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十一學校智慧校園煉成記

北京十一學校智慧校園煉成記

芥末堆

芥末堆是一個專註於教育產業信息挖掘與傳遞的行業內資訊服務媒體平台。

關注

本文作者|田園

本文編輯|潘燦

排 版|空缺

作為北京市綜合教育改革實驗校,2011年,北京十一學校開始進行學科改革,實行選課走班,那時候的選課走班還是人工排課。2013年,首屆選課走班的363名學生參加了高考,650分以上的學生199人,清北錄取人數為81人。

名校的成績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大家也會默認名校進行信息化改革的路子難以複製。其實,他們還真沒那麼神秘,比如,新高考選科帶來的教室和師資不足、老教師應用信息化產品積極性差等難題在名校依然存在。如果真要說名校與普通學校的差別在哪裡,應該是認知差異帶來的解決辦法不同。

宋衍介紹,目前十一學校智慧校園搭建主要是基於電腦和手機兩端,電腦端使用的是雲校,教務管理、選排課、生涯規劃、個別化學習、閱卷等功能都在這上面完成。移動端是以企業微信號為基礎,接入其他應用,功能包括老師的移動辦公,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請假、通知等,學校鼓勵學生自帶設備進學校學習。

與以往大家了解到的智慧校園搭建不同,十一學校引入了大量互聯網教學應用,如問卷星、百度雲、百詞斬、批改網、洋蔥數學等。在十一學校尋找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應用產品才是王道。

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診斷,助推學生啟動內動力

新高考選課走班是每所中學必須面對的問題。雖然通過企業自動化排課可以解決選排課的剛需,但無論是像北師大實驗中學一樣保留行政班,還是像十一學校全部學生大走班,對學生的自主性和控制力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教室和教師不足等問題也依然存在。

據統計,目前十一學校共開設269個分層分類的學科課程、34個綜合實踐課程、60個自主管理課程、70個職業考察課程和258個社團課程。基於以上課程,學校進行走班的排選課工作。

走班排課分為三個步驟,先綜合學生選科、教師數量、班容量、任課教師信息、作息安排等因素進行資源評估。緊接著利用雲校自動排課,在滿足學生與老師需求的基礎上,兼顧教學班男女比例均衡,以及讓學生有更多自主空間選擇藝術、技術、體育。最後,教務根據教師上課時間、學生調整課程情況進行微調。

「走班實施過程中,沒有了班主任,當以啟動學生內動力為主旨。」宋衍介紹,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控制力,十一學校想到了兩個辦法,一個是過程性評價,貫穿於學習過程之中的GPA(平均學分績點),另一個是階段性診斷,而這兩個事都可以通過信息化更好地解決。

先講過程性評價。評價之前,學校需要先根據學科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十一學校物理課主要考察課堂表現、自學自研、作業完成、實驗探究;籃球課則主要考察出勤、服裝、團隊配合等,然後由任課教師依據學科要求進行打分評價。過程性評價有電腦端和移動端兩個埠,會和學段考試成績根據比例合成,記入最終的學業成績。

階段性診斷為學生和學校了解自身提供了極大幫助。宋衍介紹,學生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分數統計、優勢學科、劣勢學科、超過年級比率以及知識點掌握情況。還可以使用專屬錯題本複習,通過個性化練習聚焦自身薄弱點。同時系統還會自動批改,並及時反饋給學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學校可以查看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分析報告,包括不同教學班的分數排行榜、教學班不同分數段的人數明細、命題質量分析報告、學科知識點與能力結構分析。此外,教師可以進行線上組卷、考試,考後還會自動生成試卷講評,教師可以看到每道試題的作答情況,包括全對人數、全錯人數、班級得分率一目了然,通過對優秀答案賞析,對錯誤答案剖析,進一步提升講評效率。

