝文書店模式的鼻祖。他的《知的資本論:蔦屋書店的經營之道》恰恰解釋了蔦屋書店最早的目標並非「賣書」,從「賣場」到「買場」的轉變,是空間體驗的重構。依時代而變的風尚當然不是錯誤的,「活下去」甚至是更多獨立書店的首要願望。

誠品蘇州店。誠品eslite 圖

誠品書店與蔦屋書店都以一種生活方式場所成為實體書店的典範。代官山蔦屋書店DAIKANYAMA T-SITE 圖

書業回暖的訊息一直沒有停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年來出台了多項政策,扶持以「新業態、新空間、新體驗」為特徵的實體書店。民營連鎖書店巨頭西西弗書店創始人金偉竹在一篇報道中透露,在2017年新開書店51家、總店數達到111家的基礎上,2018年西西弗書店預估開店80餘家,整體店數接近200家。

但要警惕的是,美學改造可能只是一種淺薄的感受,生活方式更是消費主義的推手。如今任何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幾乎都會擁有一個品牌連鎖的書店,藉此承擔「文化」在商業中的職責,也像一枚誘餌捕捉過路者的關注。《2017年度全國出版物發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書城共有818個,比上年增長4.2%。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書城124個。

超大型的書店空間理所當然地承載了越來越多樣的體驗。這種「超級盒子」的內部秩序精準無缺,書店成為一種固定配套,被規划進更多購物場所,而非街區巷落。如果單純以消費推動擴張,多少會失去某種自由的生命力和城市共鳴。

台灣的獨立書店一直以聯盟的姿態,持續對外影響。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圖

在台灣地區,面對網路線上銷售的普及與電子書的雙重衝擊,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在接受採訪時坦言:所幸台灣獨立書店有很大部分就開在鄉下,鄉下房租相對較低,形成有利的經營條件。此外,他認為理想與熱誠是這些店主最大動力,許多獨立書店主人都是在城市讀書後,回鄉下老家開店,基本上都是回家鄉實踐自己的理想,深化家鄉的閱讀文化,讓自己家鄉的兒童、青少年和城市人有同樣的閱讀機會。

我們需要更多街頭的特殊目擊者,去尋找低廉有效、實用誠懇的閱讀主義。當然,城市居住空間不斷縮小,電子閱讀壓縮了紙張的厚度。「總會習慣的」,對不斷進化的現代人而言,實體書一邊遭受著不斷被「絞殺」成廢紙回收的厄運,另一邊則趨向於使其奢侈化的營銷方針。存在於街頭的獨立書店,既是個體,也是聯盟。它們能成為城市舞台邊緣活躍的一景,重新賦予角落不同的文化視野,也能串聯起屬於街區的人文場所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市政廳 的精彩文章:

正在被淘汰的連接
馬良:用奇幻懷舊捕捉個體與集體記憶

TAG:市政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