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靈飛經中的簡體字》結構講解

《靈飛經中的簡體字》結構講解

上展下收:出自田英章著《楷書要論·結構》中的間架結構28法,對於一個字的上下收展,古代書法論著講述的很多,但是不夠凝練,田老師在這個問題上闡述的最簡單、易記、形象。上展下收中,最特殊而明顯的表現,就是宀,也就是前面講述的「天覆者」結構。當然除了「天覆者」結構,上展下收還是有很多其它的普遍表現形式,上方的長橫,就是一種。


如果要在《靈飛經》僅僅尋找一個最明顯的特徵,那麼就是長橫。欣賞《靈飛經》中的長橫,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①起筆:《靈飛經》的長橫起筆,是虛筆起筆,起筆(下筆)和行走同時進行,才能寫出圖示的起筆狀態,經常看到一些教材講解,《靈飛經》的長橫起筆需要頓一下,起筆頓一下,可為後面行筆打下基礎,但是寫不出這種形態;

②弧度:在前面的「天覆者」章節中提到,橫在上方,可以微微的寫出弧形,不可寫出凹型;

③收筆:頓筆收筆,最後的收筆接近於點,這是為什麼說《靈飛經》適合硬筆練習,這個寫法非常突出,不需要再像中楷那樣書寫一個明顯回筆。


首先:橫在上方,就要寫得寬,寫得伸展,只要寫得伸展,字形基本就支撐出來;

其次:注意三個要點

①起筆:虛筆起筆,如果沒練習過,會有很長的適應期,但是虛筆起筆是書寫行楷(連筆)入門條件,沒事在草紙上偶爾練練,沒有那麼難;

②弧度:弧度,既是符合人體力學的寫法,也是一種「保險」,所謂保險,就是要快速書寫,不可能筆筆寫平,那麼與其寫成凹的弧形,不如寫成凸的弧形。橫在上方,可以寫平,可以寫成弧形,但是不可以寫成凹式的弧形。

③收筆:收筆和點的寫法一樣,略一頓筆即可。

熟練掌握上面三個要點,長橫可寫得又快又好。

橫平豎直:經常聽到寫字的基本要求就是橫平豎直。橫平,不是宋體字意義的橫平,符合人眼的識別模式的橫,是要向右上微微抗肩的。經常用開車和寫字做類比,開車需要不斷調整方向盤,控制方向,寫橫也是如此,寫得過程,就是控制過程,寫成一個破浪的橫,實際非常方便實時控制行筆。

補充下「發力」過程:

第一階段:虛筆入筆,向下行筆,這是從不發力到發力的過程;

第二階段:行筆到低谷,筆尖和紙完全接觸;

第三階段:右上行筆,筆尖和紙之間,若即若離,行筆的重點是快;

第四階段:到達波峰,減速滑行,順勢向下行筆;

第五階段:調整筆畫形態,最後頓筆收筆。


通過常識的了解,可以做到會讀帖、會看帖,了解了一些基本技法,日常書寫更順手,更規範。但是,要真正領會這些要領、掌握這些技法,更上層樓,還是要對著字帖練習,以後表述中練字統一借用書法術語——臨帖

臨帖的目的:臨帖唯一的目的,就是「寫得准」,達到和字帖「酷似」、「逼真」的效果。因為只有這樣練習,才能不斷的提高持筆控制的精細度,借用數據管理中顆粒度的概念,顆粒度越小,精度就越高。在練習書寫「逼真」的過程,就是練習眼力和手指控制力向著顆粒度無限小的方向發展,顆粒度越小,對細節的識別和把控越敏銳,這才是練習書法的真正意義。

一些寫字不得要領的理工生,總是這樣的邏輯解釋:「書法就是模仿,是抹殺創造力。」

書法的法,其實就是對楷書(這裡只討論楷書)的書寫方法的一種歸納,掌握了這些歸納出來的「法」,就是為了在日常書寫時候有效的演繹,換句話說,書法是一種歸納和演繹,是一種規範的科學系統。

而要想真正掌握這個科學系統,就需要眼睛和手達到更精細的顆粒度,要實現這個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臨帖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我們普通人的肉眼是無法找到字帖和手寫的差別,而如果找不到差別,就無法在後面的練習中去調整和優化,持續的練習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為了及時發現書寫練習和字帖的差異,讓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書法之眼」,配合《靈飛經中的簡體字》開發了微信小程序「開心練字」:

只有持筆的精細度真正的提高,才能真正的提高眼力和手力。所謂心不厭精手不厭熟,講的就是臨帖。


《靈飛經中的簡體》既兼顧經典,又結合實用。將《靈飛經》·四十三行墨跡中的簡體字(繁簡統一的字)全部抽取出來,一共183個,按著結構相近原則進行歸納和整理,一本字帖,書寫部分41頁。每頁8個字,每個字練習16個,有5個是描紅。

不需要過多的練習,一本字帖,可以掌握漢字的常用結構要領,大部分的常用部首,和近乎全部的常用筆畫。

從今天開始,會按著目錄結構,陸續推出每個章節的內容講解,敬請期待。

字帖特色:

① 第一本配套智能反饋的字帖;

② 第一本有結構邏輯導引的字帖;

③ 第一本用經典小楷當成硬筆練字的字帖;

④ 第一本用細密的網格線去勾勒結構的字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心練字 的精彩文章:

了解楷書結構、掌握書寫節奏

TAG:開心練字 |