宋衍告訴芥末堆,通過積累學生的學業分析數據,輸出的成果是幫助學生建立過程性的學業發展檔案,以便在學生進行學業規劃、職業規劃時提供幫助。

此外,學生每學期也要對任課教師、學校服務崗進行兩次評價,通過打通學生反饋問題的渠道,促進教師教學行為和職能部門管理模式的改變。

自研線上課程和購買企業服務,破解教室和師資不足

高考改革後帶來的選科師資不均衡的問題,可以說是普遍存在,十一學校給出的解決辦法是——自研線上課程和購買企業服務。

「線上解決知識學習,線下落實學科教育。」宋衍介紹,為了達到有效教學,線上課程一定不能是傳統課程的錄播搬家,要與線下課程形成差異化。因此,線上課程需要重構課程結構,並增加活動設計。

教師首先要在線下集體教研備課,經過不停的磨課,形成一套線上的課程體系,同時為學生制定學習標準。「一定是把線上學習的標準制定下來。」宋衍強調說,教師要在時間分配、知識難度落實上給予指導,讓學生明確地知道如何安排線上的學習進度,否則學生就收不回來了。

「雖然線上學習效率更高,但如果學生把握不好學習節奏,就會學得很累,還會大大損耗學習動力。」宋衍補充說,線上學習的人機交互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學習情感的缺失,老師在設計線上活動時,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線下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和指導。

至於如何分配線上線下學習時間,主要是由學科資源的多少決定。宋衍舉例說,英語的線上資源較多,所以應用比例非常高,單詞、口語、作文、閱讀等學習都在線上完成,其他學科則會根據線上資源建設情況而各有不同。

「學校自主研發確實比較辛苦,需要企業的力量。」宋衍坦言,現在市場上的部分應用確實很好用,費用也比較低。「沒必要為一屆學生突增的選科需求招聘老師,如果購買企業課程,還可以進行考核評估,而更換教師的成本更大。」他建議說道。

去偽存真,移動應用的集成便利助推教務教學

「互聯網+雲服務的便利性能讓學校快速進入移動互聯時代,服務購買極大減輕了學校對信息中心老師專業性要求。」宋衍介紹,現在有非常多的應用入口,如微信企業號,釘釘等,可以接入其他移動應用,極大地方便學校教務、教學管理。同時市場上的應用暫時多以免費或收費較低為主,適用於所有學校。

企業微信號在教務管理上的部分應用

「現在(學校信息化建設)處於以應用為導向的階段。」宋衍說,與之前按部就班,先有技術環境,完成運維保障,再匹配教學平台不同,現在信息化產品多是基於終端建設。十一學校採用「自下而上」的打法,不再接受公司的主動推薦,而是根據學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需求篩選產品,不斷地去偽存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科在不同學段需要的技術應用都是不一樣的。」宋衍舉例說,以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為例,初中語文著重解決老師辦公方面的問題,十一學校使用的應用包括快快查字典、古詩詞典、WPS Office、百度雲、有道雲筆記等。高中語文主要解決聽說讀寫方面的問題,可以使用喜馬拉雅FM解決學生沒時間看書的痛點,通過荔枝FM將朗讀的語段放入電台,並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利用訊飛語音輸入解決文字錄入耗時耗力的痛點。

移動應用在歷史教學信息化上的應用

如何準確把握學科教師的需求,當然少不了團隊的作用。宋衍介紹,十一學校成立了技術助力課堂項目組,項目組由三部分組成,各學科設立一名技術助理,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學科深度融合的骨幹力量,各年級設立一名實習助理,實習助理由年級學生代表擔任,教導處單獨設立信息中心和電教運維,信息中心更多的是提供培訓、交流與展示的平台。

技術助力課堂第一階段主要是對教師進行基礎性通用培訓,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上文提到的根據學科教師需求尋找適合學科教學的APP。在實踐與梳理過程中,形成各學科必備十大技術素養,結合課例,作為學科內部的技術培訓指南,以便幫助新教師快速融入學校的技術環境。

「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當技術需要出現的時候,就使用了。」宋衍表示,技術一定要為教學服務。他舉例說,做學生的單詞小測,老師可以使用問卷星提升批改效率。開始測驗時學生把手機拿出來,做完了就收起來,並不是將完整的課程都在線上進行。

