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立醫院不斷「消失」的背後

公立醫院不斷「消失」的背後

HC3i導讀: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蘭平,曾向媒體記者表示,該院年收入15億元,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即便算上加強醫院管理所節省的成本,一年的缺口仍大約為8000萬元。當大量虧損的公立醫院成為地方財政的「包袱」,「消失」是必然結果。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一些數據研究發現,2005年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5483家,截止2017年底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2181家。從2006年至2017年間有3302家公立醫院「消失」。而民營醫院在持續增加,2017年末,民營醫院數量已經超過18000家,民營醫院增加了6218所。讓公立醫院「此消」、民營醫院「彼長」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國家鼓勵社會辦醫政策的持續發力

近年來,我國民營醫院發展勢頭迅猛,民營醫院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政策限制大幅度放開。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國衛體改發〔2013〕54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15〕45號),不斷清理和規範醫療機構的設立審批,不斷拓寬社會辦醫的發展空間,同時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進一步規範公立醫院改制等政策利好,使得民營醫院得到快速發展。據有關報道,目前東莞民營醫院佔比80%以上。

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成效顯現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國辦發〔2015〕14號)。此《綱要》明確指出,社會辦醫院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的有效途徑。社會辦醫院可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與公立醫院形成有序競爭;可以提供高端服務,滿足非基本需求。同時,給民營醫院預留較為充足的空間,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要達到6張,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於1.5張床位為社會辦醫院預留規劃空間。放寬服務領域要求,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引導社會辦醫院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加快辦理審批手續,對具備相應資質的社會辦醫院,應按照規定予以批准,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等等。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辦醫、民營醫院的快速發展。

三、近年來民營醫院出現了一股併購潮

近幾年,民營醫院併購火熱。據有關報道和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底,國內上市企業披露的醫療服務併購項目就超過60個。其中,2015年披露的20個併購項目涉及金額達到125.5億元,2016年、2017年併購金額都超過此金額。在這一輪醫院改制和醫院併購熱潮中,大型民營醫療集團脫穎而出,成為併購市場上活躍的身影。鳳凰醫療、中信醫療、華潤醫療、復星醫藥等醫療集團,2017年一開始,一些大型民營醫療集團就尋求更大的整合併購,有一半以上的醫院為公立醫院。被併購的公立醫院,則是綜合醫院為主,還有一些三級醫院也出現在併購名單中。據有關報道和資料表明,到2018年底,4000多家國企醫療機構改制要全面完成。不出所料的話,復星、康美、北大醫療、華潤鳳凰等醫藥企業、醫療集團2018年還將會動作頻頻。

四、地方財政困難是公立醫院「消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床位規模過大,經營成本偏高。近年來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後收入減少,同時政策要求公立醫院自行消化因取消藥品加成收入減少的10%,加之一些地方財政狀況不佳,財政補助不到位,一些公立醫院需要自我消化的可能超過20%,大大加重了醫院的經濟負擔。隨著醫保控費、按病種付費等政策的不斷推進,公立醫院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但其成本卻保持在原來的水平,因而,在財政沒有增加補貼的情況下,體量龐大、粗放經營管理的公立醫院所承擔的壓力不言而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蘭平,曾向媒體記者表示,該院年收入15億元,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即便算上加強醫院管理所節省的成本,一年的缺口仍大約為8000萬元。當大量虧損的公立醫院成為地方財政的「包袱」,「消失」是必然結果。

來源:醫改界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公立醫院應該主動轉變模式了

衡量一家醫院的醫療水平高低,不僅要看技術指標,更要看人文指數。醫院應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新變化,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最近,一位從某三甲醫院辭職的醫生坦言,他經常替別的大夫做手術,術前都不知道病人是誰,不知道長什麼樣子,看一看病歷就開始做。手術之後,他也沒見過病人。當再次與那些患者在醫院相遇,他根本不記得是誰。

主刀醫生不認識患者,患者也不認識主刀醫生,醫患之間如此陌生,的確令人無語。當一個人躺在手術台上,卻不知道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誰,內心是何等的惶恐不安。

醫學技術越來越進步,醫患關係卻越來越疏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粗放的醫療發展模式是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一些公立醫院盲目追求規模擴張,醫院越建越大,病床越來越多,但醫生的數量卻嚴重不足,與床位數不相匹配,導致服務質量難以同步提升。而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一些醫院將病床周轉率、平均住院日等作為考核指標,層層分解給科室和醫生。

這就意味著,醫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儘可能收治更多的病人。手術本應是精益求精,如今卻是多多益善。於是,醫生只能不斷增加手術數量,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從一天一兩台手術增加到七八台。就像餐館「翻台」一樣,難免會「蘿蔔快了不洗泥」。在這樣的手術流水線上,醫生疲憊不堪,連坐下來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醫患溝通也就成了一種「奢侈品」。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醫院發展也應由追求床位增長轉向提升服務品質。當前,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醫療供給之間的矛盾,成為醫療衛生領域的主要矛盾。老百姓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

我國很多公立醫院的「硬體」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主要差距體現在「軟體」上,即服務質量跟不上。而衡量一家醫院的醫療水平高低,不僅要看技術指標,更要看人文指數。因此,公立醫院應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新變化,通過醫療供給側改革,促進醫療發展模式的轉變,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醫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活得更好,而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尤其是公立醫院,必須堅持公益性的基本定位。

但是,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軌道,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目前,由於醫療服務價格偏低,很多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通過增加病人數量獲得效益,從而導致服務質量「縮水」。如果不改變這種發展模式,醫學將走向錯誤的道路,不僅影響醫療質量安全,而且加劇醫患關係緊張。

醫學是關於人的科學,不是一門純技術。醫生不能只關注病,更要關注人,尤其是關注病人的舒適度和體驗感,讓病人身有所寄、心有所歸。

我國著名外科專家華益慰生前曾有一個習慣:手術前,他都是提前來到手術室,細緻地做好各項準備,然後就站在門口等候病人,讓患者在麻醉前看到醫生的面容;手術中,他總要親自開腹、關腹,直到縫好最後一針;手術後,他從不急於換下手術衣離去,而是觀察病人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病人醒來後,他總是及時來到病人床邊,詢問病人感覺,交代注意事項。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他做了一輩子,習慣成自然。一名醫生,只有從內心裡尊重病人,才能對病人如此真誠周到。

讓病人看見醫生的臉,傳遞的是醫學的溫度,體現的是醫者的慈悲。醫生的笑臉,如同霧霾中的陽光,足以驅散患者心中的愁苦,讓醫患關係更加親密。

這裡有料有看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醫療網 的精彩文章:

GMIC2018:從阿凡達到霍金,AI如何武裝人類大腦
如何讓醫療數據動起來、用起來?

TAG:數字醫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