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諺語:黃河水清,聖人出!黃河水變清,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古諺語:黃河水清,聖人出!黃河水變清,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黃河水變清」。熟悉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黃河水變清一直是中國治世的祥瑞,所謂「聖人出,黃河清」。現在中國算不算治世呢?應該算是吧。不過,我還是更願意從科學和經濟學的角度,解釋黃河水的變清。這裡面原因並不複雜,黃河水變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媒體對此已經有了詳盡的報道。

一方面是流入黃河的沙子變少,另一方面是黃河中沉積的沙子減少。這兩項因素都和人類的經濟活動有關。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經濟發展就意味著對環境的破壞。在這裡,卻展示出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的修復。

黃河經過裸露的黃土高原,大量泥沙下泄,現在這些裸露的地表,大量覆蓋了植被。在這裡,我們應當感謝水土專家付出,比如前段時間剛去世的科學家朱顯謨,他就致力於研究黃土高原治沙的方法。舍此之外,有沒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呢?最主要原因,是退耕還林還草,人類對地表農業不再那麼依賴,能把大片土地騰讓出來養草。土地承載人口的數量大大減少,這有利於植被的恢復。

國家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當然起到很大作用——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發展,城市化。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農村人減少,大量土地拋荒。這就給政府的退耕政策提供了便利。想想看,如果沒有城市化出路,由政府出錢讓農民拋荒,這需要多大成本,執行起來何其之難。只有農民心甘情願地拋荒離鄉,大量農地變得荒蕪,「還林還草」才可能持續。

經濟發展會帶來顯而易見的城市污梁,很多人抱怨不迭。他們沒有看到,污染聚集的代價,是其他地區污染減少,環境恢復。在我的家鄉,過去由於農業活動,山林大量開發,野生動物幾盡滅絕。現在呢?野獸正在增加,甚至成患;大量稻田都變成荷塘,後來索性沒人看管,吸引一些白鶴來覓食。至於從前採茶揀果的山林作業區,也成了環境清幽的森林景區。

經濟越發展,農村人口越少。農村人均財富量增加,後果就是基礎設施完善,過去荒蕪敗壞的景象,也得以修復,成為自然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的景區。這種情形在歐美很常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東也開始出現。將來中國內地很多農村會消失,很多農村會成為休閑度假勝地,這是可以期待的。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截止2016年中國森林總面積達2.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1.93%,正緩步提升。中國是全球罕見的森林覆蓋率在增加的國家。這個過程和城市化高度相關。黃河水變清,只是黃土高原環境改善開始的第一步。

此外,媒體報道,黃河水變清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城市經濟發展,黃河兩岸民眾對沙子的需求變得格外強烈。據當地工人介紹,黃河沙是天然水洗沙,是最好的建築沙。沙場一天可挖沙20多卡車,一車能裝30噸沙。就這樣,千百年來禍害黃河兩岸的沙子,就這樣變廢為寶,成為經濟發展的資源。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據相關部門統計,黃河兩岸的挖沙用沙量,達到1億噸——這是什麼概念呢?據說黃河每年搬到大海的沙量,也就16億噸。這1億噸的估計,哪怕有出入,也是相當可觀的數字了。一方面是沙子入河變少,另一方面是過多沙子被挖出使用——這也難怪,黃河水會變清。有人說,黃河水已經渾濁了幾千年,突然之間變乾淨,不太好吧?

我不太清楚黃河水變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一點很明顯,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環境變得惡劣,黃河才變成這樣的。這說明黃土高原的環境承載力很弱。過去,先民在黃河兩岸繁衍生息,忍受著黃河肆虐,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海晏河清」一直是先民理想。

現在由於經濟發展,治理黃河已成現實,還有什麼可擔心呢?黃河水變清,已經有十幾年,創下歷史最長紀錄,這難道不值得祝賀?人類一直都是這樣,一點點改善自己的生存處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引渡人 的精彩文章:

他是朱棣最痛恨的人,曾當眾要朱棣受跪下之辱,死後被尊為神

TAG:娛樂引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