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口井」給人們的啟示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口井」給人們的啟示

原標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口井」給人們的啟示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給他的手下算過一筆賬: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朱元璋的「一口井」哲理,雖是就為官而言的,其實也益於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口井,這口井既是財富,更是鏡子。


貪慾乃萬惡之首。古往今來,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總嫌自己的「水井」不滿,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是喜歡拿自己的榮辱得失與別人相比,結果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不安分,於是,就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或劍走偏鋒,不走正道;或工於心計,醉心名利;或經營權力,貪婪成性……到頭來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甚至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能守住「一口井」,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



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陳蟠,因貪贓被處死時,索筆題詩:「積玉堆金官又崇,禍來倏忽變成空。五年榮貴今何在?不異南柯一夢中。」四句小詩,言簡意賅,一語道盡人生。


面對一口井,倘能心靜如止水,做到「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無非分之想,這便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日臻完美至善至高的境界。

面對一口井,得與失的權衡,責與權的抗爭,榮與辱的分辨……往往都在一瞬間。而這一瞬間的抉擇,需要有大智若愚的氣度和大徹大悟的智慧。



人們常說:「做人要低調,做事要高調;做人講過程,做事講結果;清白做人,乾淨幹事。」我想,這也許是對「一口井」哲理的最好詮釋,也是一條於國於民於己皆利的為官為人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真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真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