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廣為何到老無封?

李廣為何到老無封?

清淡的鹹魚|輕鬆地侃史

(本文共2472個字,閱讀需要7分鐘)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對外戰爭無數,名將輩出,依靠戰爭封侯拜相的將領數不勝數。但唯獨一人始終得不到封賞,最後還落了個戰場迷路、畏罪自刎的下場,這個人就是「飛將軍」李廣

圖-「飛將軍」李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遺憾。但是在漢朝這樣一個強大、好戰的朝代,因戰封侯者數以百計,而李廣又擁有騎射神技,縱橫漠北幾十年,名聲響徹寰宇,又為何會「難封」呢?

作為社會主義好青年,要學會從自身尋找問題,那我們先來看看李廣自身的原因。

李廣作為一個個人戰鬥力及其強大的將領,十分重視發揮自己的騎射特長,能和匈奴這樣的馬背民族對標騎射,以一當百無往不利。但是整個漢朝就這麼一個李廣啊,其他漢朝軍隊不過只是騎著馬的步兵,號角一響,往往是李廣一個在前頭biu biu biu地射,好幾萬的隊友基本等於站著看,還不停給匈奴人送人頭,直接導致李廣經常陷入苦戰,進而全軍覆沒。

圖-李廣和匈奴戰鬥

而且李廣的個人定位應該是個強力輸出而非核心,畢竟李廣不擅長指揮軍隊作戰,也不擅長發現自己軍隊的優點或者發現敵人的弱點。李廣統帥軍隊,靠的是自己的個人魅力,而非嚴明的軍紀:「廣行無部伍行陣,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

這種輕鬆隨意的風格,飄忽的走位,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的匈奴人。作為和匈奴相鄰的隴西邊地居民,李廣確實和他們有很多神似之處:騎射馳逐,行留無羈。李廣不顧漢軍的真實戰鬥力,長時間地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不甘忍受軍事紀律和組織的約束,這讓他統領的部隊只能打打順風局,一旦戰局逆風,潰敗隨之而來。漢朝的軍隊並不十分渴求李廣這樣的將領,他們需要能帶領軍隊發揮特長發現敵人弱點的將領,他們需要一個合格的指揮官,而不是「保護好後方,我去和他們團戰」的李廣。

圖-李廣衝鋒

其實李廣個人性格也有問題。早年間,有一個伍長在李廣剛出道的時候給了李廣臉色看,李廣就拿小本子偷偷記了下來。待到八王之亂結束後,李廣因公被封為太守,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個伍長調到自己身邊,然後弄死他,這種公報私仇的、斤斤計較的個性,也讓李廣的上限十分有限。

而在一次和羌族的戰爭後,李廣設下計謀,坑殺了800羌族投降的勇士,盡顯內心那無法抹平的陰暗面。也許也是這次殺降,傷害了自己的名聲和運勢,使命運之神早早地遠離他。皇帝也順利地找到李廣這個「會耍心機」的「背鍋俠」,以後一有什麼罪過就都推給李廣背著。

像李廣這麼牛逼的人物發展線路,自古以來就是年少成名的「小哪吒」套路。過早被視為將星,受到各方的關注,個人也比較膨脹,很容易受到諸侯的籠絡。

在漢朝的危亡時刻——八王之亂中,李廣為了平亂私受梁王將印,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也因此失去中央的信任,引來各種猜忌,讓李廣之後的道路布滿疑雲。

分析完自己,接下來分析下給李廣的老闆——皇帝層面的原因。

不能發現員工能力,不能知人善任的老闆不是好老闆。而從李廣經歷的幾個皇帝來看,文帝、景帝雖然不是聖主但也都算明君,還有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其實他們都看到了李廣的個人能力,給李廣派的活也都和李廣的能力相匹配,因為它們也看到了李廣的弱點。

在漢朝打趴匈奴前長期逆風的時代背景下,李廣的個人能力沒人能配合他完全發揮出來,但是他的弱點卻容易被無限放大。怎麼看,這時候的李廣都是一個燙手山芋,難以善加使用,但是卻又容易獲得軍心和立下一些功績,這樣的員工很難處理,就算乾脆不用也不能勉強使用。

之前我們提到,李廣私受梁王將印,讓皇帝對李廣心存忌憚,怕李廣造反。但是在國家危難時刻,為了搞點兵馬勤王,逢場作戲收個將印有什麼的?怎麼會讓皇帝這麼害怕?

原來李廣作為漢朝一個年少成名的名將之花,家族背景也不太好。李廣的先祖世代為秦朝將領,李廣更是秦朝名將李燕之後。漢朝正是滅了秦朝後立的國,李廣在漢朝處於混亂時的個人行為確實讓皇帝有理由懷疑李廣有復國之心。門口一個匈奴不停地敲門都對夠鬧心的了,要是家裡再來個李廣瞎晃悠那不就更堵得慌了,既然這樣,乾脆棄之不用更為穩妥。

說到李廣的家族,這裡必須感嘆下,李廣的父母太牛逼了!李廣的弟弟李蔡作為文官,雖然歷史上沒留下什麼太多的功績評價,但是在陞官的能力上絕對是超一流水平。雖然比李廣出道稍晚,但在歷經兩任皇帝後,官至丞相,位居三公,位高權重。

按照李蔡的地位,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應該是極大的,這時候如果讓李廣在軍隊中掌握實權,也位高權重的話,那老李家的實力在國內就顯得過於強橫,大有功高蓋主的跡象。所以李蔡先李廣一步登到高位,這也就決定了李廣會稱為哪個被棄之不用的人。

最後我們再上升到國家時代背景層面來尋找原因。

不難發現李廣巔峰時期應該大部分都在文帝和景帝時期,這兩個皇帝都是「國足教練」——防禦為主,眼神進攻。這就直接導致李廣只有防守之功,而無拓土之績。

試想一下,對面都開始推高地了,你帶領隊友死守高地塔,守下來了頂多就喊一句「猥瑣發育,別浪」,沒人會誇你是大神,更何況李廣好幾次防守成功的代價是敵方團滅我方也團滅的無用戰鬥。但是如果指揮隊友守下來一波,把對麵糰滅,然後帶領隊友長驅直入反攻敵方水晶,這時候才會有人誇你是大神。這防禦和拓土在封侯上的作用對比顯而易見,李廣生不逢時。

在武帝即位後,李廣本想著可以大幹一場,沒想到衛青、霍去病等少年名將蜂擁而出,而且新秀暨巔峰,一戰成名,導致李廣被遺忘。最重要的,衛青是漢武帝的小舅子,而霍去病又是衛青的外甥,這就明顯沒李廣老頭什麼事兒了。

其實漢武帝還給了李廣幾次配合衛青和霍去病作戰的機會,但是給李廣派的任務都比較艱巨,加上和李廣臨近線路的將領又都比較弱,又是無法配合李廣作戰的套路,著也就再次導致李廣統帥的軍隊全軍覆沒,雖有牽制敵軍主力的功績,卻不及衛青和霍去病的直搗黃龍。和李廣配合了幾次戰鬥以後,衛青還向武帝進言,意思大概就是說:「李廣這老頭挺厲害,但是好像運氣不太好,就算了吧,別讓他跟我一起去了。」

一句話,這都是命……

GIF

1

END

1

圖文編輯 | 大眼鹹魚

文字原創,圖片來源網路

清淡的鹹魚 | 輕鬆地侃史

青燈 | 青史 | 青天

—鹹魚侃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今天心情不好嗎?進來轉轉吧
古人的極簡與快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