對於購買企業服務,宋衍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雖然現在企業確實有一些免費的,但一旦學校被企業捆綁之後,學校將處於被動的狀態。現在是他想融入你,以後是你離不開他。」因此,他建議政府對市場收費標準進行規範。

鼓勵優先,允許落後,讓新教師快速發光發熱

「最初推動教育信息化時一定不會幫老師減負,甚至在前幾年都不是減負的。」宋衍笑著說,信息化的輔助手段在於為學生提供個別化的精準教學,教師的總體任務量沒有減輕,只是從一個人面對幾十人的大班面授,變成了針對小群體的精細化教學,總體趨勢上雖然學習效果會得到提升,但教師的壓力也會變大。

在他看來,目前教師實現信息化教學主要存在兩個瓶頸。首先從傳統授課到信息化輔助教學的行為方式改變需要教師投入很多精力。其次是目前在線資源來源紛雜,與本校學生情況的匹配度不高,這導致老師仍需要進行篩選與校本化,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個充分智能的系統,同時需要校內學生進行更多的在線學習積累數據對系統進行訓練才能得到解決。

如何讓老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對所有學校來說都是頭疼的問題。據芥末堆了解,有的學校採用強推政策,要求所有老師全員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學,並納入考核指標;有的是由地方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自上而下發號施令,從行政層面進行要求;有的學校則採取自願原則。大家的做法不太一致。

十一學校採用的是「鼓勵優先,允許落後」的原則。「老教師手上都有法寶,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新教師沒有法寶,但他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快速追趕老教師。」宋衍笑著說,十一學校以解決實際痛點為前提,不用行政命令要求老教師使用信息化教學,但會鼓勵新老師使用。並給新老師非常多的展示機會和成長機會,比如扶持課題等,讓他們能夠脫穎而出。

「當新老師不斷發光發熱時,老教師就覺得我是不是要out了,他們會有一些緊張。」宋衍說,最初老教師面對信息化時,會有一些排斥、拒絕和一絲小恐懼,所以要給教師一個周期適應信息化。

此外,他還建議,對於傳統老校來說,不宜推進得太快。一旦通過行政手段硬推,會讓老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反而教學效率會下降。但學校一定要為教師提供接觸信息化教學的活動,讓他們感知到信息化是能在很多細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同時當老教師實際遇到困難時,如果回憶起之前的培訓活動,儘管不會操作但能很快地得到培訓援助,幾次過後技術方法也會慢慢應用起來。

技術助力課堂教師培訓活動

自網路改造後,學校開始鼓勵學生自帶設備進學校學習,一方面有了網路環境的支撐,同時又有了各學科的線上應用。至於如何規避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做不適當行為,宋衍介紹,十一學校使用行為管理和行為審計兩種方式。在學生入學之初,學校會給學生和家長發放使用規範。如果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做違規行為,學校會進行相應扣分,並根據扣分的累計進行相應處理。同時設置網路准入控制體系,進行流量控制和行為審計。

流量控制與行為審計

最後,宋衍對其他學校進行智慧校園建設給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學校要有自己的信息化建設規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特徵與學校信息化的發展階段,確定目前學校重點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還要關注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讓師生逐步接觸提升,不宜跨越式發展。

家長越來越接受學生可以自帶設備進入學校學習,但學校仍需要提供周邊保障,包括網路建設、充電保障、教學應用提供、培訓體系的建設。

建立組織生態。學校要成立一個校級信息化部門,部門裡不只是有技術老師,還要有學校管理層的推進,通過強有力的一把手來推動,同時還要有各個部門的教師,大家一起達成一個共識,然後落實。

現在是介入互聯網應用的好時期,值得嘗試。

信息化最容易突破的是教務管理,最核心的是解決教學效果問題。

本文作者:田園

芥末堆 記者

教育即生命,讓自己做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芥末堆 的精彩文章:

網班教育2017年度財報:營收3032.24萬元,凈利潤31.45萬元
華平股份2017年度財報:營收4.56億元,凈利潤3432.03萬元

TAG:芥末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